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关节球内孔挤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273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关节球内孔挤压装置,其包括机架和可升降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挤压杆,还包括开设于所述机架上的送料通道、用于通过共振驱使工件朝向所述送料通道运动的振动上料机构、用于驱使工件沿所述送料通道滑移并脱离机架的送料机构、以及用于输送滚珠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和挤压杆沿送料方向顺次布置于所述送料通道上方,所述输送机构的进料端连通于所述送料通道、并布置于所述挤压杆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振动上料机构、送料通道和送料机构之间的协同作用,以驱使工件按照预定路径运动,并辅以输送机构回收输送滚珠,再通过挤压杆进行挤压加工即可,有利于提高挤压加工效率。利于提高挤压加工效率。利于提高挤压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关节球内孔挤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关节轴承加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关节球内孔挤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关节轴承是一种球面滑动轴承,其滑动接触表面是一个内球面和一个外球面,运动时可以在任意角度旋转摆动,它采用表面磷化、炸口、镶垫、喷涂等多种特殊工艺处理方法制作而成。关节轴承具有载荷能力大、抗冲击、抗腐蚀、耐磨损、自调心、润滑好等特点。在关节轴承的生产制造工艺中,需要对内球面的关节球进行钻孔、倒角、攻牙等一系列的工序。
[0003]现有的关节球在钻孔后,还需要对其内孔进行挤压加工。挤压加工是精加工孔的一种高效率工艺方法,他能完成工件内孔精整尺寸、挤光表面、强化表层的目的。目前,关节球的挤压加工通常采用压力机进行推挤,压力机采用可升降的挤压杆将滚珠推过工件内孔,以对内孔表面施加一定的冷剂压力,使得金属表面产生塑性形变,达到光整、强化的目的。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压力机通常采用人工上下料的方式,即人工将工件装夹在压力机的工装上,再将滚珠放置于工件内孔上,才能进行挤压加工;由于工件安装的不便和人工装夹的不稳定性,容易导致挤压加工效率低下,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全自动关节球内孔挤压装置,其通过将人工上下料的方式转变为机械上下料的方式,达到了提高挤压加工效率的目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全自动关节球内孔挤压装置,包括机架和可升降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挤压杆,还包括开设于所述机架上的送料通道、用于通过共振驱使工件朝向所述送料通道运动的振动上料机构、用于驱使工件沿所述送料通道滑移并脱离机架的送料机构、以及用于输送滚珠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和挤压杆沿送料方向顺次布置于所述送料通道上方,所述输送机构的进料端连通于所述送料通道、并布置于所述挤压杆下方。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挤压加工时,预先将一批次工件放在振动上料机构上,其通过共振驱使工件朝向送料通道运动,以使工件能间歇性地在送料通道上进料,再通过送料机构驱使工件沿送料通道滑移,此时,输送机构将滚珠朝向送料机构输送,以使滚珠能落在工件内孔上端,然后挤压杆对带有滚珠的工件进行挤压加工,使得工件内孔的金属表面产生塑性形变,达到光整、强化的目的,最后送料机构驱使工件脱离机架,同时被挤压杆挤压脱离工件的滚珠下落至输送机构的进料端,即可连续完成工件的上料、挤压加工和下料操作;在此过程中,通过振动上料机构、送料通道和送料机构之间的协同作用,以驱
使工件按照预定路径运动,并辅以输送机构回收输送滚珠,再通过挤压杆进行挤压加工即可,工件的上料、挤压加工和下料操作均由机械控制,有利于提高挤压加工效率。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料通道的出料端沿水平方向经过多次弯折后、贯穿所述机架,所述挤压杆布置于所述送料通道靠近出料端的弯折点上方。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料通道靠近进料端的弯折点能给予工件缓冲的作用,使得振动上料机构输送的工件能运动至该弯折点、并停留在弯折点处,以便送料机构带动工件进行运动;而送料通道靠近出料端的弯折点能对运动中的工件进行限位,使得受送料机构驱使的工件在经过该弯折点时能进行停顿,以便挤压杆进行挤压加工;这种多段弯折的方式,能保证工件按照运动路径运动,并能平衡上料、挤压加工和下料操作的时间,使得挤压装置对工件的挤压加工具有较好的连贯性。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料通道的平直段依次设置为进料区段、滚珠上料区段、挤压送料区段和出料区段,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用于驱使所述滚珠上料区段的工件滑移并经过所述输送机构出料端的上料气缸、用于驱使所述挤压送料区段的工件朝向所述挤压杆运动的送料气缸、用于驱使所述挤压杆下方的工件沿所述出料区段滑移并脱离所述机架的出料气缸。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进料区段的工件是由振动上料机构施力推动的外,滚珠上料区段、挤压送料区段和出料区段分别是通过上料气缸和送料气缸和出料气缸进行推动,从而驱使工件在送料通道的各平直段依次运动,操作简易快捷。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料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背离出料区段的端面设置为斜面。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件运动至挤压送料区段和出料区段之间的弯折处时,即挤压杆下方时,送料气缸能驱使推块抵触在工件表面,以使工件与送料通道的弯折侧壁和驱使推块的斜面形成三点抵触,避免工件在挤压加工过程中轻易地移动,保证挤压加工质量。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通过螺栓滑移并锁定于所述机架上的调节杆和定位座,所述挤压送料区段靠近出料区段的一端延伸、并形成贯穿所述机架的调节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调节孔、并用于与所述挤压送料区段的工件周壁抵触,所述定位座用于与所述挤压送料区段的滚珠周壁抵触。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根据工件和滚珠的直径,调整调节杆和定位座至适宜位置,使得工件在运动至挤压送料区段和出料区段之间的弯折处时,工件和滚珠能分别抵靠在调节杆和定位座,在最初的零位确定后,能保证工件挤压加工的一致性,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振动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振动上料盘、设置于所述振动上料盘内且螺旋上升的上料轨道、连接于所述上料轨道出料端的上料滑槽,所述上料滑槽的两侧壁与工件的周向外壁抵触。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动上料盘能通过共振使工件先依次排列在上料轨道上,并朝向上料滑槽移动,然后上料滑槽能对工件的摆放方向进行筛选,以使工件按照周向外壁与上料滑槽的两侧壁抵触的方式自上料滑槽出料端输出,在兼顾高效的同时,避免了手工筛选,节约人力成本。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输送座、开设于所述输送座内的输送槽、设置于所述输送座上的用于驱使所述输送槽的工件滑移的输送气缸、连通于所述送料通道的输送管、以及靠近所述输送管的进料端设置的充气管,所述输送槽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并与所述输送管的出料端连通、另一端向下弯折延伸并连通于所述送料通道。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挤压杆推动滚珠脱离工件后,滚珠先经过输送管的进料端落至输送管内,此时充气管会对输送管充气,以驱使滚珠能沿着输送管移动、并向上运动至输送管的出料端,然后滚珠下落至输送槽内;在工件即将通过输送座时,输送气缸会驱使工件沿输送槽移动,以使滚珠通过输送槽的下端开口下落至工件开孔上,完成滚珠的回收输送,操作简易快捷。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座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输送槽的放气孔。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充气管会向输送管和输送槽内充气,此时通过放气孔平衡输送槽内气压,能保证滚珠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关节球内孔挤压装置,包括机架(1)和可升降的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的挤压杆(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送料通道(3)、用于通过共振驱使工件朝向所述送料通道(3)运动的振动上料机构(4)、用于驱使工件沿所述送料通道(3)滑移并脱离机架(1)的送料机构(5)、以及用于输送滚珠的输送机构(6),所述输送机构(6)的出料端和挤压杆(2)沿送料方向顺次布置于所述送料通道(3)上方,所述输送机构(6)的进料端连通于所述送料通道(3)、并布置于所述挤压杆(2)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关节球内孔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通道(3)的出料端沿水平方向经过多次弯折后、贯穿所述机架(1),所述挤压杆(2)布置于所述送料通道(3)靠近出料端的弯折点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关节球内孔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通道(3)的平直段依次设置为进料区段(31)、滚珠上料区段(32)、挤压送料区段(33)和出料区段(34),所述送料机构(5)包括用于驱使所述滚珠上料区段(32)的工件滑移并经过所述输送机构(6)出料端的上料气缸(51)、用于驱使所述挤压送料区段(33)的工件朝向所述挤压杆(2)运动的送料气缸(52)、用于驱使所述挤压杆(2)下方的工件沿所述出料区段(34)滑移并脱离所述机架(1)的出料气缸(5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关节球内孔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气缸(52)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推块(54),所述推块(54)背离出料区段(34)的端面设置为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荣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荣威纳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