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闽江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漂流浮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05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漂流浮标,包括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下设置,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经一连接件连接,所述上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检测海洋气象的微型气象站和一AIS天线,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北斗模块和AIS模块,所述北斗模块和所述AIS模块左右设置,所述下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一水温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为船舶提供水文气象信息和为船只进行预警。船舶提供水文气象信息和为船只进行预警。船舶提供水文气象信息和为船只进行预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漂流浮标


[0001]本技术涉及海洋检测
,特别是一种漂流浮标。

技术介绍

[0002]浮标,指浮于水面的一种航标,是锚定在指定位置,用以标示航道范围、指示浅滩、碍航物或表示专门用途的水面助航标志。浮标在航标中数量最多,应用广泛,设置在难以或不宜设立固定航标之处。
[0003]船只可以通过浮标来进行规避航道浅滩或危及航行安全,但是现有技术的浮标只是进行指引,无法为船只提供附近海洋的水文气象信息以及预警,但是海洋上的水文气象随时变化,船只很有可能会进入到涡流和风浪区,且船只在海洋上很容易碰到暴风雨天气和雷雨天气,船只极有可能因为极端天气和危险海域而会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漂流浮标,能够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问题。
[0005]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漂流浮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下设置,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经一连接件连接,所述上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检测海洋气象的微型气象站和一AIS天线,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北斗模块和AIS模块,所述北斗模块和所述AIS模块左右设置,所述下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一水温传感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微型气象站包括一气象塔,所述气象塔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微处理器和用于对所述微处理器进行供电的蓄电池,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有充放电电路、温湿度传感器接收模块、气压传感器接收模块、风速风向传感器接收模块、雨量传感器接收模块、水温传感器接收模块、所述北斗模块和所述AIS模块。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的下端面设置有一挂钩,所述挂钩的下端设置有一水帆,所述水帆经一缆绳与所述挂钩连接,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一配重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的外侧面下端延伸有第一延伸块,所述下壳体的外侧面上端延伸有与所述第一延伸块相配合的第二延伸块,第一延伸块的上端面螺旋嵌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延伸块锁紧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块上的螺栓,所述第一延伸块与所述第二延伸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相配合组成流线型壳体。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装置中加入了水温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AIS模块,能够通过水温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检测附件海域的水文,可以通过AIS模
块为附近船舶提供附近的水文气象信息和进行预警,避免船只发生事故;在装置中加入了北斗模块,北斗模块的定位功能可以获取漂流浮标的经纬度,将这些信息再通过微处理器进行编码,通过北斗短报文以及AIS模块的报文进行发送到周围的船舶与基站,有利于获得海洋水文气象信息以及避免船只发生事故;在装置中加入了流线型壳体,流线型壳体可以让空气更好地流到尾部,减少气流分离,减小真空区,从而减小压差阻力,降低风力干扰,提高装置测量水文气象的精确度;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为船舶提供水文气象信息和为船只进行预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横剖面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7]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漂流浮标,包括一上壳体1和一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上下设置,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经一连接件3连接,所述上壳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检测海洋气象的微型气象站4和一AIS天线5,能够通过微型气象站4检测海洋的水文气象信息,所述上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上端面设置有北斗模块7和AIS模块8,收集到的水文气象信息通过北斗模块7和AIS模块8发送到周围的船舶与基站,为船只进行预警,所述北斗模块7和所述AIS模块8左右设置,所述下壳体2的下端设置有一水温传感器9,所述水温传感器9的型号可以是YGL

CGQ

S01,但不仅限于此,水温传感器9能够检测海洋的水温。
[0018]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微型气象站4包括一气象塔10,所述气象塔10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1、气压传感器12、风速风向传感器13和雨量传感器14,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1的型号可以是AM2320,但不仅限于此,所述气压传感器12的型号可以是MS5607B,但不仅限于此,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13的型号可以是PHWS

24V

W2,但不仅限于此,所述雨量传感器14的型号可以是M326634,但不仅限于此,温湿度传感器11能够检测环境的温湿度,气压传感器12能够检测环境的气压,风速风向传感器13能够检测海洋上的风速,雨量传感器14能够检测附近的降雨情况。
[0019]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下壳体2内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5,所述第二支撑板25的下端面设置有微处理器15和用于对所述微处理器15进行供电的蓄电池16,所述微处理器15的型号可以是M6800,但不仅限于此,所述蓄电池16的型号可以是6

QA

160DF,但不仅限于此,所述微处理器15连接有充放电电路、温湿度传感器接收模块、气压传感器接收模块、风速风向传感器接收模块、雨量传感器接收模块、水温传感器接收模块、所述北斗模块7和所述AIS模块8,蓄电池16能够通过充放电电路为微处理器15进行供电,微处理器15为温湿度传感器接收模块、气压传感器接收模块、风速风向传感器接收模块、雨量传感器接收模块、水温传感器接收模块、北斗模块7和AIS模块8供电。
[0020]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所述下壳体2的下端面设置有一挂钩17,所述挂钩17的下端设置有一水帆18,所述水帆18经一缆绳19与所述挂钩17连接,水帆18能够确保装置在海水中进行稳定的移动,所述下壳体2内设置有一配重块20,配重块20能够防止装置配风浪吹倒。
[0021]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所述上壳体1的外侧面下端延伸有第一延伸块21,所述下壳体2的外侧面上端延伸有与所述第一延伸块21相配合的第二延伸块22,第一延伸块21的上端面螺旋嵌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延伸块21锁紧固定在所述第二延伸块22上的螺栓23,螺栓23能够将上壳体1与下壳体2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延伸块21与所述第二延伸块2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4,密封圈24能够防止海水进入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内。
[0022]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所示,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相配合组成流线型壳体26,流线型壳体26可以让空气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流浮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下设置,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经一连接件连接,所述上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检测海洋气象的微型气象站和一AIS天线,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北斗模块和AIS模块,所述北斗模块和所述AIS模块左右设置,所述下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一水温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流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气象站包括一气象塔,所述气象塔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漂流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微处理器和用于对所述微处理器进行供电的蓄电池,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有充放电电路、温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兰加芬何伟初秀民吴勇郑福进
申请(专利权)人:闽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