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大水位变幅的航标艇多锚链位置自动调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392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适用于大水位变幅的航标艇多锚链位置自动调整系统,涉及航标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航标艇主体,用于在水中漂浮,航标艇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收放锚链的锚链收放通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锚链固定机构、集成电路板和艇体状态探测元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根据水位的高度,自动调整锚链长度,避免了航标艇主体倾覆和依靠人工进行大范围移动,实现了航标艇的远程控制,提高了航标艇主体的适应性,通过航标艇主体、多锚链固定机构和集成电路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航标艇主体的位置进行微调,降低了航标艇主体对人工的依赖性,同时便于对多个航标艇主体进行调整,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安全风险,为智能航道提供技术支撑。为智能航道提供技术支撑。为智能航道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大水位变幅的航标艇多锚链位置自动调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标艇
,特别是涉及适用于大水位变幅的航标艇多锚链位置自动调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内河航运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流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服务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航道等级的提升、通航能力的提高成为了必然发展趋势,同时提高航道安全的保证率也成为了必要考虑因素。
[0003]航标艇是航道上的路标,它规定着航道可通航的方位,为船只的正常航行提供必要的保障。传统的航标艇具有以下局限性:1、传统航标艇适应性差:传统航标艇是通过单锚链由船头抛下,锚固在江底,其本身并无动力,且置高程相对固定,面对季节变化引起的江水水位变化时,需要借助人工进行位置的调整。如果不及时调整航标艇,水位的变化可能会导致航标艇的倾覆,沉没等事故,严重影响航道安全。浮标抗冲击能力差,遇见水位变化较大时产生较大位移,影响船舶通航安全。
[0004]2、人工调控风险性高:由于无法进行准确的预估河底漩涡、波涌等不良水流条件,航标艇极有可能在恶劣水流条件下发生侧翻,丢失等事故。航标艇本身的工作空间的局限性大,单个航标艇可操作面积在2

3m
²
,使多人同时进行作业的危险性极大的提高,航标工的安全风险高。
[0005]3、人工调标经济性低:当前航标艇对人工的依赖性极高,浮标维护管理工作复杂繁琐且管理维护要求高,单个航标艇的调节时长达1.5小时,且需要至少2人同时进行作业。且航标艇的维修、漂浮物附着物的清理也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浮标维护任务重、难度高,洪水过境期间,需快速调整200个左右的航标艇数量,全段调整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大量的劳动消耗,使航标艇调整的经济性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大水位变幅的航标艇多锚链位置自动调整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问题:传统航标艇适应性差、人工调控风险性高、人工调标经济性低。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适用于大水位变幅的航标艇多锚链位置自动调整系统,包括航标艇主体,还包括:航道标识,固定于所述航标艇主体的顶部,用于对船舶驾驶人员提供航行信息;航道信号灯,固定于所述航道标识的顶部,用于夜间对船舶驾驶人员提供航行信息;多锚链固定机构,装配于所述航标艇主体的内部,用于对所述航标艇主体进行固
定,且所述多锚链固定机构的包括有多个锚链,每个所述锚链均通过不同的电机进行收卷和释放;所述航标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集成电路板和状态感知元件。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集成电路板的内部集成有处理器、存储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来自状态感知元件的数据并根据该数据调节各个锚链的长度;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相关信息;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对信息进行传输。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以下中的至少一项:4G模块、5G模块、无线电模块。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状态感知元件为陀螺仪和/或加速度感应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状态感知元件为超声波测深仪。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多锚链固定机构、集成电路板和状态感知元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根据水位的高度,自动调整锚链长度,避免了航标艇主体倾覆或者大范围移动,提高了航标艇主体的适应性。
[0013]2、本专利技术通过航标艇主体、多锚链固定机构和集成电路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航标艇主体的位置进行微调,降低了航标艇主体对人工的依赖性,同时便于对多个航标艇主体进行调整,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的结构框架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航标艇主体的高度调整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航标艇主体的位置调整流程图。
[001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航标艇主体;3、航道标识;4、航道信号灯;5、多锚链固定机构;6、集成电路板;7、状态感知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本实施例公开了适用于大水位变幅的航标艇多锚链位置自动调整系统。
[0019]请参阅图1

4所示:本航标艇多锚链位置快速调整系统包括:航标艇主体1;在航标艇主体1顶部还设置有航道标识3和航道信号灯4。
[0020]其中,航道标识3,固定于航标艇主体1的顶部,用于对船舶驾驶人员提供航行信息;其中,航道信号灯4,固定于航道标识3的顶部,用于夜间对船舶驾驶人员提供航行信息;本航标艇多锚链位置快速调整系统还包括有:多锚链固定机构5,装配于航标艇主体1的内部,用于对航标艇主体1进行固定,且多锚链固定机构5的内部装配有多个锚链,多个锚链依次编号为:1号锚链、2号锚链、
……
、N号锚链;航标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集成电路板6;且航标艇主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状态感知元件7,且驱动系统和集成电路板6、多锚链固定机构5和集成电路板6以及集成电路板6和状态感知元件7之间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其中,状态感知元件7用于监测航标艇主体1的平衡、摇摆状态,具体实现方法可以将状态感知元件7设置为陀螺仪和加速度感应器等,在本专利技术中不做具体限定;集成电路板6的内部集成有处理器、存储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在此,处理器用于接收来自状态感知元件7的数据并根据该数据调节多锚链固定机构5上各个锚链的长度;具体的调节锚链长度为:当航标艇主体1出于摇摆状态时,收卷锚链;当航标艇主体1的一端高一端低时(即处于非平衡状态),收卷高的一端的锚链,释放低的一端的锚链。
[0021]另外,为了进一步说明收卷和释放锚链的方法,请参阅图2和图3,在航标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电机,每个电机对应一个锚链,通过电机来收放锚链。
[0022]存储模块便于存储相关信息;数据传输模块便于对信息进行传输;在此,数据传输模块为以下中的至少一项:4G模块、5G模块、无线电模块;请参阅图5所示,由上述可知:向集成电路板6输入配套使用的程序,当航标艇主体1非平衡、摇摆状态,通过状态感知元件7感知其变化,然后将监测的信号传递给集成电路板6,通过集成电路板6启动多锚链固定机构5上的电机实现对锚链的收放,完成对非平衡、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大水位变幅的航标艇多锚链位置自动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航标艇主体(1),还包括:航道标识(3),固定于所述航标艇主体(1)的顶部,用于对船舶驾驶人员提供航行信息;航道信号灯(4),固定于所述航道标识(3)的顶部,用于夜间对船舶驾驶人员提供航行信息;多锚链固定机构(5),装配于所述航标艇主体(1)的内部,用于对所述航标艇主体(1)进行固定,且所述多锚链固定机构(5)的包括有多个锚链,每个所述锚链均通过不同的电机进行收卷和释放;所述航标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集成电路板(6)和状态感知元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水位变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旭辉胡江赵树正田雨欣刘宪庆余葵冉裕星邹涵田宇霖罗媛媛赵致哲田佳慧程一烋朱海彬唐荣岭何京霖刘予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