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弯管、弯笛头、弯笛身及弯头长笛,其中连接弯管包括第一平直段、第二平直段和弧形段,其中第一平直段适于与笛头管可拔插连接,第二平直段适于与笛身管可拔插连接,弧形段将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连接在一起,使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成设定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弯管,将笛头管与笛身管连接后的长笛,整体呈弯曲状,可以改变吹奏者在吹奏时的姿态,避免演奏者在演奏时上半身整体向左扭转,两臂的位置也更加中正,可以增加吹奏时吹奏者指法敏捷度;与传统的直笛头搭配使用,可以改变演奏动作,缓解肌肉长时间保持同一动作导致的疲劳。持同一动作导致的疲劳。持同一动作导致的疲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弯管、弯笛头、弯笛身及弯头长笛
[0001]本技术涉及音乐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弯管、弯笛头、弯笛身及弯头长笛。
技术介绍
[0002]长笛是现代管弦乐和室乐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其外型是一根开有数个音孔的圆柱型长管。早期的长笛由乌木或者椰木制作而成,现代多使用金属材质,从比较低级的黄铜、白铜,普通的镍银合金,到专业的银合金,9K、14K、18K、20K、24K金和铂金长笛等,种类繁多。长笛非常考验吹奏者的气息控制,而当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时,吹奏者能够吹出近乎完美的音律。
[0003]一般来说,传统的长笛均为横吹,演奏时演奏者的头部必须向左偏转一定角度,同时两臂做相应的偏转。该动作使得人体的上半身整体向左扭转,加之长笛本身的重量较重,在长期的练习及演奏下,普遍会导致青少年演奏者的颈部、面部肌肉出现不对称发育;对于长期从事长笛事业的人来说,则容易产生一些相关的职业病,如颈椎病等。为了托笛身、按指孔,演奏者的双臂均需做相应偏转,长期的练习及演奏会使演奏者肩部、肘部的相关肌肉不对称发育,甚至产生一些职业病,如肩周炎等,不利于演奏者的身体健康。另外,传统长笛由于演奏动作固定,时间久了演奏者容易产生疲劳,造成演奏者状态不佳,在演奏时不易找到切入点,影响演奏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长笛均为横吹,演奏动作过于固定,以致长时间演奏容易影响演奏者身体健康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改变长笛演奏动作,进而避免演奏者身体扭转的连接弯管。
[0005]进一步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了上述连接弯管的弯笛头、弯笛身及弯头长笛。
[0006]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弯管,包括:
[0007]第一平直段,平直设置;
[0008]第二平直段,平直设置;
[0009]弧形段,连接所述第一平直段和所述第二平直段,使所述第一平直段与所述第二平直段成设定夹角;
[0010]所述第一平直段适于与笛头管插接安装,所述第二平直段适于与笛身管插接安装。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平直段与所述第二平直段之间的夹角≥ 90
°
,且≤170
°
。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平直段与所述第二平直段之间的夹角≥ 120
°
,且≤150
°
。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平直段的长度为1
‑
3.5cm,所述第二平直段的长度为4
‑
9cm。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平直段的厚度为0.4
‑
0.7mm,和/或所述第二平直段的厚度为0.4
‑
0.7mm,和/或所述弧形段的厚度为0.4
‑
0.7mm。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弯笛头,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弯管,所述笛头管与所述连接弯管的所述第一平直段可插拔插接安装或一体成型。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吹奏垫片,设置在所述吹奏孔位置,具有与所述吹奏孔对应的吹口。
[001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弯笛身,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弯管,所述笛身管与所述连接弯管的所述第二平直段可插拔插接安装或一体成型。
[001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弯头长笛,包括如上所述的弯笛头,所述笛身管与所述第二平直段可拆卸插拔连接。
[001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弯头长笛,包括如上所述弯笛身,所述笛头管与所述第一平直段可拆卸插拔连接。
[0020]本技术的连接弯管,可用于传统的低音长笛、中音长笛和高音长笛。
[0021]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22]1.本技术的连接弯管,包括第一平直段、第二平直段和弧形段,其中第一平直段适于与笛头管可拔插连接,第二平直段适于与笛身管可拔插连接,弧形段将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连接在一起,使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成设定夹角;本技术的连接弯管,将第一平直段与笛头管连接,将第二平直段与笛身管连接后的长笛,整体呈弯曲状,因而可以改变笛身的走向,进而改变吹奏者在吹奏时的姿态,即改变吹奏者的演奏动作,避免演奏者在演奏时上半身整体向左扭转,两臂的位置也更加中正,可以增加吹奏时吹奏者指法敏捷度;本技术的连接弯管与传统的直笛头搭配使用,可以改变演奏动作(两种演奏动作,一种是单纯的直笛头,另一种是加装连接弯管后的直笛头),进而缓解肌肉长时间保持同一动作导致的疲劳。
[0023]2.本技术的连接弯头,第一平直段与第二平直段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且小于170
°
,优选的,第一平直段与第二平直段之间的夹角大于120
°
且小于150
°
,符合上述角度的连接弯头,与笛头管和笛身安装后,可以降低演奏者双臂抬高幅度,减小上身扭转的幅度或避免上身扭转,使演奏者的演奏姿势更加舒适。
[0024]3.本技术的连接弯管,第一平直段的长度为1
‑
3.5cm,第二平直段的长度为4
‑
9cm,第一平直段、第二平直段和弧形段的厚度为0.4
‑
0.7mm;符合上述参数要求的弯笛头与笛身安装后,音色更好,高音更加清晰,低音更容易吹响,且没有杂音,音色整体变的更加浑厚,所有的音阶颗粒性加强了,音量的大小也增加了近一倍,所有的音色变的非常集中,不像以前音色有些散。
[0025]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弯笛头,包括笛头管和连接弯管,笛头管上开设有吹奏孔,笛头管与连接弯管可插拔插接安装或一体成型,采用了上述连接弯管后的弯笛头,与笛身管配合使用,同样可以改变演奏者的演奏动作,缓解肌肉长时间保持同一动作导致的疲劳。
[0026]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弯笛身,包括笛身管和连接弯管,笛身管与连接弯管中
的第二平直段可插拔插接安装或一体成型,采用了上述连接弯管后的弯笛身,与笛头管配合使用,同样可以改变演奏者的演奏动作,缓解肌肉长时间保持同一动作导致的疲劳。
[0027]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弯头长笛,包括弯笛头和笛身管,或者包括笛头管与弯笛身,本技术的弯头长笛可以改变演奏者的演奏动作,缓解肌肉长时间保持同一动作导致的疲劳。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
[0029]图1是本技术连接弯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技术弯笛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1、第一平直段;2、第二平直段;3、弧形段;4、笛头管; 41、吹奏垫片;42吹口;43、吹奏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直段(1),平直设置;第二平直段(2),平直设置;弧形段(3),连接所述第一平直段(1)和所述第二平直段(2),使所述第一平直段(1)与所述第二平直段(2)成设定夹角;所述第一平直段(1)适于与笛头管(4)插接安装,所述第二平直段(2)适于与笛身管插接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直段(1)与所述第二平直段(2)之间的夹角≥90
°
,且≤17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直段(1)与所述第二平直段(2)之间的夹角≥120
°
,且≤15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直段(1)的长度为1
‑
3.5cm,所述第二平直段(2)的长度为4
‑
9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直段(1)的厚度为0.4
‑
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正军,詹姆斯,
申请(专利权)人:乔正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