一种食用菌茶发酵用蒸汽加湿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60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茶发酵蒸汽加湿领域,尤其为一种食用菌茶发酵用蒸汽加湿设备,包括蒸汽加湿本体和蓄水箱,所述蒸汽加湿本体的前端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蒸汽加湿本体的顶端左侧连通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中空转管,所述中空转管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中空转管、连接管、软管和排出管,这种设置配合中空转管与连接管的转动连接、软管与排出管的滑动连接和排出管与连接转环的转动连接,需要调节改变蒸汽加湿设备的加湿方向时,根据需求转动中空转管和内侧的连接管,调节左右方向,转动螺栓定位后,转动连接管顶端连接转环上的排出管,调节加湿方向,操作简单,提高蒸汽加湿设备的实用性。用性。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茶发酵用蒸汽加湿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菌茶发酵蒸汽加湿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茶发酵用蒸汽加湿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0003]现有的蒸汽加湿设备的加湿管道多为固定加湿管,加湿方向固定,不能改变,调节方向是需要对蒸汽加湿设备的位置进行改变,提高加湿方向改变的难度,降低蒸汽加湿设备的实用性,同时蒸汽加湿设备内部蒸汽储备水源较少,在使用蒸汽加湿设备过程中,需要定时添加水源,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茶发酵用蒸汽加湿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食用菌茶发酵用蒸汽加湿设备,包括蒸汽加湿本体和蓄水箱,所述蒸汽加湿本体的前端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蒸汽加湿本体的顶端左侧连通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中空转管,所述中空转管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蓄水箱的左端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泵,所述控制泵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加水管,且加水管与蒸汽加湿本体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中空转管的上下两端均呈弧状设置,所述中空转管的前端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中空转管,且螺栓与中空转管螺旋连接,所述螺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夹片,且夹片与固定管和连接管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转环,所述连接转环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软管,且软管与箱门、中空转管和连接管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加水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外侧套接有浮球,所述加水管的中部位置呈椭圆状设置,所述浮球的直径为2.8cm,所述加水管的管道上下两部分直径均为2.5cm。
[0010]优选的,所述加水管的内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检测器,且压力检测器呈环状设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中空转管、连接管、软管和排出管,这种设置配合中
空转管与连接管的转动连接、软管与排出管的滑动连接和排出管与连接转环的转动连接,需要调节改变蒸汽加湿设备的加湿方向时,根据需求转动中空转管和内侧的连接管,调节左右方向,转动螺栓定位后,转动连接管顶端连接转环上的排出管,调节加湿方向,操作简单,提高蒸汽加湿设备的实用性;
[0013]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蓄水箱、加水管、压力检测器和浮球,这种设置配合蓄水箱与加水管的连通、压力检测器与弹簧的固定连接和浮球与竖杆的套接,控制泵经由水管将蓄水箱中的水源抽入蒸汽加湿本体内,随着水源不断的添加,水源升到加水管的中部位置后,浮球在竖杆的外侧升起,浮球移动挤压压力检测器和弹簧,传输信号到控制泵中,停止抽水,可以自动注水,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空转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蒸汽加湿本体、2

箱门、3

固定管、4

中空转管、5

螺栓、6

连接管、7

连接转环、8

排出管、9

软管、10

蓄水箱、11

水管、12

控制泵、13

加水管、14

竖杆、15

弹簧、16

压力检测器、17

浮球、18

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0]一种食用菌茶发酵用蒸汽加湿设备,包括蒸汽加湿本体1和蓄水箱10,蒸汽加湿本体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箱门2,蒸汽加湿本体1的顶端左侧连通有固定管3,固定管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中空转管4,中空转管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管6,有利于固定管3、中空转管4和连接管6之间的连接,蓄水箱10的左端连通有水管11,水管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泵12,控制泵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加水管13,且加水管13与蒸汽加湿本体1固定连接,有利于加水管13将水源加入蒸汽加湿本体1的内侧。
[0021]中空转管4的上下两端均呈弧状设置,中空转管4的前端设有螺栓5,螺栓5贯穿中空转管4,且螺栓5与中空转管4螺旋连接,螺栓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夹片18,且夹片18与固定管3和连接管6滑动连接,便于固定管3和连接管6转动贴合到中空转管4的上下两端弧状设置上,转动螺栓5推动夹片18贴合到固定管3和连接管6的外壁进行定位;连接管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转环7,连接转环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排出管8,排出管8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软管9,且软管9与箱门2、中空转管4和连接管6滑动连接,便于排出管8定位在连接转环7的内侧进行转动,控制排出管8的加湿方向;加水管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竖杆14,竖杆14的外侧套接有浮球17,加水管13的中部位置呈椭圆状设置,浮球17的直径为2.8cm,加水管13的管道上下两部分直径均为2.5cm,便于加水管13的中部椭圆状设置可以容纳竖杆14和浮球17
上下移动,浮球17较大的直径可堵塞在管口进行封闭;加水管13的内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弹簧15,弹簧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检测器16,且压力检测器16呈环状设置,便于浮球17推动压力检测器16挤压弹簧15上升,产生足够的压力传导到控制泵12进行开启和闭合的操作。
[0022]工作流程:本装置用电器均为外接电源,工作人员将蒸汽加湿本体1和蓄水箱10通过水管11和加水管13连接在一起,把蒸汽加湿本体1和蓄水箱10放置在需要加湿的区域,根据内部食用菌茶的数量和摆放位置,逆时针转动螺栓5,解除中空转管4与固定管3和连接管6之间的定位,转动固定管3外侧中空转管4开始转动,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转动连接管6,调节好排出管8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茶发酵用蒸汽加湿设备,包括蒸汽加湿本体(1)和蓄水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加湿本体(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箱门(2),所述蒸汽加湿本体(1)的顶端左侧连通有固定管(3),所述固定管(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中空转管(4),所述中空转管(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管(6),所述蓄水箱(10)的左端连通有水管(11),所述水管(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泵(12),所述控制泵(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加水管(13),且加水管(13)与蒸汽加湿本体(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茶发酵用蒸汽加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转管(4)的上下两端均呈弧状设置,所述中空转管(4)的前端设有螺栓(5),所述螺栓(5)贯穿中空转管(4),且螺栓(5)与中空转管(4)螺旋连接,所述螺栓(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夹片(18),且夹片(18)与固定管(3)和连接管(6)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秀清王宫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瑞回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