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的基于理化实验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包括处理壳,所述处理壳的右侧固定有抽风泵,所述抽风泵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处理壳顶部内壁右侧固定有紫外线杀毒灯;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固定在处理壳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抽风泵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处理壳内通过过滤网件和活性炭过滤件进行处理,同时通过紫外线杀毒灯和凸面镜实现消毒净化,保证空气处理质量,同时在空气进入时使得随动叶轮带动转动杆转动,进而通过凸轮往复接触活动杆使得过滤网件和活性炭过滤件发生震动,从而有效的避免过滤网件和活性炭过滤件在使用时发生堵塞,保证空气净化处理的稳定性。保证空气净化处理的稳定性。保证空气净化处理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理化实验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为基于理化实验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理化实验室中经常需要对实验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因此需要用到空气净化装置,保证实验室的空气环境指标符合标准。
[0003]传统的理化实验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传统的空气净化装置对空气净化不彻底,其内部的空气处理结构易在使用时易发生堵塞,导致净化处理质量较差,同时只能对空气进行简单的处理,无法根据使用人员的使用需要调整排出空气,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基于理化实验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理化实验室内空气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理化实验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包括,
[0006]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包括处理壳,所述处理壳的右侧固定有抽风泵,且抽风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处理壳连通,所述抽风泵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处理壳的左侧转动插接有相连通的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吸气罩,所述处理组件内左侧从左至右依次滑动设置有与处理壳内腔相适配的过滤网件和活性炭过滤件,所述过滤网件和活性炭过滤件之间通过两组连接杆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处理壳顶部内壁右侧固定有紫外线杀毒灯,且处理壳底部内壁且对应紫外线杀毒灯的位置设置有相对应的凸面镜;
[0007]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固定在处理壳顶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壳内腔处于活性炭过滤件和紫外线杀毒灯之间的位置竖向转动设置有转动杆,且转动杆外壁设置有随动叶轮,所述处理壳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固定有与活性炭过滤件右侧贴合的接触块,且接触块左侧设置有与活性炭过滤件右侧贴合的橡胶垫,所述活性炭过滤件右侧顶部和底部均横向固定有活动杆,且活动杆活动贯穿接触块,所述活动杆外壁套设有弹簧,转动杆外壁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套设有与活动杆右端滑动抵接的凸轮。
[0009]进一步地,转动杆顶部活动贯穿处理壳顶部,所述处理壳顶部对应转动杆的位置固定有保护壳,转动杆顶部活动贯穿保护壳底部,所述处理壳顶部通过安装座和轴承转动设置有横向的传动杆,且传动杆右端活动贯穿处理壳右侧并通过锥齿轮组与转动杆顶部啮合连接。
[0010]进一步地,进气管外壁固定套设有大齿轮,且大齿轮顶部啮合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通过辅助杆和轴承转动设置在处理壳左侧,且辅助杆和传动杆通过链轮传动组传动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固定在处理壳顶部且处于保护壳右侧的排气壳,所述排气壳内腔中部固定有分隔板,且分隔板将排气壳内腔分隔形成处于前侧的加热腔和处于后侧的加湿腔,所述排气管另一端固定有分流座,且分流座还连通有两组分流管,两组所述分流管分别与加热腔和加湿腔连通,所述分流管内设置有控制阀。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壳顶部前后侧分别设置有与加热腔和加湿腔连通的连接气管,且连接气管内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加热腔内顶部固定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加湿腔内腔顶部固定有喷水分流管,且喷水分流管底部均匀设置有喷嘴,所述喷水分流管顶部连通有进水管,且进水管另一端贯穿排气壳后侧,所述排气壳后侧底部设置有与加湿腔连通的排水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抽风泵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处理壳内通过过滤网件和活性炭过滤件进行处理,同时通过紫外线杀毒灯和凸面镜实现消毒净化,保证空气处理质量,同时在空气进入时使得随动叶轮带动转动杆转动,进而通过凸轮往复接触活动杆使得过滤网件和活性炭过滤件发生震动,从而有效的避免过滤网件和活性炭过滤件在使用时发生堵塞,保证空气净化处理的稳定性,同时通过锥齿轮组、传动杆、链轮传动组、小齿轮和大齿轮使得进气管带动吸气罩转动,使得吸气罩周围空气处于活跃状态,方便更好的吸附空气进行处理,同时设置有排气组件,使用人员可根据需要使得处理后的空气进入加湿腔或加热腔,使得排出的空气干燥或具有一定湿度,满足使用人员不同需要。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立体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排气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处理组件;11、处理壳;12、抽风泵;13、排气管;14、吸气罩;15、过滤网件;16、活性炭过滤件;17、接触块;18、活动杆;19、弹簧;110、随动叶轮;111、凸轮;112、紫外线杀毒灯;113、凸面镜;114、保护壳;115、传动杆;116、小齿轮;2、排气组件;21、排气壳;22、连接气管;23、分流管;24、分隔板;25、加热元件;26、喷水分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请参阅图1
‑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基于理化实验室内空气净化装置(本技术中的电气元件均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包括,处理组件1,处理组件1包括处理壳11,处理壳11的一侧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壳盖,方便内部结构维护,处理壳11的右侧固定有抽风泵12,使得理化实验室内的空气进入进行处理,且抽风泵12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处理壳11连通,抽风泵12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气管13,排出处理好的空气,处理壳11的左侧
转动插接有相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与处理壳11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使得进气管可转动,且进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吸气罩14,处理组件1内左侧从左至右依次滑动设置有与处理壳11内腔相适配的过滤网件15和活性炭过滤件16,过滤网件15和活性炭过滤件16在本领域应用广泛,在此不另做详述,过滤网件15和活性炭过滤件16之间通过两组连接杆相互固定连接,使得过滤网件15和活性炭过滤件16可同步移动,处理壳11顶部内壁右侧固定有紫外线杀毒灯112,紫外线杀毒灯112对进入的空气起到杀菌的作用,且处理壳11底部内壁且对应紫外线杀毒灯112的位置设置有相对应的凸面镜113,提高紫外线杀毒灯112的灯光杀菌范围;排气组件2,排气组件2固定在处理壳11顶部。
[0021]如图1
‑
2所示:处理壳11内腔处于活性炭过滤件16和紫外线杀毒灯112之间的位置竖向转动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采用端部的轴承转动设置在处理壳11内腔,且转动杆外壁设置有随动叶轮110,随着抽风泵12抽入空气,在气流的作用下使得随动叶轮110带动转动杆转动,处理壳11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固定有与活性炭过滤件16右侧贴合的接触块17,限制活性炭过滤件16移动范围,且接触块17左侧设置有与活性炭过滤件16右侧贴合的橡胶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理化实验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组件(1),所述处理组件(1)包括处理壳(11),所述处理壳(11)的右侧固定有抽风泵(12),且抽风泵(12)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处理壳(11)连通,所述抽风泵(12)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气管(13),所述处理壳(11)的左侧转动插接有相连通的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吸气罩(14),所述处理组件(1)内左侧从左至右依次滑动设置有与处理壳(11)内腔相适配的过滤网件(15)和活性炭过滤件(16),所述过滤网件(15)和活性炭过滤件(16)之间通过两组连接杆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处理壳(11)顶部内壁右侧固定有紫外线杀毒灯(112),且处理壳(11)底部内壁且对应紫外线杀毒灯(112)的位置设置有相对应的凸面镜(113);排气组件(2),所述排气组件(2)固定在处理壳(11)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理化实验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壳(11)内腔处于活性炭过滤件(16)和紫外线杀毒灯(112)之间的位置竖向转动设置有转动杆,且转动杆外壁设置有随动叶轮(110),所述处理壳(11)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固定有与活性炭过滤件(16)右侧贴合的接触块(17),且接触块(17)左侧设置有与活性炭过滤件(16)右侧贴合的橡胶垫,所述活性炭过滤件(16)右侧顶部和底部均横向固定有活动杆(18),且活动杆(18)活动贯穿接触块(17),所述活动杆(18)外壁套设有弹簧(19),转动杆外壁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套设有与活动杆(18)右端滑动抵接的凸轮(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理化实验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杆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宁,张喆,李彦斌,王玉雷,陈宁,刘勇,孙桂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跃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