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运输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77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4
提供不增加船体重量而能够缓和碰撞时的横倾,能够确保复原性的液化气运输船。是具备船体(3)的液化气运输船(1),该船体(3)具有货物区域(7),该货物区域(7)设置有储藏作为货物的液化气的液化气罐(17),液化气运输船(1)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船侧水密区域(79),其从船长方向上观察配置于货物区域(7)的左右的船外侧,且与船侧外板(73)和货物区域(7)相接,多个船侧水密区域(79)具备:独立水密区域(80),其是配置于左右舷侧、与货物区域(7)独立的水密区域;以及连通区域(81),其在左右舷侧至少配置一对,且与货物区域(7)连通成为一体而构成一体型水密区域(85)。一体型水密区域(85)。一体型水密区域(8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化气运输船


[0001]本方案涉及液化气运输船。

技术介绍

[0002]以如LNG(液化天然气)或LPG(液化石油气)这样的液化气为货物进行运输的液化气运输船在货物区域具备储藏液化气的液化气罐。
[0003]若液化气运输船船体损伤,进水到货物区域,则不仅货物区域失去浮力,液化气罐也可能损伤而液化气流出。因此由IMO(国际海事组织)制定有被称为IGC Code(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的规范,以使船体在损伤时保持足够的复原性。
[0004]作为在IGC Code中规定的用于确保损伤时的复原性的结构,存在如下结构:增大船宽来拉开船侧与罐的距离,从而确保进水时的定倾中心高度;但船体大型化且变重,船价变高。
[0005]也存在如下结构:将货物区域或其周围的水密区域细分,减小一个区域的容积,从而减小在损伤时消失的浮力;但分隔壁或罐的数量增加而船体重量增加,船价变高。另外,在该结构中损伤时的进水会变得左右不对称,因而容易产生船体向已经损伤的舷侧下沉地横向倾斜的被称为横倾的现象(专利文献1)。
[0006]在专利文献1记载有如横贯进水装置那样向与已经进水的舷侧相反舷的水密区域注水来缓和横倾的注水结构,但在该结构中船体重量会增加注水结构的量,船价变高。
[0007]也存在如下结构:如双储罐(
バイローブタンク
)那样将比圆筒状罐重心更低的罐用作液化气罐,从而降低船体的重心,确保复原性;但双储罐比圆筒状罐结构更复杂并且更重,因而船体重量增加,船价变高。另外,仅通过该结构不能够缓和横倾(专利文献2)。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055672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9

5152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方案要解决的课题】
[0013]如此,在以前的液化气运输船中,为了确保IGC Code所规定的损伤时的复原性,存在不能避免船体重量的增加这一问题。另外,存在根据结构需要另外设置缓和损伤时的横倾的结构,进而船体重量增加这一问题。
[0014]本方案鉴于上述课题作出,目的在于提供不增加船体重量而能够缓和碰撞时的横倾,能够确保复原性的液化气运输船。
[0015]【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6]本方案的液化气运输船是具备船体的液化气运输船,该船体具有货物区域,该货物区域设置有储藏作为货物的液化气的独立罐,该液化气运输船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船
侧水密区域,其是从船长方向上观察配置于前述货物区域的左右的船外侧的水密区域,且与船侧外板和前述货物区域相接,多个前述船侧水密区域具备:独立水密区域,其是配置于左右舷侧、与前述货物区域独立的水密区域;以及连通区域,其在左右舷侧至少配置一对,且与前述货物区域连通成为一体而构成一体型水密区域。
[0017]在该构成中,使多个船侧水密区域的一部分与货物区域连通,在从单舷进水到货物区域的情况下经由货物区域使相反舷的连通区域也进水来缓和横倾,因而即使水密分隔壁的数量比以前更少也能够确保复原性。因此减少货物区域的横向分隔壁的数量而减轻船体重量。若横向分隔壁的数量减少,则货物区域内的水密区域在船长方向上变长,因而能够增长罐长,因而不减少罐容积而减少罐数量,也能够减轻罐重量。
[0018]因此,不增加船体重量而能够缓和碰撞时的横倾,能够确保复原性。
[0019]【方案的效果】
[0020]依据本方案,能够提供不增加船体重量而能够缓和碰撞时的横倾,能够确保复原性的液化气运输船。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化气运输船的概况的侧视图。
[0022]图2是图1的主视图。
[0023]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24]图4是省略了图1的货物区域上方的外露甲板和上部结构物的记载的俯视图。
[0025]图5是示出图4中在左舷的连通区域和与该连通区域相接的独立水密区域进水的情况的图,带阴影的部位示出已经进水的范围。
[0026]图6是示出在图4中不设置连通区域的结构中,与图5相同的场所损伤而进水的情况的图,带阴影的部位示出已经进水的范围。
[0027]图7是示出船侧水密区域的变形例的船体的横截面图。
[0028]图8是示出在图4中在发动机区域与货物区域之间设置了隔离舱的情况的变形例。
[0029]图9是示出在图4中在与船头区域相接的位置设置连通区域的情况的变形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参照图1至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化气运输船1的构成。
[0031]如图1至图4所示,液化气运输船1具备船体3、货物区域7、液化气罐17和船侧水密区域79。
[0032]船体3是成为液化气运输船1的船壳的结构体,如图1所示,构成为由船底71、船侧外板73和外露甲板61包围船内。具体的船型或船壳结构对应于液化气运输船1的用途而适当设计。
[0033]液化气运输船1的吃水取决于航行的水路的水深,液化气运输船1为内河用船舶的情况下,优选为图2所示的计划吃水FD小于6m。计划吃水FD是从船底71的最深部直至计划吃水线LWL的铅直距离。
[0034]若计划吃水FD小于6m,则液化气运输船1能够在如长江这样的大陆的河流中至少航行至中游区域。
[0035]另外,如内河用船舶这样的浅吃水船水路大多比海上窄,难以为了确保复原性而扩大船宽,因而即使不扩大船宽也能够确保复原性的本实施方式特别有用。
[0036]如图1所示,船体3具备装载液化气的货物区域7。更具体地说,船体3作为船内区域具备从船尾朝向船头依次设置的发动机区域5、货物区域7和船头区域9。
[0037]发动机区域5是配置主发动机等液化气运输船1的推进机构的动力源的区域,在船长方向上是船体3的最靠船尾侧的区域。
[0038]在发动机区域5的船头方向最前端设置作为水密结构的横向分隔壁的发动机分隔壁15,由发动机分隔壁15在船长方向上分开发动机区域5和货物区域7。
[0039]在发动机区域5的上方的外露甲板61上对应于需要而设置发动机外壳11,发动机外壳11容纳有配置有将由主发动机的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的排气管的装饰烟囱13或废气处理设备等。
[0040]货物区域7是液化气运输船1输送的货物所配置的区域,如图1所示,在船长方向上设置于发动机区域5与船头区域9之间。
[0041]在货物区域7的船头最前端设置作为水密结构的横向分隔壁的货舱分隔壁21,由货舱分隔壁21在船长方向上分开船头区域9和货物区域7。
[0042]在货物区域7设置液化气罐17。
[0043]液化气罐17是以液化气为货物进行储藏的罐。液化气是指在常温、常压下将气态的气体冷却、压缩变成液体,能够举例示出LNG、LP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化气运输船,是具备船体的液化气运输船,该船体具有货物区域,该货物区域设置有储藏作为货物的液化气的独立罐,所述液化气运输船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船侧水密区域,其是从船长方向上观察配置于所述货物区域的左右的船外侧的水密区域,且与船侧外板和所述货物区域相接,多个所述船侧水密区域具备:独立水密区域,其是配置于左右舷侧、与所述货物区域独立的水密区域;以及连通区域,其在左右舷侧至少配置一对,且与所述货物区域连通成为一体而构成一体型水密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运输船,其特征在于,在以所述船体的垂线之间的长度为Lpp,以一个所述连通区域的船长方向长度为L
F
,以设置有所述连通区域的所述货物区域的船长方向长度为D的情况下,满足以下的式(1)所示的条件:

式(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化气运输船,其中,所述船侧水密区域为双重船侧,该双重船侧由所述船侧外板与配置于所述船侧外板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川俊太郎佐藤廉彦松本拓久木下达弥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易艾斯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