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猪养殖用料槽,包括料槽本体、支撑架、混料组件、均匀布料及自清洁机构和卡合防漏板,支撑架设于料槽本体侧壁上,料槽本体底壁上设有支撑台,料槽本体为上端开口的圆柱体结构设置,料槽本体底壁上开设有扇形清洁槽,扇形清洁槽贯穿料槽本体底壁设置,卡合防漏板为扇形板,卡合防漏板卡合滑动设于扇形清洁槽内,卡合防漏板外侧设有抽拉把手,支撑架上部设有料桶支撑板,混料组件设于料桶支撑板上,均匀布料及自清洁机构设于料桶支撑板下方且与混料组件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猪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具备饲料自动混合、自动均匀布料以及自清洁功能的生猪养殖用料槽。殖用料槽。殖用料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猪养殖用料槽
[0001]本技术涉及生猪养殖
,具体为一种生猪养殖用料槽。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产量近五年一直稳居全球首位。猪为杂食类哺乳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较长,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繁殖快;通常以耳大,头长,鼻直,腰背窄为主要形体特征;毛发较粗硬。
[0003]生猪养殖过程中,首先需要将不同的重量的饲料原料充分混合,饲料原料混合对于饲养者的体力要求较高,然后,需要饲养者将饲料尽量均匀的分布在料槽内,整体过程劳动强度大,过程繁琐。现有的生猪养殖用料槽通常为简单的料槽结构,不具备饲料混合以及饲料布料功能,且不具备料槽自清洁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上述现有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饲料自动混合、自动均匀布料以及自清洁功能的生猪养殖用料槽。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生猪养殖用料槽,包括料槽本体、支撑架、混料组件、均匀布料及自清洁机构和卡合防漏板,所述支撑架设于料槽本体侧壁上,所述料槽本体底壁上设有支撑台,所述料槽本体为上端开口的圆柱体结构设置,所述料槽本体底壁上开设有扇形清洁槽,所述扇形清洁槽贯穿料槽本体底壁设置,所述卡合防漏板为扇形板,所述卡合防漏板卡合滑动设于扇形清洁槽内,所述卡合防漏板外侧设有抽拉把手,所述支撑架上部设有料桶支撑板,所述混料组件设于料桶支撑板上,所述均匀布料及自清洁机构设于料桶支撑板下方且与混料组件相连。
[0006]进一步地,所述均匀布料及自清洁机构包括升降气缸、防护箱、驱动组件、弹性波纹管、布料管和清洁板,所述升降气缸设于料桶支撑板下方,所述防护箱设于升降气缸自由端,所述驱动组件设于防护箱内,所述弹性波纹管与混料组件相连,所述驱动组件与弹性波纹管相连,所述布料管和清洁板均设于驱动组件上,所述布料管底壁上设有布料孔,所述清洁板下方设有清洁刮刀。
[0007]作为优选地,所述升降气缸对称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气缸分别设于防护箱顶壁两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转轴、主动锥形轮和从动锥形轮,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防护箱底壁上,所述驱动转轴转动设于防护箱底壁和顶壁之间,所述主动锥形轮设于驱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锥形轮设于驱动转轴上,所述从动锥形轮与主动锥形轮啮合,所述驱动转轴为中空轴,所述驱动转轴下端贯穿防护箱底壁延伸至防护箱外,所述布料管设于驱动转轴下部且与驱动转轴连通,所述清洁板设于驱动转轴下端,所述布料管和清洁板位于驱动转轴两侧,所述弹性波纹管下端与驱动转轴上端转动相连。
[0009]进一步地,所述混料组件包括混料箱、混料电机、混料轴、混料叶和进料口,所述混
料箱设于料桶支撑板上,所述混料电机设于混料箱顶壁上,所述混料轴转动设于混料箱内且与混料电机输出轴相连,所述混料叶设于混料轴上,所述进料口设于混料箱顶壁上,所述混料箱底壁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弹性波纹管上端设于出料口上。
[0010]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下部外表面包覆设有防撞软垫层。
[0011]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一种生猪养殖用料槽,通过混料组件的设置,实现了饲料的均匀混合,并通过均匀布料及自清洁机构的机构设置,实现了饲料在料槽本体内的均匀布料,以及料槽底壁上剩余饲料的自动清洁,提高了料槽本体的清洁程度,且有效降低了饲养者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生猪养殖用料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生猪养殖用料槽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生猪养殖用料槽的料槽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生猪养殖用料槽卡合防漏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料槽本体,2、支撑架,3、混料组件,4、卡合防漏板,5、支撑台,6、扇形清洁槽,7、抽拉把手,8、料桶支撑板,9、升降气缸,10、防护箱,11、驱动组件,12、弹性波纹管,13、布料管,14、清洁板,15、布料孔,16、清洁刮刀,17、驱动电机,18、驱动转轴,19、主动锥形轮,20、从动锥形轮,21、混料箱,22、混料电机,23、混料轴,24、混料叶,25、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0]如图1~4所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猪养殖用料槽,包括料槽本体1、支撑架2、混料组件3、均匀布料及自清洁机构和卡合防漏板4,支撑架2设于料槽本体1侧壁上,料槽本体1底壁上设有支撑台5,料槽本体1为上端开口的圆柱体结构设置,料槽本体1底壁上开设有扇形清洁槽6,扇形清洁槽6贯穿料槽本体1底壁设置,卡合防漏板4为扇形板,卡合防漏板4卡合滑动设于扇形清洁槽6内,卡合防漏板4外侧设有抽拉把手7,支撑架2上部设有料桶支撑板8,混料组件3设于料桶支撑板8上,均匀布料及自清洁机构设于料桶支撑板8下方且与混料组件3相连。
[0021]其中,均匀布料及自清洁机构包括升降气缸9、防护箱10、驱动组件11、弹性波纹管12、布料管13和清洁板14,升降气缸9设于料桶支撑板8下方,防护箱10设于升降气缸9自由端,驱动组件11设于防护箱10内,弹性波纹管12与混料组件3相连,驱动组件11与弹性波纹管12相连,布料管13和清洁板14均设于驱动组件11上,布料管13底壁上设有布料孔15,清洁
板14下方设有清洁刮刀16。升降气缸9对称设有两组,两组升降气缸9分别设于防护箱10顶壁两侧。
[0022]驱动组件11包括驱动电机17、驱动转轴18、主动锥形轮19和从动锥形轮20,驱动电机17设于防护箱10底壁上,驱动转轴18转动设于防护箱10底壁和顶壁之间,主动锥形轮19设于驱动电机17输出轴上,从动锥形轮20设于驱动转轴18上,从动锥形轮20与主动锥形轮19啮合,驱动转轴18为中空轴,驱动转轴18下端贯穿防护箱10底壁延伸至防护箱10外,布料管13设于驱动转轴18下部且与驱动转轴18连通,清洁板14设于驱动转轴18下端,布料管13和清洁板14位于驱动转轴18两侧,弹性波纹管12下端与驱动转轴18上端转动相连。
[0023]混料组件3包括混料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猪养殖用料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槽本体、支撑架、混料组件、均匀布料及自清洁机构和卡合防漏板,所述支撑架设于料槽本体侧壁上,所述料槽本体底壁上设有支撑台,所述料槽本体为上端开口的圆柱体结构设置,所述料槽本体底壁上开设有扇形清洁槽,所述扇形清洁槽贯穿料槽本体底壁设置,所述卡合防漏板为扇形板,所述卡合防漏板卡合滑动设于扇形清洁槽内,所述卡合防漏板外侧设有抽拉把手,所述支撑架上部设有料桶支撑板,所述混料组件设于料桶支撑板上,所述均匀布料及自清洁机构设于料桶支撑板下方且与混料组件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猪养殖用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布料及自清洁机构包括升降气缸、防护箱、驱动组件、弹性波纹管、布料管和清洁板,所述升降气缸设于料桶支撑板下方,所述防护箱设于升降气缸自由端,所述驱动组件设于防护箱内,所述弹性波纹管与混料组件相连,所述驱动组件与弹性波纹管相连,所述布料管和清洁板均设于驱动组件上,所述布料管底壁上设有布料孔,所述清洁板下方设有清洁刮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猪养殖用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对称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气缸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长春,聂薪逻,
申请(专利权)人:聂长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