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浸泡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20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浸泡桶,包括桶体和设置在桶体上的桶盖,所述桶体设有用于存放消毒液的容置腔,所述桶盖设有用于放置喉镜的第一消毒孔、用于放置鼻镜的第二消毒孔和用于放置耳镜的第三消毒孔,第一消毒孔、第二消毒孔和第三消毒孔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消毒孔、第二消毒孔与第三消毒孔间隔设置在所述桶盖上,所述喉镜的长度大于所述鼻镜的长度,所述鼻镜的长度大于所述耳镜的长度,所述桶体的高度大于所述喉镜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不同的消毒孔,能够将不同的内窥镜卡设限位于对应消毒孔中,保证镜体在浸泡消毒时不会滑入桶体、倾倒、相互挤压、触碰底部等情况,有效防止镜头损坏同时达到更好的浸泡消毒效果。镜头损坏同时达到更好的浸泡消毒效果。镜头损坏同时达到更好的浸泡消毒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浸泡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消毒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浸泡桶。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器械的研发和内镜诊疗技术迅速普及发展,使得内窥镜已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诊断治疗工具。其导光性强、多角度、视野大,可直接窥视到耳部、鼻腔内及咽喉的一些重要部位、隐蔽狭窄处及细微病变,内窥镜属精密仪器,结构复杂,且价格昂贵。
[0003]耳鼻喉内窥镜是常用的内窥镜并且耳鼻喉科门诊内窥镜的使用量大,频率高,污染较严重,容易成为患者之间致病因子的传播媒介,故消毒灭菌直接关系到临床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安全。目前科室内窥镜消毒形式为:先对内窥镜用流动水冲掉污物后,再使用多酶溶液(蒸馏水按照1:200比例将多酶液稀释到30mmol/L的工作浓度)浸泡,最后送供应室再次清洗消毒(采用低温等离子消毒)。
[0004]其中,现有的浸泡多酶容器为500mL不锈钢消毒罐,将内窥镜放置在消毒罐中进行消毒,但是喉镜长度、大小不同,现有消毒罐存在喉镜镜头会触碰消毒罐底部或直接滑入罐体或内窥镜之间相互挤压等情况,进而容易造成内窥镜镜头损坏,影响后续使用并造成较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消毒罐存在现有消毒罐存在喉镜镜头会触碰消毒罐底部或直接滑入罐体或内窥镜之间相互挤压等,进而造成内窥镜镜头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浸泡桶。
[0006]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内窥镜浸泡桶,包括桶体和设置在所述桶体上的桶盖,所述桶体设有用于存放消毒液的容置腔,所述桶盖设有用于放置喉镜的第一消毒孔、用于放置鼻镜的第二消毒孔和用于放置耳镜的第三消毒孔,所述第一消毒孔、第二消毒孔和第三消毒孔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消毒孔、第二消毒孔与第三消毒孔间隔设置在所述桶盖上,所述喉镜的长度大于所述鼻镜的长度,所述鼻镜的长度大于所述耳镜的长度,所述桶体的高度大于所述喉镜的长度。
[0008]优选的,所述喉镜、鼻镜和耳镜均设有手持部和镜体,所述喉镜、鼻镜和耳镜的手持部分别卡设在所述第一消毒孔、第二消毒孔和第三消毒孔中并且所述喉镜、鼻镜和耳镜的镜体均浸泡于所述桶体的消毒液中。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消毒孔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消毒孔为圆孔,所述第一消毒孔的孔径为0.9mm。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消毒孔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消毒孔为圆孔,所述第二消毒孔的孔径为0.5mm。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三消毒孔设有一个,所述第三消毒孔为圆孔,所述第三消毒孔的孔
径为0.3mm。
[0012]优选的,所述桶体底部设有放水孔和用于控制所述放水孔打开或关闭的放水塞。
[0013]优选的,所述桶体底部外周设有外沿,所述外沿高度大于所述防水塞处于关闭状态时所露出的高度。
[0014]优选的,所述桶体顶部四周设有上沿,所述桶盖底部内周设有与所述上沿配合的卡槽。
[0015]优选的,所述桶体与所述桶盖的材质均为聚丙烯材质。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技术针对耳鼻喉科室经常使用的喉镜、鼻镜、耳镜设有不同的消毒孔,能够将不同的内窥镜卡设限位于对应消毒孔中,保证镜体在浸泡消毒时不会滑入桶体、倾倒、相互挤压、触碰底部等情况,有效防止镜头损坏同时达到更好的浸泡消毒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0]图中:10、桶体;11、容置腔;20、桶盖;21、第一消毒孔;22、第二消毒孔;23、第三消毒孔;30、放水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有消毒罐存在喉镜镜头会触碰消毒罐底部或直接滑入罐体或内窥镜之间相互挤压等,进而造成内窥镜镜头损坏的问题。所以本技术提出新的方案,为更加清楚的表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
[0022]参见图1

2,一种内窥镜浸泡桶,包括桶体10和设置在所述桶体10上的桶盖20,所述桶体10设有用于存放消毒液(多酶溶液)的容置腔11,所述桶盖20设有用于放置喉镜的第一消毒孔21、用于放置鼻镜的第二消毒孔22和用于放置耳镜的第三消毒孔23,所述第一消毒孔21、第二消毒孔22和第三消毒孔23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消毒孔21、第二消毒孔22与第三消毒孔23间隔设置在所述桶盖20上。
[0023]所述喉镜的长度大于所述鼻镜的长度,所述鼻镜的长度大于所述耳镜的长度,所述桶体10的高度大于所述喉镜的长度。
[0024]所述喉镜、鼻镜和耳镜均设有手持部和镜体,所述喉镜、鼻镜和耳镜的手持部分别卡设在所述第一消毒孔21、第二消毒孔22和第三消毒孔23中并且所述喉镜、鼻镜和耳镜的镜体均浸泡于所述桶体10的消毒液(多酶溶液)中。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毒孔21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消毒孔21为圆孔,所述第一消毒孔21的孔径为0.9mm。
[0026]所述第二消毒孔22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消毒孔22为圆孔,所述第二消毒孔22的孔径为0.5mm。
[0027]所述第三消毒孔23设有一个,所述第三消毒孔23为圆孔,所述第三消毒孔23的孔径为0.3mm。
[0028]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毒孔21、第二消毒孔22、第三消毒孔23可根据实际需
要设置,进而能够同时对多个喉镜、鼻镜或耳镜进行消毒,提高消毒效率。
[0029]本实施例所述桶体10底部设有放水孔和用于控制所述放水孔打开或关闭的放水塞30,进而方便更换消毒液(多酶溶液)。
[0030]所述桶体10底部外周设有外沿,所述外沿高度大于所述防水塞处于关闭状态时所露出的高度。
[0031]所述桶体10顶部四周设有上沿,所述桶盖20底部内周设有与所述上沿配合的卡槽,进而实现桶盖20与桶体10的固定,防止在取出内窥镜的过程中将桶盖20带下。
[0032]本实施例所述桶体10与所述桶盖20的材质均为聚丙烯材质。
[0033]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耳鼻喉科室的内窥镜消毒中,可针对耳鼻喉科室经常使用的喉镜、鼻镜、耳镜设有不同的消毒孔,进而在需要消毒时将不同的内窥镜卡设限位于对应消毒孔中,保证镜体在竞跑消毒时不会滑入桶体、倾倒、相互挤压、触碰底部等情况,有效防止镜头损坏同时达到更好的浸泡消毒效果。
[003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解释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具体的说明,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和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浸泡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和设置在所述桶体上的桶盖,所述桶体设有用于存放消毒液的容置腔,所述桶盖设有用于放置喉镜的第一消毒孔、用于放置鼻镜的第二消毒孔和用于放置耳镜的第三消毒孔,所述第一消毒孔、第二消毒孔和第三消毒孔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消毒孔、第二消毒孔与第三消毒孔间隔设置在所述桶盖上,所述喉镜的长度大于所述鼻镜的长度,所述鼻镜的长度大于所述耳镜的长度,所述桶体的高度大于所述喉镜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浸泡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喉镜、鼻镜和耳镜均设有手持部和镜体,所述喉镜、鼻镜和耳镜的手持部分别卡设在所述第一消毒孔、第二消毒孔和第三消毒孔中并且所述喉镜、鼻镜和耳镜的镜体均浸泡于所述桶体的消毒液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浸泡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毒孔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消毒孔为圆孔,所述第一消毒孔的孔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丰榕王鹏叶艺贤侯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