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弯半径小的环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09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转弯半径小的环卫车,包括具有转向系统和驱动系统的车头,所述车头通过连接机构与车厢连接,关键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车头固定连接的主架、以及与车厢固定连接的副架,所述主架的后端设有垂直转轴,所述副架的前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套设于转轴上,以使副架能够相对于主架转动;所述副架的前端设有弧形的齿轮部,所述主架上还安装有转向辅助电机,所述转向辅助电机的电机轴的外周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副架的齿轮部啮合;所述转向辅助电机与用于检测方向盘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相连。上述连接机构不仅可以实现车头与车厢的连接,还能够在转弯时使车厢与车头之间出现一定的夹角,以减少转弯半径,方便环卫车在狭窄路况行驶。环卫车在狭窄路况行驶。环卫车在狭窄路况行驶。

Sanitation vehicle with small turning radi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弯半径小的环卫车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
,具体涉及到一种环卫车。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汽车都是通过方向盘来控制前轮的角度而实现转弯的,这种转弯方式的弊端在于转弯半径较大,对于一些经常在狭窄路况下行驶的车辆来说,转弯非常不方便,需要反复前进、后退来调整角度,才能完成转弯的动作。环卫车用于运送垃圾等,一般都在狭窄路况下行驶,而现有的垃圾车并未对转向方式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转弯半径小的环卫车,以适应在狭窄路况下行驶。
[0004]本技术的转弯半径小的环卫车包括具有转向系统和驱动系统的车头,所述车头通过连接机构与车厢连接,关键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车头固定连接的主架、以及与车厢固定连接的副架,所述主架的后端设有垂直转轴,所述副架的前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套设于转轴上,以使副架能够相对于主架转动;所述副架的前端设有弧形的齿轮部,所述主架上还安装有转向辅助电机,所述转向辅助电机的电机轴的外周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副架的齿轮部啮合;所述转向辅助电机与用于检测方向盘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相连。
[0005]上述环卫车的转弯方法如下:
[0006]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来控制车头的转向系统,使车头进行转弯,与此同时,角度传感器将方向盘的转动角度发送给转向辅助电机,转向辅助电机根据方向盘的转动角度来转动对应的角度,从而通过齿轮副来带动副架绕转轴转动,这样就使车头与车厢出现一定的夹角而不再是排列成直线的形式,上述夹角使得车厢在无需较大空间的条件下即可实现转弯过程。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主架在转轴的旁侧固定设有转盘轴承,所述副架的齿轮部支撑于转盘轴承上。这样副架不会与主架发生直接的接触及摩擦,不仅减少了副架绕转轴转动的阻力,还延长了主架、副架的使用寿命。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主架的后端设有转轴孔,所述转轴为向下依次穿过副架通孔和转轴孔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轮廓大于副架通孔的帽体,立柱的底端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有防脱螺栓,所述防脱螺栓位于主架的下方。上述转轴是与主架分体设置的,在需要时,将车厢拉动至车头后方,并使副架通孔与主架的转轴孔对齐,再将立柱向下插入并穿过副架通孔及主架的转轴孔,最后将防脱螺栓旋在立柱底端,以防止立柱脱离。上述转轴的设置方式可以提高灵活性,在不需要车厢时,可以将车头与车厢分离,以使车头有其它的用途。
[0009]本技术的环卫车在车头与车厢之间设置了结构独特的连接机构,不仅可以实现车头与车厢的连接,还能够在转弯时使车厢与车头之间出现一定的夹角,以减少转弯半径,方便环卫车在狭窄路况行驶。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实施例1的连接机构的侧视图。
[0011]图2是实施例1的连接机构的俯视图。
[0012]附图标示:1、主架;2、副架;3、转轴;4、防脱螺栓;5、帽体;6、齿轮部;7、转向辅助电机;8、齿轮;9、转盘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实施例1:
[0015]本实施例提出了提出一种转弯半径小的环卫车,以适应在狭窄路况下行驶。
[0016]本实施例的转弯半径小的环卫车包括具有转向系统和驱动系统的车头,所述车头通过连接机构与车厢连接,上述转向系统和驱动系统与传统汽车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关键在于,如图1、2所示,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车头固定连接的主架1、以及与车厢固定连接的副架2,所述主架1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转轴3的转轴孔,所述副架2的前端设有通孔,所述转轴3为向下依次穿过副架2通孔和转轴孔的立柱,转轴3的顶端设有长度大于副架通孔直径的长方体形帽体5,转轴3的底端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有防脱螺栓4,所述防脱螺栓5位于主架1的下方;利用转轴3将主架1、副架2连接,使副架2能够相对于主架1转动;所述副架2的前端设有弧形的齿轮部7,所述主架1上还安装有转向辅助电机7,所述转向辅助电机7的电机轴的外周设有齿轮8,所述齿轮8与副架2的齿轮部6啮合;所述转向辅助电机7与用于检测方向盘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相连(图中未画出角度传感器)。
[0017]主架1在转轴3的旁侧固定设有转盘轴承9,所述副架2的齿轮部6支撑于转盘轴承9上。这样副架2不会与主架1发生直接的接触及摩擦,不仅减少了副架2绕转轴3转动的阻力,还延长了主架1、副架2的使用寿命。
[0018]上述环卫车的转弯方法如下:
[0019]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来控制车头的转向系统,使车头进行转弯,与此同时,角度传感器将方向盘的转动角度发送给转向辅助电机7,转向辅助电机7根据方向盘的转动角度来转动对应的角度,从而通过齿轮副来带动副架2绕转轴3转动,这样就使车头与车厢出现一定的夹角而不再是排列成直线的形式,上述夹角使得车厢在无需较大空间的条件下即可实现转弯过程。
[0020]上述转轴3是与主架1分体设置的,在需要时,将车厢拉动至车头后方,并使副架2通孔与主架1的转轴孔对齐,再将立柱向下插入并穿过副架2通孔及主架1的转轴孔,最后将防脱螺栓5旋在立柱底端,以防止立柱脱离。上述转轴3的设置方式可以提高灵活性,在不需要车厢时,可以将车头与车厢分离,以使车头有其它的用途。
[002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设计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弯半径小的环卫车,包括具有转向系统和驱动系统的车头,所述车头通过连接机构与车厢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车头固定连接的主架、以及与车厢固定连接的副架,所述主架的后端设有垂直转轴,所述副架的前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套设于转轴上,以使副架能够相对于主架转动;所述副架的前端设有弧形的齿轮部,所述主架上还安装有转向辅助电机,所述转向辅助电机的电机轴的外周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副架的齿轮部啮合;所述转向辅助电机与用于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玉狮刘竞威刘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翔天智能车辆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