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铍铜合金电池探针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25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铍铜合金电池探针及其加工工艺,具体涉及电池探针技术领域,包括铍、锆、镍、铜和表面处理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可有效加强铍铜合金电池探针的导电性能,可有效提高探针的低温性能,同时保证探针在低温下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进而保证汽车电池供电稳定性;在铍铜合金中添加锆金属,可有效细化铍铜合金的晶粒,进而提高铍铜合金强度;可形成纳米银颗粒和纳米氧化锌颗粒,进行CVD加工处理,在铜合金箔表面形成石墨烯,纳米氧化锌颗粒还原形成纳米锌,纳米银和纳米锌掺杂到石墨烯中,可有效加强石墨烯的导电性能,将石墨烯嵌入铜合金箔中,可有效加强铜合金箔的导电性能,可有效加强铜合金箔的耐低温性能。可有效加强铜合金箔的耐低温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铍铜合金电池探针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探针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铍铜合金电池探针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铍铜又称铍青铜,经过固溶时效热处理后,可获得高强度、高导电性能的产品。高强度铸造铍青铜合金,经热处理后不仅具有高强度,很高的硬度而且具有耐磨、耐蚀的优点,优良的铸造性能。高导电铸造铍铜合金,经过热处理后具有较高的导电率和导热率,可广泛用于电子电器、通讯仪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冶金矿山、汽车家电、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汽车蓄电池包括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钠硫电池、二次锂电池、空气电池、三元锂电池。电池探针是用于电池的化成、分容、检测,作为传输导线与电池极耳之间的连接体,通过刺破电池极耳表面氧化层达到低电阻电流传输。电池探针需要满足较为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
[0003]现有铍铜合金电池探针,在低温下的导电性不佳,容易导致电池供电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铍铜合金电池探针及其加工工艺。
[0005]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铍铜合金电池探针,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0.20~0.60%的铍、0.08~0.12%的锆、1.40~2.20%的镍、0.17~0.21%的表面处理剂、杂质总和<0.05%,其余为铜。
[0006]进一步的,所述表面处理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9.60~10.60%的硝酸银、9.40~10.40%的硝酸锌、49.40~50.80%的无水乙醇,其余为去离子水。
[0007]进一步的,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0.20%的铍、0.08%的锆、1.40%的镍、0.17%的表面处理剂、杂质总和<0.05%,其余为铜;所述表面处理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9.60%的硝酸银、9.40%的硝酸锌、49.40%的无水乙醇、31.60%的去离子水。
[0008]进一步的,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0.60%的铍、0.12%的锆、2.20%的镍、0.21%的表面处理剂、杂质总和<0.05%,其余为铜;所述表面处理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10.60%的硝酸银、10.40%的硝酸锌、50.80%的无水乙醇、28.20%的去离子水。
[0009]进一步的,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0.40%的铍、0.10%的锆、1.80%的镍、0.19%的表面处理剂、杂质总和<0.05%,其余为铜;所述表面处理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10.10%的硝酸银、9.90%的硝酸锌、50.10%的无水乙醇、29.90%的去离子水。
[0010]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铍铜合金电池探针的加工工艺,具体加工步骤如下:
[0011]步骤一:按照上述重量份比,称取铍、锆、镍、铜和表面处理剂原料中的硝酸银、硝酸锌、无水乙醇、去离子水;
[0012]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铍、锆、镍、铜进行熔炼,浇铸成坯料,再将坯料制成铜合金
箔;
[0013]步骤三:将步骤一中的硝酸银、硝酸锌、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进行共混处理,然后调节pH=9~11,水浴超声处理10~20分钟,然后调节酸碱度到中性,得到表面处理剂;
[0014]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制得的表面处理剂喷涂到步骤二中的铜合金箔表面,然后放入到微波等离子CVD设备中;
[0015]步骤五:在微波等离子CVD设备中通入氢气,加热到950~1050℃,保温20~30分钟,通入甲烷气体反应30~40分钟,再通入氢气将甲烷气体排出,同时进行降温冷却到室温,得到表面改性铜合金箔;
[0016]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制得的表面改性铜合金箔进行模锻成型,热处理后得到半成品探针,对探针头部进行镀金,得到新能源汽车用铍铜合金电池探针。
[0017]进一步的,在步骤三中,超声处理频率为:23~25KHz,超声功率为:900~1000W;在步骤五中,氢气通入量为1.5~1.9L/min,甲烷气体通入量为320~360ml/min,在步骤六中,热处理温度为470~550℃,时间为2~3小时。
[0018]进一步的,在步骤三中,超声处理频率为:23KHz,超声功率为:900W;在步骤五中,氢气通入量为1.5L/min,甲烷气体通入量为320ml/min,在步骤六中,热处理温度为470℃,时间为2小时。
[0019]进一步的,在步骤三中,超声处理频率为:25KHz,超声功率为:1000W;在步骤五中,氢气通入量为1.9L/min,甲烷气体通入量为360ml/min,在步骤六中,热处理温度为550℃,时间为3小时。
[0020]进一步的,在步骤三中,超声处理频率为:24KHz,超声功率为:950W;在步骤五中,氢气通入量为1.7L/min,甲烷气体通入量为340ml/min,在步骤六中,热处理温度为510℃,时间为2.5小时。
[002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2]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原料配方所加工出的新能源汽车用铍铜合金电池探针,可有效加强铍铜合金电池探针的导电性能,可有效提高探针的低温性能,同时保证探针在低温下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进而保证汽车电池供电稳定性;在铍铜合金中添加锆金属,可有效细化铍铜合金的晶粒,进而提高铍铜合金强度;可形成纳米银颗粒和纳米氧化锌颗粒,然后将纳米银颗粒、纳米氧化锌颗粒和无水乙醇喷涂在铜合金箔表面,然后进行CVD加工处理,在铜合金箔表面形成石墨烯,纳米氧化锌颗粒还原形成纳米锌,纳米银和纳米锌掺杂到石墨烯中,可有效加强石墨烯的导电性能,同时石墨烯与铜合金箔进行结合,将石墨烯嵌入铜合金箔中,可有效加强铜合金箔的导电性能,同时由于石墨烯的嵌入,可有效加强铜合金箔的耐低温性能,进而保证铍铜合金电池探针的耐低温性能和导电性能;
[0023]2、本专利技术在加工新能源汽车用铍铜合金电池探针的过程中,在步骤二中,对铍、锆、镍、铜进行熔炼、制坯、制铜合金箔,使得表面处理剂对铜合金探针改性处理效果更佳;在步骤三中,将表面处理剂原料进行共混、调节酸碱度、在24KHz超声处理下进行反应,再次调节酸碱度,得到表面处理剂;在步骤四中,可在铜合金箔表面制成石墨烯材料,可有效将纳米银、纳米锌与石墨烯进行掺杂复合,同时石墨烯材料嵌入铜合金箔中,可有效加强铜合金箔的耐低温和导电性能;在步骤六中,可有效将表面改性铜合金箔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可有效提高铍铜合金电池探针的耐低温性能和导电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铍铜合金电池探针,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0.20%的铍、0.08%的锆、1.40%的镍、0.17%的表面处理剂、杂质总和<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铍铜合金电池探针,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0.20~0.60%的铍、0.08~0.12%的锆、1.40~2.20%的镍、0.17~0.21%的表面处理剂、杂质总和<0.05%,其余为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铍铜合金电池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9.60~10.60%的硝酸银、9.40~10.40%的硝酸锌、49.40~50.80%的无水乙醇,其余为去离子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铍铜合金电池探针,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0.20%的铍、0.08%的锆、1.40%的镍、0.17%的表面处理剂、杂质总和<0.05%,其余为铜;所述表面处理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9.60%的硝酸银、9.40%的硝酸锌、49.40%的无水乙醇、31.60%的去离子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铍铜合金电池探针,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0.60%的铍、0.12%的锆、2.20%的镍、0.21%的表面处理剂、杂质总和<0.05%,其余为铜;所述表面处理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10.60%的硝酸银、10.40%的硝酸锌、50.80%的无水乙醇、28.20%的去离子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铍铜合金电池探针,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0.40%的铍、0.10%的锆、1.80%的镍、0.19%的表面处理剂、杂质总和<0.05%,其余为铜;所述表面处理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10.10%的硝酸银、9.90%的硝酸锌、50.10%的无水乙醇、29.90%的去离子水。6.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铍铜合金电池探针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加工步骤如下:步骤一:按照上述重量份比,称取铍、锆、镍、铜和表面处理剂原料中的硝酸银、硝酸锌、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铍、锆、镍、铜进行熔炼,浇铸成坯料,再将坯料制成铜合金箔;步骤三:将步骤一中的硝酸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星夏金文陈勋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金湾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