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部连接浇口杯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420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部连接浇口杯及制作方法,属铸造用具技术领域。一种外部连接浇口杯,包括浇口杯(1),所述浇口杯(1)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浇口杯(1)铁水冲入的上部接口(2)设计为椭圆状,下部接口(3)设计为圆形,所述的浇口杯(1)由覆膜砂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浇注过程中使用浇口杯时节材、减耗的问题。减耗的问题。减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部连接浇口杯及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外部连接浇口杯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壳型线生产工艺为,使用芯盒制造出铸件的上型砂型壳型、下型砂型型壳(或左半型砂型壳型、右半型砂型壳型),进行下芯、合型,外部连接浇口杯、浇注;每箱都需要使用一个浇口杯,常规正圆喇叭口状浇口杯接口需整圈打胶,胶用量比较大、成本高,浇注时有铁液飞溅及浇注完成收包时铁液淋拉到型外,浇注的耐热钢没有磁性,在型外的钢液损耗回收困难,造成浪费。因此,开发一种节材、减耗的浇口杯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专利文献CN201711191825.6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铸造用浇口杯的制备方法,所述浇口杯包括:浇口杯本体、下浇口、上浇口、把环和浇口杯加强环;所述浇口杯本体外部呈锥型,所述上浇口设置在浇口杯本体大截面端;所述下浇口设置在浇口杯本体小截面端;所述上浇口和下浇口连通形成浇注通道;所述把环为半圆环设置在浇口本本体外部的上端;所述浇口杯加强环设置在浇口杯本体外壁的中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原料制备、原料配备、原料研磨、成型烧结等步骤;本专利技术的浇口杯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抗热震,不沾铝,不结渣,耐疲劳冲击,气密性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通过设置浇嘴和浇口杯形成组合,拆卸容易,且便于浇嘴留存在模具内,浇注速度块。但其无法解决浇注时有铁液飞溅的问题。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201911310838X公开了一种高温合金浇注用异形浇口杯及其成型方法,异形浇口杯包括浇口杯本体、浇口杯入口、浇口杯出口和支撑板,浇口杯本体的顶端外围环设有外翻沿,浇口杯本体包括第一缓冲弧形区、第一阻渣区、第二缓冲弧形区、第二阻渣区和第三缓冲弧形区,第一缓冲弧形区起自右侧的外翻沿,第三缓冲弧形区止至左侧的外翻沿,第一缓冲弧形区和第三缓冲弧形区均为外凸弧面结构,第二缓冲弧形区为内凹弧面结构,浇口杯入口设置在浇口杯本体的上端面,浇口杯出口设置在第三缓冲弧形区与第二阻渣区的连接处。本专利技术的浇口杯具有更大的浇注范围;多个弧部缓冲区起到稳流作用,减少钢液的飞溅和紊流,提高铸件浇注质量,减少气孔和疏松的产生。但其无法解决浇注完成收包时铁液淋拉到型外的问题。
[0004]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外部连接浇口杯及制作方法,解决浇注过程中使用浇口杯时节材、减耗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外部连接浇口杯,包括浇口杯1,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杯1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浇口杯1铁水冲入的上部接口2设计为椭圆状,下部接口3设计为圆形,所述的浇口杯1由覆膜砂制成。
[0007]优选的,所述覆膜砂粒径为70/140目或100/50目。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外部连接浇口杯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砂的原料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原砂为擦洗砂, 酚醛树脂 1.0~3.0 %占原砂重 ,乌洛托品10~15 %占树脂重,硬脂酸钙 5~7 %占树脂重,添加剂 0.1~0.5 %占原砂重 。硬脂酸钙 5~7 %占树脂重,添加剂 0.1~0.5 %占原砂重 。
[0009]优选的,所述覆膜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原砂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分别与树脂、乌洛托品水溶液和硬脂酸钙混合搅拌,经冷却破碎和筛分而成。
[0010]优选的,所述浇口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铸型温度一般控制在220~260℃,射砂时间一般控制在3~10s,射砂压力一般为0.3

0.6MPa;优选的,所述成型模具采用一模多腔,将流道系统设计成“H”型结构。“H”型流道系统从注射喷嘴到各个模腔的流道在几何上完全对称。
[0011]进一步的,业内没有对覆膜砂浇口杯大口设计为椭圆状的先例,浇口杯一般为铸砂件,比较厚大的产品,且内浇口尺寸较大时,除了考虑保证足够的压力头外,还应该保证铸件在收缩后,横浇道能够提供足够的压力头。经验上来讲,铸砂件的浇口杯的直径,一般取横浇道的1.2~1.5倍。浇口杯两端开口状设计成椭圆形不易成型,而且受力没有圆形开口均匀,容易破损,公开于2013年12月04日的中国专利文献CN103586447A公开了一种带芯可循环使用的覆砂浇口杯工艺。只是解决了随形浇口杯铁模不需要加热覆砂的问题。即使采用异形浇口杯,也是针对一些蜡模制备, 无法做到一模多腔,而且蜡模表面有凹陷问题,主要是由于射出压力及时间把握不好所造成的,其次还有可能温度偏高,冷却时间过长或者不足也会造成,当然有时离型脱模剂太多还有造成表面凹陷也现较大的面积,修理特殊困难,易造成不良品。公开于2015年10月14日的中国专利文献CN104972070A公开了一种带有H型浇口杯的铸造模具。只是解决了铸铁浇口杯一腔多模的问题。
[0012]覆膜砂的强度和发气量的确定方法在原砂质量和树脂质量一定的前提下,影响覆膜砂强度的关键因素主要取于酚醛树脂的加入量。酚醛树脂加入量多,则强度就提高,但发气量也增加,溃散性就降低。因此在生产应用中一定要控制覆膜砂的强度来减少发气量,提高溃散性,在强度标准的制订时定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浇口杯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浇口杯铁水冲入的大口设计为椭圆状,下部接口设计为圆形,所述的浇口杯由覆膜砂制成。采用本专利技术交口杯取代现有技术中的正圆喇叭口状浇口杯,改善铁液飞溅及浇注完成收包时铁液淋拉到型外,浇口杯的体积小,浇注平稳,工艺出品率提高3%,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4]本专利技术覆膜砂粒径为70/140目或100/50目,为常用粒度,不仅价格便宜且强度高,浇注时不易冲砂及热裂。
[0015]本专利技术浇口杯的制备方法简单。所述覆膜砂的原料组成比例适中,既保证了力学特性,又具备足够的热学特性, 产品批量大,一模多腔可以在一个注塑循环中生产多个工件,提高效率。在多模腔注射成型模具中,通常将流道系统设计成“H”型结构。“H”型流道系统从注射喷嘴到各个模腔的流道在几何上完全对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浇口杯,2

上部接口,3

下部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清楚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内容 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0019]实施例1参阅图1,一种外部连接浇口杯,包括浇口杯1,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杯1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浇口杯1铁水冲入的上部接口2设计为椭圆状,下部接口3设计为圆形,采用本专利技术浇口杯取代现有技术中的正圆喇叭口状浇口杯,改善铁液飞溅及浇注完成收包时铁液淋拉到型外,浇口杯的体积小,浇注平稳,工艺出品率提高3%,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部连接浇口杯,包括浇口杯(1),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杯(1)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浇口杯(1)铁水冲入的上部接口(2)设计为椭圆状,下部接口(3)设计为圆形,所述的浇口杯(1)由覆膜砂制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部连接浇口杯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砂粒径为70/140目或100/50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部连接浇口杯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砂的原料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原砂为擦洗砂, 酚醛树脂 1.0~3.0 %占原砂重 ,乌洛托品 10~15 %占树脂重,硬脂酸钙 5~7 %占树脂重,添加剂 0.1~0.5 %占原砂重 。4.硬脂酸钙 5~7 %占树脂重,添加剂 0.1~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金李刚李世一王爱丽别志方李冉
申请(专利权)人:西峡飞龙特种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