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机匣上的深斜两段孔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3907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匣上的深斜两段孔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采用短刃刀具,在发动机机匣上沿第一段斜孔的设计角度进行粗加工形成第一初级斜孔;S20,采用长刃刀具,使长刃刀具穿过第一初级斜孔,并通过第一初级斜孔进行导向,在发动机机匣上沿第二段斜孔的设计角度进行粗加工形成第二初级斜孔;S30,采用精加工刀具,对第一初级斜孔进行精加工使第一初级斜孔形成第一段斜孔,对第二初级斜孔进行精加工使第二初级斜孔形成第二段斜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机匣上的深斜两段孔的加工方法,有利于保证第一段斜孔和第二段斜孔的同轴度要求。轴度要求。轴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机匣上的深斜两段孔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地,涉及一种发动机机匣上的深斜两段孔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的机匣组件是航空发动机上的重要部件,机匣内部和四周均存在精密斜孔,精密斜孔的孔径和位置度要求高。
[0003]如图1所示,某一发动机机匣上设有沿轴向倾斜布设的深斜两段孔(精密斜孔),深斜两段孔包括沿其轴向间隔排布的第一段斜孔和第二段斜孔,第一段斜孔和第二段斜孔之间有间隔间隙,其中第一段斜孔为通孔,第二段斜孔为盲孔,精密斜孔为多段孔。
[0004]发动机机匣的材料为不锈钢ZG0Cr16Ni4NbCu3,现有的加工精密斜孔的方法有如下两种:一种是在在立式加工中心进行精密斜孔加工,采用长钻头使精密斜孔的深度一次加工到位,存在以下问题:长钻头排屑困难,部分切屑一直沉积在孔底,切屑挤压易使长钻头折断、长钻头加工至孔底时,切削刃大部分埋于孔内,冷却液很难达到钻尖,切削热加剧了长钻头的磨损、长钻头自身存在径向跳动,接触零件表面进行切削时,钻尖会发生偏摆,影响孔口尺寸和位置度;另一种是在卧式加工中心进行精密斜孔加工,此时刀具是水平安装的,精密斜孔加工时,刀具伸出机床主轴太长,会形成一个因自身重力产生的下垂趋势,影响深孔的位置度和直线度、深孔加工时,镗刀太长,刚性差,让刀严重,不能起到精确定位作用,致使精密孔表面有较深的振纹,无法满足的粗糙度要求。现有的精密斜孔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孔径超差、孔壁拉沟以及第一段斜孔和第二段斜孔同轴度不合格的现象。
专利技术内容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动机机匣上的深斜两段孔的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精密斜孔加工过程中,第一段斜孔和第二段斜孔同轴度不合格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发动机机匣上的深斜两段孔的加工方法,发动机机匣上设有沿轴向倾斜布设的深斜两段孔,深斜两段孔包括沿其轴向间隔排布的第一段斜孔和第二段斜孔,其中第一段斜孔为通孔,第二段斜孔为盲孔,在立式加工中心进行加工,包括如下步骤:S10,采用短刃刀具,在发动机机匣上沿第一段斜孔的设计角度进行粗加工形成第一初级斜孔;S20,采用长刃刀具,使长刃刀具穿过第一初级斜孔,并通过第一初级斜孔进行导向,在发动机机匣上沿第二段斜孔的设计角度进行粗加工形成第二初级斜孔;S30,采用精加工刀具,对第一初级斜孔进行精加工使第一初级斜孔形成第一段斜孔,对第二初级斜孔进行精加工使第二初级斜孔形成第二段斜孔。
[0008]进一步地,步骤S10具体包括:S101,采用短刃刀具,在第一段斜孔的设计位置的进刀处加工引导斜面,以使引导斜面垂直于第一段斜孔的设计中轴线布设;S102,采用短刃刀具,在引导斜面上加工形成有与第一段斜孔的设计中轴线相匹配的中心引导孔;S103,采用
短刃刀具,通过中心引导孔进行导向,在发动机机匣上沿第一段斜孔的设计角度进行粗加工形成有具有目标深度的一级斜孔;S104,采用短刃刀具,通过一级斜孔进行导向,在发动机机匣上沿第一段斜孔的设计角度进行粗加工形成有与一级斜孔连通的二级斜孔,一级斜孔和二级斜孔组合形成第一初级斜孔。
[0009]进一步地,步骤S103具体包括:采用第一加工钻,通过中心引导孔进行导向,在发动机机匣上沿第一段斜孔的设计角度进行粗加工形成具有目标深度的前置小孔;采用第一镗刀,通过中心引导孔进行导向,将前置小孔进行加工进而形成具有目标深度的一级斜孔。
[0010]进一步地,步骤S104具体包括:采用第二加工钻,通过一级斜孔进行导向,在发动机机匣上沿第一段斜孔的设计角度进行粗加工对二级斜孔进行分段加工;每一段加工完成后退刀,使第二加工钻退出一级斜孔外并对第二加工钻和第二加工钻完成的内孔进行清洗,逐级分段加工直至最终形成二级斜孔。
[0011]进一步地,引导斜面采用第一铣刀加工形成,和/或中心引导孔采用第一中心钻加工形成,和/或一级斜孔采用第一加工钻和第一镗刀依次加工形成,和/或二级斜孔采用第二加工钻加工形成。
[0012]进一步地,步骤S20具体包括:S201,采用长刃刀具,通过第一初级斜孔进行导向,在发动机机匣上的第二段斜孔的设计位置的进刀处加工引导坡面,以使引导坡面垂直于第二段斜孔的设计中轴线布设;S202,采用长刃刀具,通过第一初级斜孔进行导向,在引导坡面上加工形成有与第二段斜孔的设计中轴线相匹配的中心导向孔;S203,采用长刃刀具,通过第一初级斜孔和中心导向孔进行导向,在发动机机匣上沿第二段斜孔的设计角度加工形成三级斜孔;S204,采用长刃刀具,以第一初级斜孔和三级斜孔进行导向,对三级斜孔的孔底进行加工使三级斜孔加工形成第二初级斜孔。
[0013]进一步地,引导斜面采用第二铣刀加工形成,和/或中心导向孔采用第二中心钻加工形成,和/或三级斜孔采用第三加工钻形成,和/或三级斜孔的孔底采用长埋钻进行加工。
[0014]进一步地,步骤S30具体包括:采用铰刀,在第一初级斜孔的轴向方向沿第一初级斜孔朝向第二初级斜孔的方向进行精加工,直至最终加工形成深斜两段孔。
[0015]进一步地,第一中心钻的钻头和/或第二中心钻的钻头的头部设有两个相对布设的切削面,两个切削面之间设有横刃,切削面上设有端部向外倾斜并向外延伸的主刃和沿周向延伸的副刃,副刃远离所述主刃的一侧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引导刃,通过横刃进行钻进时的定心,在钻头钻进后通过引导刃与副刃相互配合并同时支撑在孔的内壁面上进而避免钻头摆动。
[0016]进一步地,横刃的宽度值为0.5至0.7毫米。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机匣上的深斜两段孔的加工方法,采用立式加工中心进行加工,包括一套短刃刀具以及一套长刃刀具,长刃刀具的刃长长于短刃刀具,通过采用短刃刀具在发动机机匣上进行粗加工形成第一初级斜孔,避免了现有的直接采用长钻头一次加工到位导致长钻头容易失去引导,产生振动、偏摆或者折断,进而导致精密斜孔加工后出现孔径超差和孔壁拉沟的现象;通过采用长刃刀具在发动机机匣上进行粗加工形成第二初级斜孔,第二初级斜孔与第一初级斜孔沿深斜两段孔的轴向间隔排布,长刃刀具在第一初级斜孔的引导下沿第一初级斜孔的轴向进行移动,加工过程中偏摆角度小,避免了第二初级斜
孔加工进刀时长刃刀具倾斜钻进时导致长刃刀具容易跳动、偏移或折断的问题,并且有利于保证第二初级斜孔和第一初级斜孔的同轴度要求,进而保证第一段斜孔和第二段斜孔的同轴度要求;通过对第一初级斜孔和第二初级斜孔进行精加工最后加工形成深斜两段孔,深斜两段孔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001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机匣上的深斜两段孔的加工方法,发动机机匣上设有沿轴向倾斜布设的深斜两段孔,深斜两段孔包括沿其轴向间隔排布的第一段斜孔和第二段斜孔,其中第一段斜孔为通孔,第二段斜孔为盲孔,其特征在于,在立式加工中心进行加工,包括如下步骤:S10,采用短刃刀具,在发动机机匣上沿第一段斜孔的设计角度进行粗加工形成第一初级斜孔;S20,采用长刃刀具,使长刃刀具穿过第一初级斜孔,并通过第一初级斜孔进行导向,在发动机机匣上沿第二段斜孔的设计角度进行粗加工形成第二初级斜孔;S30,采用精加工刀具,对第一初级斜孔进行精加工使第一初级斜孔形成第一段斜孔,对第二初级斜孔进行精加工使第二初级斜孔形成第二段斜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匣上的深斜两段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具体包括:S101,采用短刃刀具,在第一段斜孔的设计位置的进刀处加工引导斜面,以使引导斜面垂直于第一段斜孔的设计中轴线布设;S102,采用短刃刀具,在引导斜面上加工形成有与第一段斜孔的设计中轴线相匹配的中心引导孔;S103,采用短刃刀具,通过中心引导孔进行导向,在发动机机匣上沿第一段斜孔的设计角度进行粗加工形成有具有目标深度的一级斜孔;S104,采用短刃刀具,通过一级斜孔进行导向,在发动机机匣上沿第一段斜孔的设计角度进行粗加工形成有与一级斜孔连通的二级斜孔,一级斜孔和二级斜孔组合形成第一初级斜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机匣上的深斜两段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3具体包括:采用第一加工钻,通过中心引导孔进行导向,在发动机机匣上沿第一段斜孔的设计角度进行粗加工形成具有目标深度的前置小孔;采用第一镗刀,通过中心引导孔进行导向,将前置小孔进行加工进而形成具有目标深度的一级斜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机匣上的深斜两段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4具体包括:采用第二加工钻,通过一级斜孔进行导向,在发动机机匣上沿第一段斜孔的设计角度进行粗加工对二级斜孔进行分段加工;每一段加工完成后退刀,使第二加工钻退出一级斜孔外并对第二加工钻和第二加工钻完成的内孔进行清洗,逐级分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淋廖旺吴学深陶蒙肖宗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