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空调系统PM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3860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6
本申请涉及空调系统领域,提供了提供一种集中空调系统P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中空调系统PM
10
指标检测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系统
,具体地指一种集中空调系统PM
10
指标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空调是满足并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的重要技术手段,特别在公共建筑中集中式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应用最为广泛。空调送风的卫生状况很大程度影响空调的空气清洁度,不卫生的送风会促成军团菌等的滋生,污染整个室内的空气。因此当送风质量不达标时,需要对相关部位进行清洗消毒。
[0003]在现行的规范中,关于空调送风卫生的检测与清洗消毒虽然有一定的规定与操作要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

2012)规定送风卫生指标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
10
、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等5项指标,其中,影响空调送风卫生的主要因素为可吸入颗粒物PM
10
,对于可吸入颗粒物PM
10
的检测及其指标控制而言,检测采用人工定点检测;每套空调系统选择3到5个送风口进行检测,若送风口面积小于0.1m2则设置1个检测点,若送风口面积大于0.1m2则设置3个检测点;若风管内表面多个采样点可吸入颗粒物PM
10
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不符合要求,则判断该套集中空调系统不符合送风质量要求,需要对相关部位进行清洗消毒。但这种检测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其属于事后检测,无法及时提供空调送风卫生达标与否的瞬时信息,步骤繁琐,无法实现连续检测;同时采样点布置多在现场根据测试孔的位置以及装修情况进行确定,很难做到代表性,数据容易失真。
[0004]另外,现有人工检测的方式无法判定可吸入颗粒物PM
10
不达标的具体原因,即无法判断可吸入颗粒物PM
10
为集中空调系统内部的积尘还是来自于室外的新风口。而实际中,可吸入颗粒物PM
10
多数来自于室外的新风口,当可吸入颗粒物PM
10
不达标时,通过对集中空调系统相关部位进行清洗消毒仅仅能够清除集中空调系统内的可吸入颗粒物PM
10
,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个问题,而且还增加了不必要清洗消毒的费用,也无法为空调所有者提供决策依据,比如,空调系统相关部位是否要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后是否达到要求等。
[0005]因此如何方便准确的检测并控制空调系统中PM
10
的指标以保证送风卫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空调系统中可吸入颗粒物PM
10
的检测效果差,空调系统的送风卫生不便于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集中空调系统PM
10
指标检测系统,包括:
[0007]粉尘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待检测空调的至少两个测点所在的空调风管内的粉尘浓度值,并根据每个测点的粉尘浓度值计算所有测点的粉尘浓度值的第一平均值;
[0008]积尘冲刷装置,其用于提供旋流并冲刷所述空调风管的内壁面,使所述空调风管的内壁面上的积尘在旋流裹挟下流经所述至少两个测点,所述粉尘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旋流流经的每个测点的粉尘浓度值,并计算旋流流经的所有测点的粉尘浓度值的第二平均值;

[0009]控制单元,与所述粉尘检测装置和所述积尘冲刷装置通信连接;
[0010]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将第一平均值分别与PM
10
预警临界值和清消临界值比较,且根据比较结果进行声光报警;所述控制单元还将第一平均值和第二平均值的差值与预设的PM
10
浓度变化极限差值比较,且根据比较结果进行声光报警。
[0011]进一步,所述积尘冲刷装置包括旋流风管;
[0012]所述空调风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流经所述空调风管的气流流量的空调风管风量调节阀;
[0013]所述旋流风管的进风口端与所述空调风管风量调节阀的进风口端的空调风管连通,旋流风管的出风口端与空调风管风量调节阀的出风口端的空调风管连通。
[0014]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空调风管风量调节阀调节流经空调风管的气流流量,使气流可全部经过旋流风管后流出,提高了旋流冲刷空调风管的内壁面的效果。
[0015]进一步,所述旋流风管为螺旋管。
[0016]进一步,所述积尘冲刷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流经所述旋流风管的气流流量的旋流风管风量调节阀。
[0017]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流风管风量调节阀调节流经旋流风管的气流的流量,不仅可控制旋流的产生,还可变相的调节冲刷空调风管内壁面的旋流的流速。
[0018]进一步,所述空调风管至少有两段,所述空调风管风量调节阀设置在两段所述空调风管之间。
[0019]进一步,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清消降尘装置;所述清消降尘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清消降尘装置用于对流经所述空调风管的气流进行降尘处理;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第一平均值和第二平均值的差值与PM
10
浓度变化极限差值的比较结果,开启或关闭所述清消降尘装置。
[0020]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清消降尘装置对流经空调风管的气流进行降尘处理,可避免空调系统的新风或回风中携带的可吸入颗粒物PM
10
进入空调风管内,保证送风卫生质量。
[0021]进一步,清消降尘装置包括清消降尘风管和降尘组件,清消降尘风管与空调风管连通,降尘组件设置在清消降尘风管内用于对流经清消降尘风管的气流进行降尘处理。
[0022]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降尘组件设置在清消降尘风管内,且清消降尘风管与空调风管连通,使清消降尘装置可安装在空调系统的任意段的空调风管的轴向端,安装拆卸灵活方便。
[0023]进一步,清消降尘风管设置在空调风管的新风口连接段或回风口连接段或新风与回风的混合箱连接段。
[0024]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清消降尘风管的位置限定,可快速清除通过新风口或回风口进入空调风管内部的可吸入颗粒物PM
10
,保证送风卫生。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利用检测系统进行集中空调系统PM
10
指标检测的方法,
[0026]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设置PM
10
预警临界值、清消临界值和PM
10
浓度变化极限差值;
[0027]所述粉尘检测装置检测待检测空调系统的每个测点所在的空调风管内的粉尘浓度值,并根据每个测点的粉尘浓度值计算所有测点的粉尘浓度值的第一平均值;
[0028]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一平均值分别与PM
10
预警临界值和清消临界值比较:
[0029]若所述第一平均值大于所述清消临界值,则所述控制单元进行声光报警;
[0030]若所述第一平均值大于PM
10
预警临界值且小于或等于清消临界值,则所述控制单元进行声光报警,且所述控制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中空调系统PM
10
指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尘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待检测空调的至少两个测点所在的空调风管内的粉尘浓度值,并根据每个测点的粉尘浓度值计算所有测点的粉尘浓度值的第一平均值;积尘冲刷装置,其用于提供旋流并冲刷所述空调风管的内壁面,使所述空调风管的内壁面上的积尘在旋流裹挟下流经所述至少两个测点,所述粉尘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旋流流经的每个测点的粉尘浓度值,并计算旋流流经的所有测点的粉尘浓度值的第二平均值;及控制单元,与所述粉尘检测装置和所述积尘冲刷装置通信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将第一平均值分别与PM
10
预警临界值和清消临界值比较,且根据比较结果进行声光报警;所述控制单元还将第一平均值和第二平均值的差值与预设的PM
10
浓度变化极限差值比较,且根据比较结果进行声光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空调系统PM
10
指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积尘冲刷装置包括旋流风管;所述空调风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流经所述空调风管的气流流量的空调风管风量调节阀;所述旋流风管的进风口端与所述空调风管风量调节阀的进风口端的空调风管连通,旋流风管的出风口端与空调风管风量调节阀的出风口端的空调风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中空调系统PM
10
指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风管为螺旋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中空调系统PM
10
指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积尘冲刷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流经所述旋流风管的气流流量的旋流风管风量调节阀。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中空调系统PM
10
指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风管至少有两段,所述空调风管风量调节阀设置在两段所述空调风管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集中空调系统PM
10
指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清消降尘装置;所述清消降尘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清消降尘装置用于对流经所述空调风管的气流进行降尘处理;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第一平均值和第二平均值的差值与PM
10
浓度变化极限差值的比较结果,开启或关闭所述清消降尘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中空调系统P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奎隋英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