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声音频信号发射设备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853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声音频信号发射设备电路,包括音频压缩电路、立体声复合信号产生电路、单片机、设定频率振荡及调频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其中,所述音频压缩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立体声音频信号,所述音频压缩电路输出端与立体声复合信号产生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立体声复合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设定频率振荡及调频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设定频率振荡及调频电路输出端与功率放大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单片机分别与立体声复合信号产生电路第二输入端和设定频率振荡及调频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设定频率振荡及调频电路将立体声复合信号与设定频率的信号调制后,输出给功率放大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音频信号的信噪比。信噪比。信噪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W1相连,一端接地,另一端通接可调电阻W3的可调端和常接端,所述可调电阻W3的另一常接端为所述功率放大电路提供电源。
[0011]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设定频率振荡及调频电路与功率放大电路之间的射频RF放大电路。
[0012]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功率放大模块包括一级功率放大管T15、二级功率放大管T16、及接在所述二级功率放大管T16输出端的滤波匹配模块,所述一级功率放大管 T15的基极与射频RF放大电路输出端相连,所述一级功率放大管T1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功率放大管T16的基极接一级功率放大管T15的集电极,所述功率放大管T16的发射极接地,功率放大管T16的集电极分别与功率切换电路输出端和滤波匹配模块相连,所述滤波匹配模块用于对输出信号进行滤波和调节输出功率,使输出功率与天线发送功率一致。
[0013]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音频压缩电路及音频信号输入端之间的自动电平控制电路。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压缩电路,能够有效降低无线传输过程中的噪音,使音质更纯净,通过将立体声信号调制成设定频率,能够大大降低无线传输过程中造成的干扰;通过自动电平控制电路,可以根据需求,对延时和限制的幅度等进行灵活调整,应用方便;既保证了整个电路的正常工作,避免了潜在烧毁可能性,又能够使输入的音频信号达到理想的可调节范围。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开关/按键电路原理图;
[0017]图3为自动电平控制电路原理图;/>[0018]图4为音频压缩电路一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0019]图5为音频压缩电路另一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0020]图6为音频滤波电路原理图;
[0021]图7为立体声复合信号产生电路、大小功率切换电路、电源电路原理图;
[0022]图8为UHF振荡及调频电路及RF放大电路原理图;
[0023]图9为功率放大电路原理图;
[0024]图10为单片机电路和锁相环控制电路原理图;
[0025]图11为显示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例将输入的音频信号提高频率至特高频UHF发送。
[0027]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自动电平控制电路、音频压缩电路、立体声复合信号产生电路、单片机、UHF振荡及调频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其中,所述音频压缩电路的输入端与自动电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音频压缩电路输出端与立体声复合信号产生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立体声复合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UHF振荡及调频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UHF振荡及调频电路输出端与功率放大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单片机分别与立体声复合信
号产生电路第二输入端和UHF振荡及调频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UHF振荡及调频电路将立体声复合信号调制成UHF(特高频)振荡信号,输出给功率放大电路,所述功率放大电路处理后,通过发射天线反射。
[0028]本例通过压缩电路,可以根据需求,对延时和限制的幅度等进行灵活调整,应用方便,能够有效降低无线传输过程中的噪音,使音质更纯净。
[0029]本例还包括分别与单片机相连的开关/按键输入电路和显示电路,所述开关/按键输入电路用于对发射设备进行操作。还包括电源电路和与电源电路相连的功率切换电路,所述功率切换电路调节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
[0030]本例还包括锁相环控制电路,所述锁相环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晶振信号输出端,所述锁相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UHF振荡及调频电路相连,用于控制UHF振荡电路的振荡信号。
[0031]本例还包括设置在音频压缩电路和立体声复合信号产生电路之间的音频滤波电路,优选的,在所述UHF振荡及调频电路后级还包括RF(射频)放大电路,所述RF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UHF振荡及调频电路输出端相连,所述RF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后级的功率放大电路相连。
[0032]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例的UHF频率采用600

1000MHz,由于UHF频段使用者非常少,因此,调制后的音频信号干扰很小,从降低了由于干扰引起的噪音,从而大大提高了信号质量。此外,通过将原来的复合立体声信号,调制成超高频的信号,大大提高了信号传输效率,降低了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当然,本例也可以将音频信号调制成其他的不常用的频段。
[0033]如图2所示,本例的开关/按键电路包括功率切换开关SW1、频道调节开关SW3和SW4,还包括开关机开关SW2。
[0034]如图3所示,本例的自动电平控制电路包括声音输入模块、限幅保护模块、运放模块、整流模块、滤波模块、电平调整模块,其中,所述声音输入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音频信号,所述限幅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声音输入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限幅保护模块的输出端与运放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运放模块的输出端输出处理后的音频信号,所述运放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整流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滤波模块输入端相连,滤波模块输出端与电平调整模块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平调整模块输出端与限幅保护模块输出端输出的音频信号一起输入到所述运放模块输入端。通过对运放模块放大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反馈调节,从而使最终输出的音频信号在一定幅度范围内。
[0035]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例的声音输入模块包括音频接口J1,所述声音输入模块输入的为立体声音频信号,包括左声道音频信号和右声道音频信号,所述音频接口J1 的第一信号输出引脚输出右声道音频信号,音频接口J1的第二信号输出引脚输出左声道音频信号,相应的,所述限幅保护模块、运放模块、整流模块均包括结构相同的两个处理支路,用于分别处理两路音频信号,整流模块输出端统一输出到滤波模块进行处理,然后统一为一路信号到电平调整模块调整。如果为单声道信号的话,那么可以直接设置一路信号处理即可。
[0036]本例的限幅保护模块包括两个串联的双二极管D3和D4,所述双二极管D3两端接地,中间接音频接口J1的右声道音频信号输出端,所述双二极管D4两端接地,中间接音频接
口J1的左声道音频信号输出端。用于对两个输入的信号进行限幅保护,本例的电压设置为 5

8V,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其他的电压范围。
[0037]本例的运放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IC1C和IC1B,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串联的电阻和电容与限幅保护电路输出端相连,反相输入端通过一串联的电阻和电容接地,并通过一串接电阻接所述运放模块的输出端。
[0038]所述整流模块可以为整流器或1个以上相连的二极管。本例整流模块同样采用双二极管D5和D6,对两路的信号进行整流,整流成直流信号电压,其中,双二极管D5的两个二极管串联,正极接地,负极接电平调整模块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IC1C输出端接两个二极管之间;所述双二极管D6的两个二极管串联,正极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声音频信号发射设备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音频压缩电路、立体声复合信号产生电路、单片机、设定频率振荡及调频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其中,所述音频压缩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立体声音频信号,所述音频压缩电路输出端与立体声复合信号产生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立体声复合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设定频率振荡及调频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设定频率振荡及调频电路输出端与功率放大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单片机分别与立体声复合信号产生电路第二输入端和设定频率振荡及调频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设定频率振荡及调频电路将立体声复合信号与设定频率的信号调制后,输出给功率放大电路,所述功率放大电路处理后,通过发射天线反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声音频信号发射设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频率振荡及调频电路产生特高频UHF信号,所述立体声音频信号发射设备电路还包括锁相环控制电路,所述锁相环控制电路输出端与设定频率振荡及调频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锁相环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晶振输出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声音频信号发射设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相环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IC5,其中,所述控制芯片IC5的引脚11与单片机的晶振输出端相连,作为外部输入参考信号,所述控制芯片IC5的引脚3输出端与设定频率振荡及调频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IC5的引脚1接收所述设定频率振荡及调频电路的反馈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声音频信号发射设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频率振荡及调频电路包括三极管T12,所述三极管T12的基极分别与锁相环控制电路的控制芯片IC5引脚3及立体声复合信号产生电路输出端相连,所述三极管T12的发射极分别与接地电阻R41和控制芯片IC5的引脚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雪彪苏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高昂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