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对接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299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对接定位装置。所述管道对接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底板和支撑装置,在定位底板上固定有第一、第二管道调节装置,两管道调节装置之间设有管道移动装置,在管道移动装置上架设有管道定位机构;所述第一、第二管道调节装置均包括升降调节架和置于升降调节架上的两个调节辊轮;所述支撑架包括门式框架和定位平台;所述管道移动装置包括固定架、架设在固定架上的移动支撑板和支撑板驱动机构;所述管道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门式框架上方的门式支撑架、安装在门式支撑架横梁上的定位滑套和安装在定位滑套下方的定位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作业风险以及人力成本,提高了长输管道的安装效率以及安装精确性。安装精确性。安装精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对接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对接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长输管道系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常常用在桥架或者地下作为预埋管运输电线或者气体,长输管线在进行施工时需要进行测量放线、施工带清理、管道运输、加工坡口、布管、管口对接、管道焊接之后再进行验收和回填,而在管口对接的施工中,因为管道通常体积较大,管道较长而造成施工不便的情况,现有的施工过程是将管道进行起吊,放在预定位置,然后人工进行初步的对接,再使用锁紧工具进行精确定位,然后焊接。现有管道对接和定位过程基本都是人工完成,需要较多的人工进行操作,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而且人工对接和定位效率和精确度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长输管道安装过程中人工操作步骤较多,导致在桥架等高空进行管道安装时存在高空作业危险、管口对接困难以及对接头耗费过多人力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管道对接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在管道对接和定位时能够通过机械控制来替代人工进行操作,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操作的难度,提高长输管道的安装效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对接定位装置,所述管道对接定位装置包括第一管道调节装置、第二管道调节装置、管道移动装置、支撑装置、管道定位机构和定位底板,所述第一管道调节装置和第二管道调节装置分别安装在定位底板临近两端的位置,管道移动装置安装在第一管道调节装置和第二管道调节装置之间,并通过支撑装置支撑,管道定位机构置于支撑装置上,并通过支撑装置架设在管道移动装置上方;所述第一管道调节装置和第二管道调节装置均包括升降调节架和设置在升降调节架上的两个调节辊轮;所述支撑架包括门式框架、固定在门式框架上方的定位平台,门式框架的两竖向支柱置于底板的两侧,定位平台水平固定在门式框架的横梁上,与门式框架相互垂直,其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管道调节装置和第二管道调节装置,并固定在第一管道调节装置和第二管道调节装置的升降调节架上;所述管道移动装置包括固定架、架设在固定架上的移动支撑板和支撑板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架安装在定位平台上,在固定架上沿着管道安装方向布设有支撑板移动滑道,所述移动支撑板通过滑块与支撑板移动滑道滑动连接,并在支撑板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着支撑板移动滑道水平移动;所述管道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门式框架上方的门式支撑架、设置在门式支撑架横梁上的定位滑套和安装在定位滑套下方的定位套筒,所述定位滑套通过推动机构安装在横梁上,并通过推动机构推动定位滑套沿着横梁滑动。
[0005]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管道对接定位装置在使用时,将待安装的第一长输管道置于两个调节辊轮之间,并通过两个调节辊轮相互摩擦产生联动,将待安装的第一长输管道滚入两个调节辊轮中间的位置,并通过管道移动装置将其移动至与安装好的
第二长输管道对接的位置。
[0006]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门式框架上方的横向调节机构,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定位平台上方两侧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通过推杆支架固定在门式框架的横梁上,并与门式框架的横梁平行,电动推杆的推杆电机安装在推杆支架上,在每个电动推杆上转动装有定位螺母,两电动推杆带动对应的定位螺母伸缩将待安装的第一长输管道夹持定位套筒固定,并通过两电动推杆实现管道的横向微调。
[0007]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道调节装置和第二管道调节装置还包括辊轮驱动机构,所述辊轮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传动皮带、安装在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主驱动轮和安装在其中一个调节辊轮上的从动轮,所述主驱动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
[0008]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驱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移动支撑板两端的两组带轮驱动机构,每组带轮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传动皮带、移动主带轮和移动副带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移动主带轮和移动副带轮均安装在固定架上,移动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第二传动皮带上,并在两组带轮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移动支撑板沿着支撑板移动滑道朝向安装好的第二长输管道端水平移动。
[0009]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门式框架的中部设有支撑立柱,支撑立柱的底部固定在底板上,定位平台的底部设有定位支架,门式框架两侧的定位支架一端固定在门式框架上,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管道调节装置和第二管道调节装置的升降调节架固定连接,在定位平台的两侧对称设有移动装置安装板,所述管道移动装置的固定架设有两个,对称安装在定位平台两侧的移动装置安装板上,所述移动滑道对称设置在定位平台的两长边上。
[0010]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定位滑套两侧的油缸,两油缸水平置于门式支撑架的横梁上方,其缸体通过油缸底座安装在门式支撑架的横梁上;在定位滑套上设有滑套连接座,两个油缸的活塞端分别与定位滑套连接座连接;所述定位套筒包括定位框和滑动安装在定位框内的管道定位套,在定位框的框体内侧对称设有竖向滑轨,管道定位套两侧通过滑块嵌入竖向滑轨中;所述定位框通过定位套和定位卡销与定位滑套连接。
[0011]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调节架包括四条升降支腿、方形支撑平台和升降气缸,所述四条升降支腿分别设置在方形支撑平台的四个角部,底部固定在底板上,升降气缸置于方形支撑平台中部下方;每条升降支腿包括升降套和嵌入升降套内的升降滑杆,升降套底部固定在底板上,升降滑杆顶端固定在方形支撑平台上,每个升降滑杆与升降套连接部位设有锁紧销杆,所述锁紧销杆从其中一根升降支腿插入与其相邻的升降支腿上,并在两相邻升降支腿之间形成横向支撑杆;所述方形支撑平台设有两层,两个调节辊轮通过辊轮座安装在上层平台上,驱动电机和管道移动装置的支撑架固定在下层平台上。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在两端分别对称布置两个调节装置,使得长输管道同时完成垂向和横向的位置调整,结构稳定可靠;
[0014](2)本技术通过移动装置来完成长输管道的纵向调整及管道的纵向移动,其工作稳定可靠;
[0015](3)本技术通过定位装置来完成长输管道的最终定位工作,使得管道的最终定位固定在一个定位套筒中,不易发生二次偏差;
[0016]本技术可以将管道安装过程中的对接和定位过程通过机械化完成,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步骤,降低了作业风险以及人力成本,并提高了长输管道的安装效率以及安装精确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管道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4中A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中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对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对接定位装置包括第一管道调节装置(1)、第二管道调节装置(2)、管道移动装置(3)、支撑装置(4)、管道定位机构(5)和定位底板(6),所述第一管道调节装置(1)和第二管道调节装置(2)分别安装在定位底板(6)临近两端的位置,管道移动装置(3)安装在第一管道调节装置(1)和第二管道调节装置(2)之间,并通过支撑装置(4)支撑,管道定位机构(5)置于支撑装置(4)上,并通过支撑装置(4)架设在管道移动装置(3)上方;所述第一管道调节装置(1)和第二管道调节装置(2)均包括升降调节架和设置在升降调节架上的两个调节辊轮(100);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门式框架(400)、固定在门式框架(400)上方的定位平台(401),门式框架(400)的两竖向支柱置于定位底板(6)的两侧,定位平台(401)水平固定在门式框架(400)的横梁上,与门式框架(400)相互垂直,其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管道调节装置(1)和第二管道调节装置(2),并固定在第一管道调节装置(1)和第二管道调节装置(2)的升降调节架上;所述管道移动装置(3)包括固定架(300)、架设在固定架(300)上的移动支撑板(301)和支撑板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架(300)安装在定位平台(401)上,在固定架(300)上沿着管道安装方向布设有支撑板移动滑道(302),所述移动支撑板(301)通过第一滑块(307)与支撑板移动滑道(302)滑动连接,并在支撑板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着支撑板移动滑道(302)水平移动;所述管道定位机构(5)包括设置在门式框架上方的门式支撑架(500)、设置在门式支撑架(500)横梁上的定位滑套(501)和安装在定位滑套(501)下方的定位套筒(503),所述定位滑套(501)通过推动机构(502)安装在横梁上,并通过推动机构(502)推动定位滑套(501)沿着横梁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对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对接定位装置在使用时,将待安装的第一长输管道(7)置于两个调节辊轮(100)之间,并通过两个调节辊轮(100)相互摩擦产生联动,将待安装的第一长输管道(7)滚入两个调节辊轮(100)中间的位置,并通过管道移动装置(3)将其移动至与安装好的第二长输管道(8)对接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管道对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4)还包括设置在门式框架(400)上方的横向调节机构,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定位平台(401)上方两侧的电动推杆(404),电动推杆(404)通过推杆支架(405)固定在门式框架(400)的横梁上,并与门式框架(400)的横梁平行,电动推杆(404)的推杆电机(406)安装在推杆支架(405)上,在每个电动推杆(404)上转动装有定位螺母(407),两电动推杆(404)带动对应的定位螺母(407)伸缩将待安装的第一长输管道(7)夹持定位套筒(503)固定,并通过两电动推杆(404)实现管道的横向微调。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管道对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调节装置(1)和第二管道调节装置(2)还包括辊轮驱动机构,所述辊轮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04)、第一传动皮带(105)、安装在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主驱动轮(106)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琪李春磊尤涵锐何健李会刘航薛海朝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