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376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包括呈阵列设置于立面墙体外侧的若干陶瓦幕墙和若干玻璃幕墙,每一陶瓦幕墙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向外侧呈倾斜布置的陶瓦,且上下相邻的两陶瓦的端部之间分别通过第二挂件挂设于立面墙体外侧的第一挂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是传统屋面陶瓦材料的立面化应用,配合玻璃幕墙搭配,每块陶瓦均采用上下两个挂件进行固定,稳定性好,且整体设计简单、新颖,实现了建筑外立面及屋面一体化效果;有效解决了现有陶瓦幕墙存在的重量安全、龙骨挂件界面、自清洁、检修更换、适应性以及美观效果等问题。及美观效果等问题。及美观效果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内外的新建筑、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建筑幕墙设计也日益多样化。作为一种高级建筑外墙,它备受建筑师和开发商青睐。为了能够有效地丰富建筑的立面效果,实现建筑构思,通常会采用一些新型的材料,例如大多用于建筑屋面结构的陶瓦片,由于陶瓦片脆性大的材料特性,不适于直接用于幕墙系统,而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
[0003]目前瓦片造型的墙体通常是将生产完毕的瓦片直接叠加摆放至一定高度,瓦片之间基本不采用连接措施,主要靠周围的结构体系起支撑约束作用。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连接措施,瓦片造型墙体的砌筑高度一般都较低,基本只能应用于矮墙、围墙等结构中,不适用于多层甚至高层建筑幕墙结构。在瓦片幕墙的施工过程中,因常规陶瓦没有挂件界面,会导致无法立面悬挂;且常规陶瓦自重较大,存在坠落的安全隐患。若采用常规式的幕墙龙骨悬挂方式,则会存在适应性差的问题;若采用垂直式悬挂,则存在雨棚清洗不到,清洁性较差的问题。
[0004]此外,现有常规瓦片幕墙的施工基本是在现场完成的,施工速度慢,效率低,安装精度低,劳动力成本大,不能很好的满足幕墙施工进度、质量的要求。而且还需要考虑到后期瓦片幕墙的更换维修需求,现有叠加摆放的瓦片施工结构不宜拆卸,或需要整体拆除,更换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寻找陶瓦的更加广泛的应用部位和方式,提供一种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以解决现有陶瓦幕墙存在的重量安全、龙骨挂件界面、自清洁、检修更换、适应性以及美观效果等问题。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包括呈阵列设置于立面墙体外侧的若干陶瓦幕墙和若干玻璃幕墙,每一所述陶瓦幕墙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向外侧呈倾斜布置的陶瓦,且上下相邻的两所述陶瓦的端部之间分别通过第二挂件挂设于所述立面墙体外侧的第一挂件上。
[0008]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上,所述陶瓦内侧壁的上下部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挂件卡扣连接的T字形挂孔,且其上开设若干蜂孔。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上,所述陶瓦为平板瓦、波纹瓦或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瓦片形状。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上,所述第一挂件采用长短式的勾字形结构,其上端设置为第一挂钩,下端设置为第二挂钩,且所述第一挂钩外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挂钩的外伸长度,以对应连接所述陶瓦的上下端。
[0011]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上,所述第二挂件包括:
[0012]位于上端的第一卡扣,其对应挂设于所述第一挂钩和/或第二挂钩的顶端;
[0013]位于侧壁的第二卡扣,且其端部呈T字形结构,对应挂设于所述陶瓦的T字形挂孔内;以及
[0014]位于下端的第三卡扣,其配合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陶瓦的侧部相抵接;
[0015]其中,所述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和第三卡扣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6]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上,所述第二挂件还包括:
[0017]可调节螺栓,所述可调节螺栓设置于第一卡扣的顶部,其下端与所述第一挂钩和/或第二挂钩的顶端相抵接;
[0018]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三卡扣内;以及
[0019]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橡胶垫至少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挂件的侧壁,与所述陶瓦的内侧壁相抵接。
[0020]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上,所述立面墙体包括墙体、保温岩棉和若干间隔布置的铝合金立柱,其中:
[0021]所述保温岩棉设置于所述墙体的外侧,所述保温岩棉和若干铝合金立柱通过L型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墙体上。
[0022]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上,若干所述第二挂件通过紧固螺丝自上而下依次可拆卸设置于所述铝合金立柱上。
[0023]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上,若干所述陶瓦幕墙和若干所述玻璃幕墙于横向或竖向呈间隔交替排布。
[0024]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上,还包括设置所述陶瓦幕墙和/或所述玻璃幕墙顶部的装饰板。
[0025]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6](1)该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是传统屋面陶瓦材料的立面化应用,配合玻璃幕墙搭配,每块陶瓦均采用上下两个挂件进行固定,稳定性好,且整体设计简单、新颖,实现了建筑外立面及屋面一体化效果;
[0027](2)第一挂件采用长短式,并可通过可调节螺栓调节陶瓦悬挂的角度,适应性好;且通过第二挂件能够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快速的将陶瓦挂设在第一挂件上,提高了施工速度,效率高,保证了安装精度,并达到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很好的满足幕墙施工进度、质量的要求;
[0028](3)陶瓦幕墙中的各陶瓦均悬挂成倾斜式,便于雨水冲洗,具有自清洁效果;且所采用的陶瓦内设有若干空心的蜂孔,不影响整体结构,且大幅度减轻自重,安全性好;
[0029](4)该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整体设计简单、新颖,并有效解决了现有陶瓦幕墙存在的重量安全、龙骨挂件界面、自清洁、检修更换、适应性以及美观效果等问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0031]图2为本技术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0032]图3为图1的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上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图1的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上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图1的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上C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技术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中上下相邻两陶瓦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技术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中陶瓦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技术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中第一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9为本技术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中第二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9]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0040]100

陶瓦幕墙,110

陶瓦,111

T字形挂孔,112

蜂孔;120

第一挂件,121

第一挂钩,122

第二挂钩;130

第二挂件,131

第一卡扣,132

第二卡扣,133

第三卡扣,13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包括呈阵列设置于立面墙体外侧的若干陶瓦幕墙(100)和若干玻璃幕墙(200),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陶瓦幕墙(100)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向外侧呈倾斜布置的陶瓦(110),且上下相邻的两所述陶瓦(110)的端部之间分别通过第二挂件(130)挂设于所述立面墙体外侧的第一挂件(12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瓦(110)内侧壁的上下部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挂件(120)卡扣连接的T字形挂孔(111),且其上开设若干蜂孔(1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瓦(110)为平板瓦或波纹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件(120)采用长短式的勾字形结构,其上端设置为第一挂钩(121),下端设置为第二挂钩(122),且所述第一挂钩(121)外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挂钩(122)的外伸长度,以对应连接所述陶瓦(110)的上下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式立面陶瓦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件(130)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卡扣(131),其对应挂设于所述第一挂钩(121)和/或第二挂钩(122)的顶端;位于侧壁的第二卡扣(132),且其端部呈T字形结构,对应挂设于所述陶瓦(110)的T字形挂孔(111)内;以及位于下端的第三卡扣(133),其配合所述第一卡扣(131),与所述陶瓦(110)的侧部相抵接;其中,所述第一卡扣(131)、第二卡扣(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昭王伟朝陈晓钦陈志华韦礼祥孙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尤安一合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