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新式吸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312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新式吸氧装置,属于吸氧技术领域,包括吸氧瓶,所述吸氧瓶的一侧连通有输氧管一,所述输氧管一上套接有加热套,所述输氧管一的一端连通有控制箱,所述输氧管一的一端穿过控制箱的左侧面并延伸到控制箱内,所述控制箱的右侧面连通有输氧管二,所述输氧管二上套接有套筒,所述输氧管二的一端连通有吸氧罩;该改进型新式吸氧装置;通过设置加热套和加热器,利用加热套对输氧管一内的氧气进行初步加热,配合加热器和套筒的作用,对输氧管二内的氧气进行持续加热,配合微型循环泵的作用,对套筒内的气体进行循环加热,从而避免患者呼吸道干涩,提高患者吸氧时的舒适度,完善该装置的功能性。完善该装置的功能性。完善该装置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新式吸氧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吸氧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新式吸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氧气瓶是储存和运输氧气用的高压容器,一般用合金结构钢热冲、压制而成,圆柱形,气瓶肩部标有工作压力、试验压力、容积、重量、等信息的钢印,表面漆成天蓝色,用黑色写明“氧气”字样,氧气瓶是医院、急救站、疗养院、家庭护理、战地救护、个人保健及各种缺氧环境补充用氧较理想的供氧设备,对患者、老年人、孕妇、学生、白领阶层及旅游、坑道、登山人员都是不可缺少的益友,医用供氧器就是根据上述人员的需要而设计生产精美铝合金包装箱、美观大方、家庭使用方便、买回家就可以用、配件齐全。
[0003]目前医院使用的冷蒸馏水湿化氧气,这种温度和湿度都比较低的氧气进入呼吸道后,容易造成呼吸道干涩,鼻腔分泌物堵塞管口,使用不够舒适,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新式吸氧装置,通过设置加热套和加热器,利用加热套对输氧管一内的氧气进行初步加热,配合加热器和套筒的作用,对输氧管二内的氧气进行持续加热,配合微型循环泵的作用,对套筒内的气体进行循环加热,从而避免患者呼吸道干涩,提高患者吸氧时的舒适度,完善功能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医院使用的冷蒸馏水湿化氧气,这种温度和湿度都比较低的氧气进入呼吸道后,容易造成呼吸道干涩,鼻腔分泌物堵塞管口,使用不够舒适,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新式吸氧装置,包括吸氧瓶,所述吸氧瓶的一侧连通有输氧管一,所述输氧管一上套接有加热套,所述输氧管一的一端连通有控制箱,所述输氧管一的一端穿过控制箱的左侧面并延伸到控制箱内,所述控制箱的右侧面连通有输氧管二,所述输氧管二上套接有套筒,所述输氧管二的一端连通有吸氧罩,所述控制箱的前后两侧面分别安装有微型循环泵和加热器,所述微型循环泵的进气口通过连接管一与套筒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微型循环泵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二与加热器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加热器出气口通过输送管与套筒的内腔相连通。
[0006]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加热套和加热器,利用加热套对输氧管一内的氧气进行初步加热,配合加热器和套筒的作用,对输氧管二内的氧气进行持续加热,配合微型循环泵的作用,对套筒内的气体进行循环加热,从而避免患者呼吸道干涩,提高患者吸氧时的舒适度,完善该装置的功能性。
[0007]上述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加热套、微型循环泵与加热器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箱的内顶面分别通过弹簧一和弹簧二安装有拦截板和移动板,所述拦截板位于输氧管一的上方,所述拦截板和移动板相对的一侧面分别安装有梯形板一和梯形板二,所述梯形板一和梯形板二相匹配设置,所述拦截板上设置
有固定组件。
[000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拦截板和移动板,利用弹簧一和弹簧二弹性的作用,再配合梯形板一和梯形板二相配合的作用,使得拦截板对输氧管一的氧气进行控制,避免氧气的输出量过大。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板二和两个滑块,所述滑板二安装在拦截板的一侧面,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安装在滑板二的前后两侧面,所述控制箱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二内壁的前后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三,所述滑板二滑动安装在滑槽二内,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三内。
[001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滑板二和滑块,利用滑块在滑槽三内滑动的作用,使得滑板二呈现T形滑板,对拦截板进行固定,避免拦截板拦截氧气气流时被气流推开,增大拦截板的稳定性。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簧一内设置伸缩杆一,所述伸缩杆一安装在控制箱的内顶面,所述伸缩杆一的伸缩轴端部与拦截板固定连接。
[001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伸缩杆一,利用伸缩杆一对弹簧一进行限位支撑,巩固弹簧一的稳定性。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箱内壁的右侧面开设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内滑动安装有滑板一,所述滑板一安装在移动板的一侧面。
[001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滑板一,利用滑板一在滑槽一内滑动的作用,对移动板进行限位支撑,增大移动板的稳定性。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簧二内设置有伸缩杆二,所述伸缩杆二安装在控制箱的内顶面,所述伸缩杆二的伸缩轴端部与移动板固定连接。
[001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伸缩杆二,利用伸缩杆二对弹簧二进行限位支撑,增大弹簧二的稳定性,使得弹簧二不随着氧气的气流而左右摆动,从而增大移动板的稳定性。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该改进型新式吸氧装置,通过设置加热套和加热器,利用加热套对输氧管一内的氧气进行初步加热,配合加热器和套筒的作用,对输氧管二内的氧气进行持续加热,配合微型循环泵的作用,对套筒内的气体进行循环加热,从而避免患者呼吸道干涩,提高患者吸氧时的舒适度,完善该装置的功能性;
[0020]该改进型新式吸氧装置,通过设置拦截板和移动板,利用弹簧一和弹簧二弹性的作用,再配合梯形板一和梯形板二相配合的作用,使得拦截板对输氧管一的氧气进行控制,避免氧气的输出量过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控制箱仰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控制箱俯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吸氧瓶;2、输氧管一;3、加热套;4、控制箱;5、微型循环泵;6、伸缩杆一;7、伸缩杆二;8、套筒;9、输氧管二;10、吸氧罩;11、加热器;12、输送管;13、弹簧一;14、移动板;
15、弹簧二;16、拦截板;17、梯形板一;18、梯形板二;19、滑板一;20、滑板二;2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7]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技术的构思前提下对本技术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新式吸氧装置,包括吸氧瓶1,吸氧瓶1的一侧连通有输氧管一2,输氧管一2上套接有加热套3,输氧管一2的一端连通有控制箱4,输氧管一2的一端穿过控制箱4的左侧面并延伸到控制箱4内,控制箱4的右侧面连通有输氧管二9,输氧管二9上套接有套筒8,输氧管二9的一端连通有吸氧罩10,控制箱4的前后两侧面分别安装有微型循环泵5和加热器11,微型循环泵5的进气口通过连接管一与套筒8的内腔相连通,微型循环泵5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二与加热器11的进气口相连通,加热器11出气口通过输送管12与套筒8的内腔相连通,通过设置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新式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氧瓶(1),所述吸氧瓶(1)的一侧连通有输氧管一(2),所述输氧管一(2)上套接有加热套(3),所述输氧管一(2)的一端连通有控制箱(4),所述输氧管一(2)的一端穿过控制箱(4)的左侧面并延伸到控制箱(4)内,所述控制箱(4)的右侧面连通有输氧管二(9),所述输氧管二(9)上套接有套筒(8),所述输氧管二(9)的一端连通有吸氧罩(10),所述控制箱(4)的前后两侧面分别安装有微型循环泵(5)和加热器(11),所述微型循环泵(5)的进气口通过连接管一与套筒(8)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微型循环泵(5)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二与加热器(11)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加热器(11)出气口通过输送管(12)与套筒(8)的内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新式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4)的内顶面分别通过弹簧一(13)和弹簧二(15)安装有拦截板(16)和移动板(14),所述拦截板(16)位于输氧管一(2)的上方,所述拦截板(16)和移动板(14)相对的一侧面分别安装有梯形板一(17)和梯形板二(18),所述梯形板一(17)和梯形板二(18)相匹配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慧琴王霞张柳周云张钦徐乐范晓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