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虫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29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其含有活性成分化合物I和化合物II,化合物II选自溴氰虫酰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杀虫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控制螟蛾科、菜蛾科、卷蛾科、夜蛾科、灯蛾科、飞虱科、粉虱科、叶螨科、全爪螨科、瘿螨科、蓟马科、蚜科害虫的用途。化合物I。化合物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杀虫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杀虫组合物, 所述杀虫组合物对防治农业和林业害虫特别有效。

技术介绍

[0002]农业和园林害虫防治中最典型的问题是需要降低活性成分的剂量率以减少或避免不利的环境或毒理学效应,同时仍提供有效的害虫防治效果。
[0003]害虫防治的另一个难处在于重复和唯一地使用单一杀虫活性成分在许多情况下导致对所述活性组分产生天然或适应抗药性的害虫的快速选择。由于害虫的多代性和适应性,害虫的抗性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便形成了。因此还需要对害虫及其幼虫和卵均有作用的害虫防治剂。
[0004]解决至少一种问题如改善生物学特性、提供增效特性、降低剂量率、扩大活性谱、结合击倒活性和长效作用、抗药性管理以延缓抗性是防治农业或林业害虫长期的需求。
[0005]化合物I由WO2006013896已知,且属于喹啉衍生物。
[0006]化合物I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杀虫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化合物I和化合物II,化合物I与化合物II的组合可有效预防或控制动物害虫及其幼虫和卵;我们发现,联合或分开施用化合物I和化合物II或依次施用化合物I和化合物II与施用单独化合物可能获得的防治率相比获得了更高的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化合物I与化合物II组合表现出高效性,降低了剂量率,并减少了环境的负荷; 化合物II选自溴氰虫酰胺。
[0008]本专利技术一种杀虫组合物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杀虫组合物,其含有活性成分化合物I和化合物II,
化合物I化合物II 选自溴氰虫酰胺。
[0009]所述化合物I和化合物II的重量比通常在50:1-1:50,优选25:1-1:25,更优选10:1-1:10的范围内,获得了协同增效的作用;化合物II选自溴氰虫酰胺。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化合物I和化合物II,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完全不同,组合之后具有触杀、胃毒、杀卵及降低产卵率和孵化率的作用,从而使害虫更易被杀灭,从而延缓了抗性的产生;化合物II选自溴氰虫酰胺。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其含有活性成分化合物I和化合物II,所述化合物I和化合物II的重量总共占所述杀虫组合物以重量计的1%-90%,优选5%-80%,更优选5%-70%,再优选5%-60%,更优选10%-60%;化合物II选自溴氰虫酰胺。
[0012]一种杀虫组合物,其含有活性成分化合物I和化合物II,所述化合物I和化合物II的重量总共占所述杀虫组合物以重量计的还可以例如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化合物II选自溴氰虫酰胺。
[0013]一种杀虫组合物,其含有活性成分化合物I和化合物II,所述杀虫组合物还包含表面活性剂和/或填充剂;化合物II选自溴氰虫酰胺。
[0014]本专利技术的杀虫组合物,其剂型为乳油、水悬浮剂、油悬浮剂、种子处理干粉剂、种子处理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乳剂、水乳剂、微囊悬浮剂、干悬浮剂、超低容量液剂、微粒剂、微乳剂。
[0015]本专利技术的杀虫组合物可以不经稀释施用,也可以用水稀释施用。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在处理植物、植物的繁殖材料、植物生长的土壤中意外地呈现极高的预防或控制害虫及其幼虫和卵的活性。
[0017]本专利技术的杀虫组合物在低剂量下对害虫及其幼虫和卵具有优异的控制效力。
[0018]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杀虫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控制害虫及其幼虫和卵的用途。
[0019]特别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杀虫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控制鳞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缨翅目、蜱螨目害虫的用途。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杀虫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控制螟蛾科、菜蛾科、卷蛾科、夜蛾科、灯蛾科、飞虱科、粉虱科、叶螨科、全爪螨科、瘿螨科、蓟马科、蚜科害虫及其幼虫和卵的用途。
[0021]更特别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控制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蚜虫、朱砂叶螨、烟粉虱、白粉虱、小菜蛾、斜纹夜蛾、美国白蛾、草地贪叶蛾、甜菜叶蛾、
棉铃虫、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蓟马及其幼虫和卵的用途。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用于处理种子以防止种子被害虫侵袭的用途。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可施用于种子、植物或植物的果实或植物生长的土壤或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
[0024]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预防或控制害虫及其幼虫和卵的方法,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作用于目标有用植物、目标害虫或其环境、目标有用植物的繁殖材料。所述植物繁殖材料是籽苗、根茎、圃苗、插条或种子。
[0025]一种预防或控制害虫及其幼虫和卵的方法,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杀虫组合物施用至种子、目标有用植物或植物生长的土壤或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
[0026]一种预防或控制害虫及其幼虫和卵的方法,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在种子发芽之前、发芽后或发芽前后施用至土壤和/或直接施用至与植物根部接触的土壤或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
[0027]一种保护种子的方法,包括将种子在播种前和/或催芽之后与杀虫有效量的本专利技术的杀虫组合物接触。
[0028]所述的植物可以列举出:植物的茎叶、植物的花、植物的果实等。
[0029]所述的种子选自大豆、小麦、大麦、黑麦、高粱、花生、向日葵、甘蔗、烟草、稻子、油菜、小青菜、甘蓝、甜菜、番茄、豇豆、胡萝卜、棉花和玉米种子。
[0030]一种预防或控制害虫的方法,包括分开、依次或同时施用化合物I、化合物II。
[0031]可以任意期望的方式来施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例如种子包被、土壤浇灌和/或直接沟施和/或叶面喷施,以及在发芽前、发芽后或发芽前后施用。
[0032]本专利技术一种杀虫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化合物I和化合物II,解决至少一种问题如改善生物学特性、提供增效特性、降低剂量率、扩大活性谱、结合击倒活性和长效作用、抗药性管理以延缓抗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限制。
[0034]本专利技术发现:将化合物I和化合物II组合可有效预防或控制害虫及其幼虫和卵。令人惊奇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杀虫组合物控制有害生物的活性大大高于单独的活性化合物性能总和。该意料之外的效果是真正的协同效应,而不仅仅是活性的加和。
[0035]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协同作用”指本专利技术活性化合物组合或组合物的杀虫效果大于各活性化合物效果之和,或者说,其作用是超加和性的。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虫组合物,其含有活性成分化合物I和化合物II,化合物I化合物II选自溴氰虫酰胺。2.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I和化合物II的重量比为50:1-1:50,优选25:1-1:25,更优选10:1-1:10。3.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表面活性剂和/或填充剂。4.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I和化合物II的重量总共占所述杀虫组合物以重量计的1%-90%,优选5%-80%,更优选5%-70%,再优选5%-60%,更优选10%-60%。5.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其剂型为乳油、水悬浮剂、油悬浮剂、种子处理干粉剂、种子处理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乳剂、水乳剂、微囊悬浮剂、干悬浮剂、超低容量液剂、微粒剂、微乳剂。6.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控制鳞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缨翅目、蜱螨目害虫及其幼虫和卵的用途。7.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控制螟蛾科、菜蛾科、卷蛾科、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昌炎詹姆斯T布里斯托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