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231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和充电线,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与下壳可拆卸连接且两者围合成容纳腔,上壳远离下壳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槽和位于固定槽内的插孔,固定槽位于上壳的后端,固定槽用于固定电子设备,充电线与上壳可拆卸连接,充电线包括线体和连接在线体上的至少一个充电端口,至少部分线体位于容纳腔内,至少一个充电端口位于固定槽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充电装置的不同模式,当用户居家或在办公区时,充电线、上壳、下壳配合使用。当用户外出或在旅行时,将充电线拆下,随身携带较为轻便的充电线,提高了充电装置的便携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0003]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在使用时需要保持电量充足,然而在现有的电池技术未作出突破之前,电池电量无法支持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长时间工作,因此需要随时准备好充电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充电装置成了人们的常用之物,因此充电装置的便携性至关重要。
[0004]现有技术的充电装置的充电线通过一个充电头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在电子设备因外力被移动时出现充电头与电子设备的接触不良,影响了充电的稳定性,还有另一种充电装置是座充,将电子设备放置在座充上即可实现充电,但座充的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装置不能同时满足充电的稳定性和便携性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充电装置,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包括:
[0007]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可拆卸连接且两者围合成容纳腔,所述上壳远离所述下壳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槽和位于所述固定槽内的插孔,所述固定槽位于所述上壳的后端,所述固定槽用于固定所述电子设备;
[0008]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与所述上壳可拆卸连接,所述充电线包括线体和连接在所述线体上的至少一个充电端口,至少部分所述线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至少一个充电端口位于所述固定槽内。
[000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上壳与下壳可拆卸连接,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充电装置的不同模式。当用户居家或在办公区时,将充电线、上壳和下壳组装在一起相当于一个座充,将电子设备放入到固定槽中,上壳能够支撑电子设备,起到支架的作用,同时充电线的至少一个充电端口与电子设备配合,实现对电子设备的电能的补充,确保至少一个充电端口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良好接触,保证充电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当用户外出或在旅行时,更倾向于随身携带较为轻便的充电线,将充电线和壳体拆开,充电线和壳体可以单独使用,只需要携带体积较小的充电线,而不携带壳体,提高了充电装置的便携性。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线体过盈配合且所述固定件的一侧抵在所述上壳朝向所述下壳的一侧上。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本体、连接部和配合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配合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以与所述线体
过盈配合。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一端上的凸起,所述配合部为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另一端上的通孔,所述凸起与所述通孔配合以与所述线体过盈配合。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包括顶板和连接在所述顶板周向上的侧板,且所述侧板向所述下壳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顶板、所述侧板和所述下壳围合成所述容纳腔,所述顶板的后端向靠近所述下壳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固定槽。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朝向所述下壳的一侧交错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件,所述至少两个定位件位于所述固定槽的前端,且所述线体与所述至少两个定位件均可拆卸连接。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定位件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且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平行,所述第一定位件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定位件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与所述线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和所述插孔的连线为弧线。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充电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间距为7

10mm,在所述充电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间距为7

10mm。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的宽度和深度大于等于所述线体的直径,所述第二卡槽的宽度和深度大于等于所述线体的直径。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线还包括电源输入端口,所述电源输入端口位于所述上壳的外侧,所述上壳上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设置成用于容纳所述线体,所述插孔、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和所述避让槽的连线为S型。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的充电装置的上壳与充电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所示的充电装置与电子设备配合的透视图;
[0023]图4为图3所示的充电装置与电子设备配合的立体图;
[0024]图5为图1所示的充电装置的充电线与电子设备配合的立体图;
[0025]图6为图1所示的固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图1所示的充电线、固定件和上壳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图7所示的固定件和上壳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
[0029]1、充电装置;11、上壳;12、下壳;13、固定槽;111、插孔;112、第一卡槽;113、第二卡槽;114、避让槽;
[0030]2、充电线;21、充电端口;22、线体;23、电源输入端口;
[0031]3、固定件;31、本体;311、第一限位部;312、第二限位部;313、第三限位部;314、第
四限位部;315、第五限位部;316、第六限位部;
[0032]4、螺钉;
[0033]5、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5]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6]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装置,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可拆卸连接且两者围合成容纳腔,所述上壳远离所述下壳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槽和位于所述固定槽内的插孔,所述固定槽位于所述上壳的后端,所述固定槽用于固定所述电子设备;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与所述上壳可拆卸连接,所述充电线包括线体和连接在所述线体上的至少一个充电端口,至少部分所述线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至少一个充电端口位于所述固定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线体过盈配合且所述固定件的一侧抵在所述上壳朝向所述下壳的一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本体、连接部和配合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配合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以与所述线体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一端上的凸起,所述配合部为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另一端上的通孔,所述凸起与所述通孔配合以与所述线体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包括顶板和连接在所述顶板周向上的侧板,且所述侧板向所述下壳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顶板、所述侧板和所述下壳围合成所述容纳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