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泵站的进水池结构,包括进水池和缓流组件;进水池:内部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进水池的一端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池的另一端底侧设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端部与外部的一体化泵站的进水管口连接,所述进水池的表面设有启闭组件,所述启闭组件包括架板、螺杆、螺纹筒、盖板和电机,所述进水池的内侧设有清污组件;缓流组件:包括凸台、缓冲坡、排污槽和排污管,所述凸台设于进水池的内侧面的底部,所述缓冲坡开设于凸台的一端,所述排污槽开设于凸台的顶面,所述排污管设于排污槽的底面,本一体化泵站的进水池结构可实现凸台上杂质和漂浮物的清理和排放,避免杂物堆积,实用性较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泵站的进水池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进水池
,具体为一体化泵站的进水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一体化预制泵站是提升污水、雨水、饮用水或废水的提升装备,由工厂统一生产组装后运至现场安装的加压泵站,进水池又称集水池,是一体化预制泵站进水管直接取水的水池,用于汇集和储存废水,现有的部分进水池的进水管口的位置设有凸台和格栅,用于缓冲进入的废水并拦截废水中体积较大的杂质或漂浮物,但是长时间使用后,格栅和凸台上会堆积较多的杂质和漂浮物,影响外部废水的流入,并且,堆积的杂质和漂浮物清理比较困难,为此,我们提出一体化泵站的进水池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体化泵站的进水池结构,可实现凸台上杂质和漂浮物的清理和排放,避免杂物堆积,实用性较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化泵站的进水池结构,包括进水池和缓流组件;
[0005]进水池:内部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进水池的一端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池的另一端底侧设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端部与外部的一体化泵站的进水管口连接,所述进水池的表面设有启闭组件,所述进水池的内侧设有清污组件;
[0006]缓流组件:包括凸台、缓冲坡、排污槽和排污管,所述凸台设于进水池的内侧面的底部,所述缓冲坡开设于凸台的一端,所述排污槽开设于凸台的顶面,所述排污管设于排污槽的底面;
[0007]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设于进水池的侧面,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缓流组件还包括安装框和栅板,所述安装框固定连接在缓冲坡的顶部,且安装框与缓冲坡垂直,所述栅板均匀设于安装框内,缓流组件可在外部的废水从进水管进入进水池内后,可经过凸台和凸台上的缓冲坡进行缓冲,同时可利用安装框和栅板组成的格栅对废水中的体积较大的杂质进行拦截。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启闭组件包括架板、螺杆、螺纹筒、盖板和电机,所述架板固定连接在进水池的内部两个相对侧面上,所述螺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在架板上,所述螺纹筒通过中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在螺杆上,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在螺纹筒的底端,且盖板与排污槽对应,所述盖板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池的两个相对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电机设于架板的表面,且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启闭组件还包括密封塞和密封垫,所述密封塞固定连接在盖板的底面,且密封塞与排污槽对应,所述密封垫固定连接在盖板的底面,启闭组件可利用电机的
转动带动螺杆转动,由于盖板与进水池的内侧滑动连接,继而可实现螺纹筒的升降,从而带动盖板升降,实现盖板的启闭,当盖板开启时,栅板拦截下的杂质即可落入排污槽内,可从排污管排到进水池的外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清污组件包括导轨、安装座和刮板,所述导轨对称固定连接在进水池的两个相对内侧面上,且导轨与栅板平行,所述安装座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侧的导轨内,所述刮板固定连接在安装座的底面,且刮板的底面与栅板贴合,清污组件可利用安装座的滑动,带动刮板运动,继而可利用刮板将栅板上附着的杂质刮落。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支板、限位杆、套环和电动推杆,所述支板对称固定连接在进水池的表面两侧,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在两侧的支板的顶端,所述套环活动套接在限位杆的中部,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在套环的底侧,且电动推杆的底端与安装座铰接,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驱动组件可利用电动推杆的伸缩带动安装座向下滑动,即可实现刮板的运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一体化泵站的进水池结构,具有以下好处:
[0014]1、本一体化泵站的进水池结构的缓流组件可在外部的废水从进水管进入进水池内后,可经过凸台和凸台上的缓冲坡进行缓冲,同时可利用安装框和栅板组成的格栅对废水中的体积较大的杂质进行拦截。
[0015]2、本一体化泵站的进水池结构的启闭组件可利用电机的转动带动螺杆转动,由于盖板与进水池的内侧滑动连接,继而可实现螺纹筒的升降,从而带动盖板升降,实现盖板的启闭,当盖板开启时,栅板拦截下的杂质即可落入排污槽内,可从排污管排到进水池的外部。
[0016]3、本一体化泵站的进水池结构的驱动组件可利用电动推杆的伸缩带动安装座向下滑动,即可实现刮板的运动,而可利用刮板将栅板上附着的杂质刮落,实现栅板的清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进水池、11PLC控制器、12进水管、13吸水管、2缓流组件、21凸台、22缓冲坡、23安装框、24栅板、25排污槽、26排污管、3启闭组件、31架板、32螺杆、33螺纹筒、34盖板、35电机、36密封塞、37密封垫、4清污组件、41导轨、42安装座、43刮板、5驱动组件、51支板、52限位杆、53套环、54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
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体化泵站的进水池结构,包括进水池1和缓流组件2;
[0022]进水池1:内部为长方体结构,进水池1的一端顶部设有进水管12,进水池1的另一端底侧设有吸水管13,吸水管13的端部与外部的一体化泵站的进水管口连接,进水池1的表面设有启闭组件3,启闭组件3包括架板31、螺杆32、螺纹筒33、盖板34和电机35,架板31固定连接在进水池1的内部两个相对侧面上,螺杆32的顶端转动连接在架板31上,螺纹筒33通过中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在螺杆32上,盖板34固定连接在螺纹筒33的底端,且盖板34与排污槽25对应,盖板34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池1的两个相对侧面滑动连接,电机35设于架板31的表面,且电机35的输出轴与螺杆32的顶端固定连接,电机35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11的输出端电连接,启闭组件3还包括密封塞36和密封垫37,密封塞36固定连接在盖板34的底面,且密封塞36与排污槽25对应,密封垫37固定连接在盖板34的底面,进水池1的内侧设有清污组件4,清污组件4包括导轨41、安装座42和刮板43,导轨41对称固定连接在进水池1的两个相对内侧面上,且导轨41与栅板24平行,安装座42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侧的导轨41内,刮板43固定连接在安装座42的底面,且刮板43的底面与栅板24贴合;
[0023]缓流组件2:包括凸台21、缓冲坡22、排污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泵站的进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池(1)和缓流组件(2);进水池(1):内部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进水池(1)的一端顶部设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池(1)的另一端底侧设有吸水管(13),所述吸水管(13)的端部与外部的一体化泵站的进水管口连接,所述进水池(1)的表面设有启闭组件(3),所述进水池(1)的内侧设有清污组件(4);缓流组件(2):包括凸台(21)、缓冲坡(22)、排污槽(25)和排污管(26),所述凸台(21)设于进水池(1)的内侧面的底部,所述缓冲坡(22)开设于凸台(21)的一端,所述排污槽(25)开设于凸台(21)的顶面,所述排污管(26)设于排污槽(25)的底面;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11),所述PLC控制器(11)设于进水池(1)的侧面,所述PLC控制器(11)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泵站的进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组件(2)还包括安装框(23)和栅板(24),所述安装框(23)固定连接在缓冲坡(22)的顶部,且安装框(23)与缓冲坡(22)垂直,所述栅板(24)均匀设于安装框(23)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泵站的进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组件(3)包括架板(31)、螺杆(32)、螺纹筒(33)、盖板(34)和电机(35),所述架板(31)固定连接在进水池(1)的内部两个相对侧面上,所述螺杆(32)的顶端转动连接在架板(31)上,所述螺纹筒(33)通过中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在螺杆(32)上,所述盖板(34)固定连接在螺纹筒(33)的底端,且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萧瑾,张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