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焦同钦专利>正文

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201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套杆的一端,所述第一套杆的另一端滑动套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治疗头罩,所述治疗头罩内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有按摩机构,所述治疗头罩内壁的前后两侧设有电疗帖,通过设有升降机构,便于调节治疗头罩的上下位置,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通过设有第一套杆和第一伸缩杆,便于对治疗头罩进行微调,使治疗头罩的佩戴更加贴合患者头部。加贴合患者头部。加贴合患者头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治疗装置
,具体领域为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患者常常出现偏头痛症状,这些继发性头痛在临床上也可表现为类似偏头痛性质的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但无典型偏头痛发作过程,大部分病例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或刺激症状,颅脑影像学检查可显示病灶,神经内科在进行偏头痛治疗时,神经内科在进行偏头痛治疗时,需要对患者头部进行理疗来提高治疗效果,以往的头部治疗装置多采用穴位刺激,操作较为繁琐,病人自己无法进行,只能由医务人员进行操作,治疗效果不理想,长此以往,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套杆的一端,所述第一套杆的另一端滑动套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套杆的前表面贯穿设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第一紧固螺栓的一端与第一伸缩杆相抵,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治疗头罩,所述治疗头罩内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有按摩机构,所述保护壳体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伸进驱动腔内并与按摩机构相连接,所述治疗头罩内壁的前后两侧设有电疗帖,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套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套杆的另一端与第二伸缩杆滑动套接,所述第二套杆的前表面贯穿设有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的一端与第二伸缩杆相抵,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上表面设有座位,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有自动装置。
[0005]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套柱,所述套柱上滑动套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上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的另一端伸出套柱。
[0006]优选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若干个传动轮,若干个所述传动轮通过转杆转动连接在驱动腔内,所述转杆的一端伸出治疗头罩并与按摩头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链相连接,所述按摩头上设有缓冲机构,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其中一转杆相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壁与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转杆相连接,所述连接块与缓冲槽
相背离一侧与按摩头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治疗头罩的前后两侧通过固定块连接有固定带。
[0009]优选的,所述治疗头罩上设有加热层。
[0010]优选的,所述座位上设有舒适层。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有升降机构,便于调节治疗头罩的上下位置,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通过设有第一套杆和第一伸缩杆,便于对治疗头罩进行微调,使治疗头罩的佩戴更加贴合患者头部,并由第一紧固螺栓固定,通过按摩机构、驱动电机和驱动轴的配合,实现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按摩,缓解患者的头痛,通过设有加热层,提高按摩效果,通过设有电疗贴,对患者相应的穴道进行电流刺激,进一步减缓头痛同时加快患者康复的时间,通过设有第二套杆、第二伸缩杆和第二紧固螺栓,便于调节座位高度,便于患者使用,通过设有万向轮和制动装置,便于装置的移动和固定,增大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治疗头罩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治疗头罩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图3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底座、2

支撑板、3

第一套杆、4

第一伸缩杆、5

第一紧固螺栓、6

保护壳体、7

治疗头罩、8

驱动腔、9

驱动电机、10

驱动轴、11

电疗贴、12

第二套杆、13

第二伸缩杆、14

第二紧固螺栓、15

座位、16

万向轮、17

制动装置、18

套柱、19

升降杆、20

齿条、21

齿轮、22

调节丝杆、23

传动轮、24

转杆、25

按摩头、26

传动链、27

连接块、28

缓冲槽、29

缓冲弹簧、30

固定块、31

固定带、32

加热层、33

舒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通过设有升降机构,便于调节治疗头罩7的上下位置,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所述升降机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下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套杆3的一端,所述第一套杆3的另一端滑动套接有第一伸缩杆4,所述第一套杆4的前表面贯穿设有第一紧固螺栓5,所述第一紧固螺栓5的一端与第一伸缩杆4相抵,通过设有第一套杆3和第一伸缩杆4,便于对治疗头罩7进行微调,使治疗头罩7的佩戴更加贴合患者头部,并由第一紧固螺栓5固定,所述第一伸缩杆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壳体6,所述保护壳体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治疗头罩7,所述治疗头罩7内设有驱动腔8,所述驱动腔8内设有按摩机构,所述保护壳体6内设有驱动电机9,所述
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与驱动轴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10的另一端伸进驱动腔8内并与按摩机构相连接,通过按摩机构、驱动电机9和驱动轴10的配合,实现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按摩,缓解患者的头痛,所述治疗头罩7内壁的前后两侧设有电疗帖11,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下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套杆(3)的一端,所述第一套杆(3)的另一端滑动套接有第一伸缩杆(4),所述第一套杆(3)的前表面贯穿设有第一紧固螺栓(5),所述第一紧固螺栓(5)的一端与第一伸缩杆(4)相抵,所述第一伸缩杆(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壳体(6),所述保护壳体(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治疗头罩(7),所述治疗头罩(7)内设有驱动腔(8),所述驱动腔(8)内设有按摩机构,所述保护壳体(6)内设有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与驱动轴(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10)的另一端伸进驱动腔(8)内并与按摩机构相连接,所述治疗头罩(7)内壁的前后两侧设有电疗帖(11),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套杆(12)的一端,所述第二套杆(12)的另一端与第二伸缩杆(13)滑动套接,所述第二套杆(12)的前表面贯穿设有第二紧固螺栓(14),所述第二紧固螺栓(14)的一端与第二伸缩杆(13)相抵,所述第二伸缩杆(13)的上表面设有座位(15),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设有万向轮(16),所述万向轮(16)上设有自动装置(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套柱(18),所述套柱(18)上滑动套接有升降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同钦
申请(专利权)人:焦同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