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43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钛热交换器,设有外壳,外壳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锥形盘,外壳的内部设有热交换第一通道和热交换第二通道,其解决了现有的电镀工艺也在不断地发展,随着电镀零件质量需求的提高,以及电镀工艺的环保要求以及低能耗的要求,对于电镀溶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电镀溶液的热量交换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供一种高效的电镀溶液的热交换装置和方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电镀行业的热交换工艺中。电镀行业的热交换工艺中。电镀行业的热交换工艺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钛热交换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镀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钛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对于汽车零部件以及其他零部件的电镀需求越来越多,电镀的质量要求和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现有的电镀工艺也在不断地发展,随着电镀零件质量需求的提高,以及电镀工艺的环保要求以及低能耗的要求,对于电镀溶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电镀溶液的热量交换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供一种高效的电镀溶液的热交换装置和方法,是现代电镀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的电镀工艺也在不断地发展,随着电镀零件质量需求的提高,以及电镀工艺的环保要求以及低能耗的要求,对于电镀溶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电镀溶液的热量交换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供一种高效的电镀溶液的热交换装置和方法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针对电镀溶液的钛热交换器。
[0005]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钛热交换器,设有外壳,外壳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锥形盘,外壳的内部设有热交换第一通道和热交换第二通道;
[0006]热交换第一通道包括上法兰和下法兰,上法兰和下法兰分别与外壳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的锥形盘连接,锥形盘相邻设有隔板,隔板之间固定设有液体热交换芯体组;上法兰的内部设有上入口,上入口相邻设有液体进入缓冲区,下法兰的内部设有下出口,下出口相邻设有液体流出释放区,液体热交换芯体组分别与液体进入缓冲区和液体流出释放区相连通,上入口、液体进入缓冲区、液体热交换芯体组、液体流出释放区以及下出口形成热交换第一通道;
[0007]外壳的内部位于液体热交换芯体组的外侧设有外圆周热交换通道,外壳的上部的外侧表面设有上连接口,外壳的下部的外侧表面设有下连接口,上连接口、外圆周热交换通道和下连接口形成热交换第二通道;
[0008]液体热交换芯体组包括多个热交换芯体单元管,热交换芯体单元管的内部设有单元管液体通道,热交换芯体单元管的两端截面形状为矩形形状,热交换芯体单元管的中间段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状,相邻热交换芯体单元管之间设有热交换内部间隙;热交换芯体单元管的两端外侧设有多个焊点槽,相邻热交换芯体单元管之间焊接连接,相邻热交换芯体单元管的两端靠近在一起,相邻的热交换芯体单元管的焊点槽相对应,焊接点位于相邻的焊点槽中。
[0009]优选地,热交换芯体单元管按照3*4排列组合成大的矩形形状。
[0010]优选地,按照3*4排列的热交换芯体单元管的中间列外侧又分别设有热交换芯体单元管,形成双“品字”形排列组合。
[0011]优选地,相邻的热交换芯体单元管的中间段又设有中间焊接板,中间焊接板与热交换芯体单元管的外表面的间隙中设有焊接点。
[0012]优选地,热交换芯体单元管的中间段的截面圆弧的内径尺寸为20mm

30mm。
[0013]优选地,热交换芯体单元管的中间段的截面圆弧形状的最低点到中间焊接板的距离为8mm

10mm。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外壳的内部设有热交换第一通道和热交换第二通道,这样在电镀液需要热交换时,将电镀液通过循环,热交换第二通道通蒸汽或者热水等加热介质,就可以完成电镀液的热交换,热交换效率高,不能污染需要热交换的介质,同时施工灵活,现场维护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主视图;
[0017]图3是图1的侧视图;
[0018]图4是图1的剖视图;
[0019]图5是图1的另一方向的剖视图;
[0020]图6是图1的横向剖视图;
[0021]图7是图1的又一方向的横向剖视图;
[0022]图8是内部热交换第一通道芯体的一种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3]图9是图8的又一方向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是图8的主视图;
[0025]图11是图8的侧视图;
[0026]图12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13是图8的俯视图;
[0028]图14是图11的A

A剖视图;
[0029]图15是图14的Z处放大图;
[0030]图16是图14的Z处的又一实施例放大图;
[0031]图17是内部热交换第一通道芯体的又一种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2]图18是图17的又一方向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3]图19是图17的主视图;
[0034]图20是图17的侧视图;
[0035]图21是图17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22是图19的B

B剖视图;
[0037]图23是图21的Y处放大图。
[0038]图中符号说明:
[0039]1.支座;2.外壳;3.热交换第二通道;301.上连接口;302.下连接口;303.外圆周热交换通道;4.热交换第一通道;401.上法兰;402.下法兰;403.上入口;404.锥形盘;405.液体进入缓冲区;406.液体热交换芯体组;40601.热交换芯体单元管;40602.单元管液体通道;40603.焊点槽;40604.热交换内部间隙;40605.中间焊接板;40606.焊接点;407.液体流
出释放区;408.下出口;409.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41]图1

图22是本技术一种钛热交换器的实施例,图中可以看到,其设有外壳2,外壳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锥形盘404,外壳2的内部设有热交换第一通道4和热交换第二通道3。
[0042]图4中可以看到,热交换第一通道4包括上法兰401和下法兰402,上法兰401和下法兰402分别与外壳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的锥形盘404连接,锥形盘404相邻设有隔板409,隔板409之间固定设有液体热交换芯体组406;上法兰401的内部设有上入口403,上入口403相邻设有液体进入缓冲区405,下法兰402的内部设有下出口408,下出口408相邻设有液体流出释放区407,液体热交换芯体组406分别与液体进入缓冲区405和液体流出释放区407相连通,上入口403、液体进入缓冲区405、液体热交换芯体组406、液体流出释放区407以及下出口408形成热交换第一通道4。外壳2的内部位于液体热交换芯体组406的外侧设有外圆周热交换通道303,外壳2的上部的外侧表面设有上连接口301,外壳2的下部的外侧表面设有下连接口302,上连接口301、外圆周热交换通道303和下连接口302形成热交换第二通道3;液体流出释放区407也是锥形设计,大量的电镀溶液流出时,释放到液体流出释放区407的锥形区内,也会形成搅动,进一步将电镀溶液搅动混合,提高溶液热量的一致性。
[00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热交换器,其特征是: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锥形盘,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热交换第一通道和热交换第二通道;所述热交换第一通道包括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分别与外壳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的锥形盘连接,所述锥形盘相邻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之间固定设有液体热交换芯体组;所述上法兰的内部设有上入口,所述上入口相邻设有液体进入缓冲区,所述下法兰的内部设有下出口,所述下出口相邻设有液体流出释放区,所述液体热交换芯体组分别与液体进入缓冲区和液体流出释放区相连通,所述上入口、液体进入缓冲区、液体热交换芯体组、液体流出释放区以及下出口形成热交换第一通道;所述外壳的内部位于液体热交换芯体组的外侧设有外圆周热交换通道,所述外壳的上部的外侧表面设有上连接口,所述外壳的下部的外侧表面设有下连接口,所述上连接口、外圆周热交换通道和下连接口形成热交换第二通道;所述液体热交换芯体组包括多个热交换芯体单元管,所述热交换芯体单元管的内部设有单元管液体通道,所述热交换芯体单元管的两端截面形状为矩形形状,所述热交换芯体单元管的中间段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状,相邻热交换芯体单元管之间设有热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育宏菅野健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斯必福特种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