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热电厂冷却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384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热电厂冷却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包括以下加药量的组分:钼酸盐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热电厂冷却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电厂缓蚀阻垢剂
,具体是指一种应用于热电厂冷却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

技术介绍

[0002]超低硬度水是指硬度低于1.0mmol/L(1/2Me2+,下同)的软水。在我国,目前以超低硬度水作为冷却介质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如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福建地区(如闽江流域)、广东地区(如深圳特区,湛江茂名地区)和江西地区(如赣江流域)等,表1

1是典型的超低硬度水质。另外,钢铁企业也普遍使用软化水作为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冷却介质。
[0003]以超低硬度水为水源的冷却水系统,浓缩倍数比较高,一般为4~6。由于浓缩倍数高,加之水的硬度和碱度比较低,Ryznar指数超过10,这种水具有严重的侵蚀性,碳素钢腐蚀速度一般为0.5~0.9mm/a;其具体指标如下表所示:
[0004]水源茂名热电厂湛江镇海地区泉州地区钙硬/mmol
·
L

10.340.280.300.16总硬/mmol
·
L

10.920.800.520.29总碱/mmol
·
L

11.080.400.220.34pH6.86.76.97.4Cl-/mg
·
L

19.09.07.506.28SO42

/mg
·
L

15.815.011.52—电导率/μS
·
cm

189—10158Ryznar指数1(40℃)10.411.311.711.2
[0005]茂名热电厂冷却水系统原为直流式,后改为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系统保有水量59200m3,循环水流量105000m3/h,补充水流量2000m3/h,系统的补充水为水库水,属于超低硬度水,在使用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水资源。
[0006]但是,在稀释过程中,铜管和凝汽器板材的腐蚀现象比较严重,即使添加使用市面上现有的缓蚀剂,其对于铜管和凝汽器的板材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检修拆解中发现凝汽器端板和输水管等碳素钢部件腐蚀速度高达0.6~0.7mm/a,远超过GB 50050

2007规定值0.125mm/a,该问题急需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热电厂冷却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具有缓蚀阻垢效果好、可成膜防护和抗氧化的特点。
[0008]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热电厂冷却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包括以下加药量的组分:钼酸盐16

32mg/L、有机膦酸或有机膦酸盐15

25mg/L、聚磷酸盐2

4mg/L、锌盐2

6mg/L
和BTA 2

6mg/L和均聚物适量。
[0010]进一步地,钼酸盐为Na2MoO4·
2H2O。
[0011]进一步地,聚磷酸盐为三聚磷酸钠和聚偏磷酸钠。
[0012]进一步地,锌盐为硫酸锌。
[0013]进一步地,有机膦酸或有机膦酸盐为氨基三甲叉膦酸、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和/或亚乙基二胺四亚甲基膦酸。
[0014]进一步地,均聚物为聚丙烯酸和/或聚马来酸。
[0015]进一步地,聚磷酸盐的加药方式为:先溶解配制成5%~10%的水溶液,然后投入补充水中或循环水泵入口水中。
[0016]优选地,缓蚀阻垢剂包括以下加药量的组分:钼酸盐24mg/L、有机膦酸或有机膦酸盐20mg/L、聚磷酸盐3mg/L、锌盐4mg/L和BTA 4mg/L和均聚物适量。
[0017]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热电厂冷却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采用复合体系以钼酸盐作为缓蚀剂的主要成分,同时加入锌盐作为缓蚀剂的复合成分,以有机膦酸或有机膦酸盐和聚磷酸盐作为复合的阻垢分散剂成分,具有较好的缓蚀阻垢效果;从而在管材或板材的表面形成一定程度的保护膜,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此外,该缓蚀阻垢剂成分均为常规易得的物质,用药量少,可以有效减少使用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通过测算材料费仅为9900元/吨,应用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热电厂冷却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包括以下加药量的组分:钼酸盐16

32mg/L、有机膦酸或有机膦酸盐15

25mg/L、聚磷酸盐2

4mg/L、锌盐2

6mg/L和BTA 2

6mg/L和均聚物适量。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钼酸盐为氧化性较弱的缓蚀剂。因此,需要其它氧化剂帮助它在金属表面产生一层氧化性保护膜。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中,具有丰富的氧化剂

氧;在密闭式循环水中,则需要外加氧化剂,如亚硝酸钠。单独使用钼酸盐的浓度约为400~500mg/L。为了降低用量,本专利技术的配比选择与其他缓蚀剂复配使用,充分发挥其低毒;对环境的污染很小的优点,节省用量,避免造成成本举证。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中,锌盐作为阴极性缓蚀剂,它能在阴极区迅速地生成Zn(OH)2沉淀,抑制金属腐蚀的阴极反应,在本专利技术中加入该组分,可以充分发挥锌盐能迅速生成保护膜;价格低的优势。。
[0023]聚磷酸盐具有子长链带负电荷,链状聚磷酸钠阻垢原理为络合作用、晶格畸变作用L。但是聚磷酸盐,在冷却水中会逐渐水解,水解的结果是聚合度降低,最后形成正磷酸盐。虽然正磷酸钠有阻垢作用,可效果不如聚磷酸盐,而且它会与Ca
2+
反应,形成磷酸钙垢。此外,正磷酸根是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会促进冷却水中微生物滋长。在常温条件下的中性水溶液中聚磷酸纳的水解速度很慢。水温升高时速度加快,特别是在水中有催化物质,如Fe(0H)3胶体和微生物分泌的磷酸酶存在时,水解速度变得非常快,在数小时内,甚至几分钟内就会发生显著的水解变化,聚磷酸盐所能维持的极限碳酸盐硬度,应通过实验或运行调
整来确定,
[0024]有机膦酸及其对应的盐湖分子结构中都有稳定的“碳

磷(C

P)”键,这种键比聚磷酸中“磷



磷(P

O

P)”键牢固稳定。因此,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水解和降解,在高温下不失效。有机膦酸及其盐在低浓度(几个mg/L)下使用,就能阻止几百倍的钙成垢;其在高浓度(30mg/L以上)下使用,对铁有良好的缓蚀作用。其与聚丙烯酸或聚磷酸盐复配使用,各种药剂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热电厂冷却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加药量的组分:钼酸盐16

32mg/L、有机膦酸或有机膦酸盐15

25mg/L、聚磷酸盐2

4mg/L、锌盐2

6mg/L和BTA 2

6mg/L和均聚物适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热电厂冷却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钼酸盐为Na2MoO4·
2H2O。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热电厂冷却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磷酸盐为三聚磷酸钠和聚偏磷酸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热电厂冷却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锌盐为硫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一胜莫才颂柯伟良梁强梁国智袁杰李石栋陈文慧张小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