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198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天然气输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异形套筒,包括两开口端,两开口端连通,连通位置为过渡段,两开口端的外径相同而孔径相异,过滤段为阶梯过渡或弧线过渡。所述异形套筒的管壁厚度15mm至30mm。所述异形套筒的长度为300mm至50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满足两端为同口径不同外径的管道连接。径不同外径的管道连接。径不同外径的管道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形套筒


[0001]本技术涉及天然气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异形套筒。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地下管道中大多为铸铁材质管道,此材质管道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是,铸铁管道缺点也较为明显,即对管基沉降有较高要求,否则易导致管道断裂及接口处漏气甚至产生接口脱落的现象,这对地下管线安全使用有着较大隐患。在未来,随着现有燃气地下管线规划趋势,将会由钢管、PE管逐渐代替铸铁管成为地下管网主要组成部分,由此,势必会大量产生地下原有铸铁管与钢管镶接或钢管与PE管件镶接的情况发生,也因为随着这种现象的产生,现在有部分铸铁管件因为使用量的萎缩而带来的铸铁管件供应逐渐减少甚至是部分管件不再生产了。这些情况的发生,导致了在未来的施工中会需要更多的钢制代替件,而在未来的排管施工与急抢修工作中,会更多的碰到钢铸连接、钢塑连接、铸塑连接情况的发生。
[0003]铸铁管与钢管镶接施工时,因为原有的材料口径、材质、施工工艺限制与钢管防腐等特殊性,导致了钢、铸这两种不同材质管道施工镶接的环节增多,其中最主要原因为,需要通过套筒、平承管(平插管)、钢制法兰片等管件进行转换连接,由于需要用到的零件多,接口多,既增加了未来使用过程的隐患风险,也直接造成了开挖路面大、施工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异形套筒,满足两端为同口径不同外径的管道连接。
[0005]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异形套筒,其特征是,包括两开口端,两开口端连通,连通位置为过渡段,两开口端的外径相同而孔径相异,过滤段为阶梯过渡或弧线过渡。
[0007]进一步,所述异形套筒的管壁厚度15mm至30mm。
[0008]进一步,所述异形套筒的长度为300mm至500mm。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满足套筒两端承口内径尺寸分别为同口径不同外径的钢管尺寸与铸铁管尺寸;
[0011](2)减少不同材质管道连接所需要的转换管件、镶接接口、插管等管件;
[0012](3)施工效率加快、使用安全隐患减少、开挖面积减少。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是本技术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异形套筒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6]参见附图1,异形套筒1包括两开口端2,两开口端2连通,连通位置为过渡段3,两开口端2的外径相同而孔径相异,过滤段3为阶梯过渡或弧线过渡。异形套筒1的管壁厚度15mm至30mm,异形套筒1的长度为300mm至500mm。
[0017]参见附图2,安装时,只需将不同材料的管道4分别配合在异形套筒1的两端,即可完成。
[0018]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开口端,两开口端连通,连通位置为过渡段,两开口端的外径相同而孔径相异,过滤段为阶梯过渡或弧线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燃气市北销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