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简型生物质气化炉炉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451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简型生物质气化炉炉体结构,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外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的底面设有生物质气化炉本体,所述机座的内部设有降尘机构,所述降尘机构包括气道,所述气道为L型,所述生物质气化炉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下端贯穿安装槽底部并延伸至气道水平段的内部,通过设置降尘机构,能够在水泵启动后,水泵通过抽水管将蓄水腔内部的降尘用水抽出,再通过出水管注入喷头内部,喷头喷出水雾对植物燃气中混杂的灰尘进行沉降,气道竖直段内的植物燃气与降尘用水充分接触后,灰尘被降尘用水包裹落在过滤网的上方,灰尘积攒在过滤网上方,便于集中处理。便于集中处理。便于集中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简型生物质气化炉炉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质气化炉
,特别是涉及一种精简型生物质气化炉炉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气炉制造的秸秆燃气,属于绿色新能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于植物燃气产生的原料为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食用菌渣、牛羊畜粪及一切可燃性物质,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完全可以改变我国农村烟熏火燎的生活方式,完全可以取缔传统柴灶,替代液化气。
[0003]现有的生物质气化炉为方便清理植物燃气转化时产生的灰尘渣滓,通常在生物质气化炉内部设置接灰斗和集灰箱,其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给工人的生产带来了许多不便,且对植物燃气中的灰尘渣滓清除效果较差,影响了生物质气化炉的生产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精简型生物质气化炉炉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精简型生物质气化炉炉体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生物质气化炉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给工人的生产带来了许多不便,且对植物燃气中的灰尘渣滓清除效果较差,影响了生物质气化炉生产效率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简型生物质气化炉炉体结构,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外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的底面设有生物质气化炉本体,所述机座的内部设有降尘机构,所述降尘机构包括气道,所述气道为L型,所述生物质气化炉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下端贯穿安装槽底部并延伸至气道水平段的内部。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盒和水泵,所述安装盒的底部与气道的竖直段贯通,所述机座内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蓄水腔,所述水泵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抽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下端贯穿机座侧壁并延伸至蓄水腔内部,所述出水管的左端贯穿安装盒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与安装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降尘机构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气道竖直段内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蓄水腔和气道通过过滤网相贯通,且过滤网位于安装盒的正下方,所述气道开设在机座的内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座的侧壁开设有开槽,所述过滤网的后端延伸至开槽内部,所述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加高板,所述加高板的上表面与开槽内的顶面紧密接触,所述过滤网的外侧壁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凸块,所述气道竖直段的内侧壁左右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凸块位于滑槽的内部。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投料斗,所
述投料斗的下端贯穿安装槽的顶部并延伸至生物质气化炉本体的内部,所述安装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燃气管,所述燃气管的内侧壁设有小型风机。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道水平段内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斜台,所述斜台前低后高设置,所述机座的外侧壁铰接有清理门,所述清理门位于气道水平段的正前方。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座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换水管道,所述换水管道的右端设有截流阀,且换水管道的左端贯穿机座侧壁并延伸至蓄水腔的内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设置降尘机构,能够在水泵启动后,水泵通过抽水管将蓄水腔内部的降尘用水抽出,再通过出水管注入喷头内部,喷头喷出水雾对植物燃气中混杂的灰尘进行沉降,气道竖直段内的植物燃气与降尘用水充分接触后,灰尘被降尘用水包裹落在过滤网的上方,灰尘积攒在过滤网上方,便于集中处理。
[0014]2、通过设置蓄水腔,能够在降尘用水对灰尘进行沉降后,降尘用水通过过滤网进入蓄水腔内部,进行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侧剖立体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后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9]其中:1、机座;2、安装槽;3、生物质气化炉本体;4、投料斗;5、降尘机构;501、清理门;502、水泵;503、抽水管;504、喷头;505、气道;506、小型风机;507、过滤网;508、斜台;509、蓄水腔;510、出水管;511、支撑凸块;512、加高板;6、安装盒;7、截流阀;8、换水管道;9、导气管;10、燃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

图4所示,一种精简型生物质气化炉炉体结构,包括机座1,机座1的外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内的底面设有生物质气化炉本体3,机座1的内部设有降尘机构5,降尘机构5包括气道505,气道505为L型,生物质气化炉本体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气管9,导气管9的下端贯穿安装槽2底部并延伸至气道505水平段的内部;
[0023]该装置使用时,将植物原料由投料斗4投入生物质气化炉本体3内部,进行植物燃
气的转化,转化的植物燃气通过导气管9进入气道505水平段,较大颗粒的灰尘和渣滓落在斜台508上,完成植物燃气和灰尘渣滓的初步分离,而后植物燃气和较小颗粒的灰尘混杂后进入气道505竖直段,启动水泵502,水泵502通过抽水管503将蓄水腔509内部的降尘用水抽出,再通过出水管510注入喷头504内部,喷头504喷出水雾对植物燃气中混杂的灰尘进行沉降,气道505竖直段内的植物燃气与降尘用水充分接触后,植物燃气中混杂的灰尘被降尘用水包裹落在过滤网507的上方,降尘用水通过过滤网507进入蓄水腔509内部进行循环使用,灰尘积攒在过滤网507上方,启动小型风机506,将经过降尘处理的植物燃气由燃气管10从气道505内部抽出,进行使用,当过滤网507上的灰尘积攒过多时,将过滤网507从气道505内部抽出,进行清理,当斜台508上的灰尘渣滓聚集过多时,将盛放容器移动至清理门501下方,开启清理门501,灰尘渣滓在重力作用下滑落至盛放容器内部,集中处理。
[0024]在其他实施例中,机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盒6和水泵502,安装盒6的底部与气道505的竖直段贯通,机座1内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蓄水腔509,水泵50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抽水管503和出水管510,抽水管503的下端贯穿机座1侧壁并延伸至蓄水腔509内部,出水管510的左端贯穿安装盒6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喷头5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简型生物质气化炉炉体结构,包括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的外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内的底面设有生物质气化炉本体(3),所述机座(1)的内部设有降尘机构(5),所述降尘机构(5)包括气道(505),所述气道(505)为L型,所述生物质气化炉本体(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气管(9),所述导气管(9)的下端贯穿安装槽(2)底部并延伸至气道(505)水平段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简型生物质气化炉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盒(6)和水泵(502),所述安装盒(6)的底部与气道(505)的竖直段贯通,所述机座(1)内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蓄水腔(509),所述水泵(50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抽水管(503)和出水管(510),所述抽水管(503)的下端贯穿机座(1)侧壁并延伸至蓄水腔(509)内部,所述出水管(510)的左端贯穿安装盒(6)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喷头(504),所述喷头(504)与安装盒(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简型生物质气化炉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尘机构(5)还包括过滤网(507),所述过滤网(507)位于气道(505)竖直段内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蓄水腔(509)和气道(505)通过过滤网(507)相贯通,且过滤网(507)位于安装盒(6)的正下方,所述气道(505)开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礼明平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向往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