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蔚晓远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的腰椎穿刺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375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的腰椎穿刺针结构,包括腰椎穿刺针和针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通过对现有腰椎穿刺针改进设置:1.套管针圆滑收口,针芯呈三棱锥形;2.可转动的测压管插槽;3.垂直于针管的测压管插槽;4.针芯以及操作分离的双开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操作时通过转动插槽向上,连接测压管,可以在保留针芯的同时行压力测定,保证脑脊液测压的精准度;测压后,撤去压力测量管,在保留针芯的同时,转动插槽向下留取标本,由针芯控制流速,避免脑压下降过快带来的不适以及脑疝等的风险;插槽垂直于针管,从而保证在操作时不会使出现套管水平移动,避免损伤神经;套管针尖端圆滑收口设计避免切割神经,进一步保障了操作的安全性。作的安全性。作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的腰椎穿刺针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的腰椎穿刺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腰椎穿刺术是临床医疗中常用的一种诊疗操作,可用于诊断脑、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炎症性疾病、感染性病变、血管性疾病、脊髓病变、对诊断不明的神经系统疾病、对部分肿瘤脑转移患者的病理学检查以及不明原因感染的病原学检查;亦用于因疾病或术后脑脊液压力过高的减压和注入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0003]随着科技的发展,腰椎穿刺针由最初的针头穿刺发展为现在的穿有针芯的套管针,然而,实践中应用的腰椎穿刺针在设计存在以下问题和缺点:1.现有的腰椎穿刺针针尖为尖锐斜面,在泄压或引流脑脊液不畅需调整穿刺针角度及深度时容易对血管及神经造成切割损伤;2.现有腰椎穿刺针只有一尾孔,腰椎穿刺术在泄压或引流前常需测量脑压,在完全撤出穿刺针针芯后才可以接测压管,此时已有部分脑脊液在压力下流出,造成测量结果误差;3. 现有腰椎穿刺针只有正后方尾孔,拔插测压管等操作均在穿刺针长轴进行,极易造成穿刺针移位,损伤血管神经或者操作失败,从而需要二次穿刺造成患者不适及以及不良的临床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的腰椎穿刺针结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穿刺操作时的安全性,同时提高脑压测量的准确度,并避免放取脑脊液时造成患者不适以及不良的临床后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安全的腰椎穿刺针结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腰穿针结构,包括腰椎穿刺针和针芯;所述腰椎穿刺针包括一体连接的手持端头和针管,所述端头设置有可旋转的供脑压测量管插置的插槽,所述插槽的侧壁设置有连通至所述端头外表面的通孔,所述针管连通至所述插槽的内侧端部;所述针芯包括一体连接的手持端和细针,所述细针贯穿并配合在所述针管内。
[0006]所述针套管的针段为圆滑收口,所述细针的尖部设置有三棱切面。
[0007]所述可旋转的插槽通过嵌于手持端头上,上开有连接针管内部及手持端头外表面的通孔。
[0008]所述通孔为直通道。
[0009]所述针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用于标示所述针管的插入深度。
[0010]由于本技术采用1.套管针圆滑收口,针芯呈三棱锥形;2.可转动的测压管插槽;3.垂直于针管的测压管插槽;4.针芯以及操作分离的双开口的结构,从而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在腰椎穿刺针的手持端头尾侧设置用于穿入针芯的孔,同时可以通过旋转插槽位置使其向上,连接压力测量管,如此可以在不完全撤出针芯的同时行压力测定,从而保证放取脑脊液测压的精准度;测压后,撤去压力测量管,在
保留针芯的同时,旋转插槽位置使其向下,由针芯控制脑脊液流速的情况下留取脑脊液标本或泄压,从而避免流速无法控制所致脑压下降过快带来的不适以及脑疝等的风险。插槽垂直于针管,从而保证在操作时不会因惯性出现套管针内外移动,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在引流不畅时需要调整针管位置及深度时,套管针尖端圆滑收口设计可以在调整针位时避免对神经形成切割作用,进一步保障了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具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具体腰椎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插入腰椎使用时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测压使用时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放取脑脊液使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17]本技术为一种新型腰穿针结构,包括腰椎穿刺针1和针芯2。
[0018]腰椎穿刺针1包括一体连接的端头12和针管13,端头12设置有供压力测量管3插置的插槽15,插槽15为设置有连通端头外表面以及针管内的通孔,针管13连通至插槽15的内侧端部。
[0019]针芯2包括一体连接的手持件21和细针22,细针22穿设于尾孔16并配合在针管13 内。
[0020]参考图1和图2所示,示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1]上述针管13的尖部设置有圆锥切面、圆滑切口,细针22设有三棱切面,以保证细针 22可以完美堵住针管13的尖端。
[0022]上述端头设有可旋转的插槽11,插槽上有通孔15为直通道,用于连接测压管或收集脑脊液标本,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0023]上述针管13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用于标示针管13插入的深度,方便医护人员量化操作。
[0024]参考图3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为:先将针芯2通过尾孔16插入到针管12内,然后将腰椎穿刺针1刺入人体的脊椎4;然后将压力测量管3插置在插槽15中,再后撤针芯2。后撤针芯2,但不完全拔出的同时由于瞬间泄压,脑脊液会顺着针管12、插槽15进入压力测量管3,实现较为精确的压力测量;在测量到压力的后将插槽15旋转向下,将接取脑脊液的标本管5放置在插槽下方,脑脊液在脑压及重力的作用下经插槽15流入标本管5中。在泄压或留取标本时可用针芯经尾孔16控制脑脊液流速,以保证患者安全,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0025]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在腰椎穿刺针1的端头12设有可旋转的插槽15,可以在测压时同时装配针芯2和压力测量管3,保证在后撤针芯2、泄压的同时进行压力测量,从而保证放取脑脊液前测压的精准度;测压后,将插槽旋转向下,可以用于引导脑脊液向下
经插槽15流出,保证腰椎穿刺针1平放时顺利放取脑脊液。在测量脑压及泄压、留取标本时,腰椎穿刺针全程处于针管内。在保证测量准确的同时也可以控制脑脊液流出速度,避免了操作相关风险,改善患者因脑压下降过快带来的不适感。本专利的针管尖端采用锥形圆滑收口设计,在脑脊液引流不畅时通过旋转、缓进调整针管位置时避免形成切割,损伤神经。
[0026]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的腰椎穿刺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腰椎穿刺针和针芯;所述腰椎穿刺针包括一体连接的手持端头和针管,所述端头设置有供压力测量管插置的可旋转的插槽,所述插槽的侧壁设置有连通至所述端头外表面的通孔,所述针管连通至所述插槽的内侧端部;所述针芯为带手持端的细针,所述细针贯穿于所述通孔并配合在所述针管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的腰椎穿刺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的针段为圆滑收口,所述细针的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蔚晓远宋彬宋建波张耀虹师勤莹赵丽王宇王卓群陈骞开梓翔
申请(专利权)人:蔚晓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