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N,N-双(2-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7186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N

双(2

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轻化染料和印染
,具体涉及到一种N,N

双(2

丙烯酰 胺乙基)丙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品的结构大多是含有多孔的结构,这种松散结构极其容易导致细菌等 微生物在其中滋生,并且由于与人体密切接触,人体的温度以及散发的汗液等, 为微生物的生息和繁衍提供了温度和湿度的适合的环境。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 地方更加容易引起病毒细菌的传播,并且细菌的滋生和繁殖也会对纺织品的性 能和使用价值造成影响,如霉菌的产生,会使织物表面产生霉斑,不仅会使纺 织品颜色外观产生瑕疵,并且会使纺织品发脆,影响其性能。所以,在现今社 会中,应对此类情况,开发抗菌纺织品、维护人类健康是势在必得的行为。
[0003]目前抗菌纺织品主要是卤胺类,卤胺类抗菌剂是一种含N

X键的药剂, 与其他有机抗菌剂有些许类似,卤胺类抗菌剂也是在水中溶解带有正电性,而 卤原子具备较高氧化性,容易与细菌等微生物结合,破坏细菌内部结构从而起 到杀菌抑菌的效果。
[0004]目前在纺织品领域中,对付细菌等微生物主要采用的是抑制细菌的方式。 对于纺织物的抗菌性能测试主要针对的是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等。对于如何 制作抗菌纺织物,国内外的普遍生产方式有两类,分别是:在制成抗菌纺织物 前,先制造出抗菌纤维,再编制制作成抗菌织物。另一种是先制作一块普通织 物,通过进行特殊的整理得到成品的抗菌纺织物。前者整理的抗菌纺织品的抗 菌效果更加优异,抗菌效果更加持久,耐洗涤的性能也有不错的提升,虽然效 果显著,但也有着明显的缺点,如抗菌纤维的制作不易,对使用到的抗菌剂也 有着严苛的要求,为此一般会使用到无机抗菌剂。后者生产方式就相对应的有 着制作方便,并且对抗菌剂的种类没有严格要求,但与之相对应法的缺点就是 抗菌效果不及前者,抗菌效果的持久性能不及第一种,耐洗涤性也有着相应的 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 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 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 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6]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N,N

双(2

丙烯 酰胺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向乙腈溶液中加入二乙烯三胺和碳酸 钾,搅拌;
[0008]缓慢滴加甲基丙烯酰氯反应;
[0009]将反应混合物过滤,滤液浓缩提纯,得到产物N,N

双(2

丙烯酰胺乙基)丙 烯酰胺。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N,N

双(2

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所述反应温度为0~60℃。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N,N

双(2

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所述二乙烯三胺和碳酸钾的摩尔比为1:4。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N,N

双(2

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所述乙腈溶液的添加量为15~30mL。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N,N

双(2

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酰氯与二乙烯三胺或碳酸钾的摩尔比为1:4。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N,N

双(2

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所述反应时间为0.5~1h。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如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N,N

双(2

丙烯酰胺 乙基)丙烯酰胺,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0016][001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N,N

双(2

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作为 整理剂的应用,将织物浸泡于N,N

双(2

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中,再将棉织 物三浸三轧,轧余率70%;
[0018]使用紫外光交联仪交联织物,使用丙酮清洗织物表面,烘干,得到改性棉 织物。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N,N

双(2

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作为整理剂的应用的一种优 选方案,其中:所述N,N

双(2

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的浓度为30~90g/L。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N,N

双(2

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作为整理剂的应用的一种优 选方案,其中:光交联时间为1~6min。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使用甲基丙烯酰氯与二乙烯三胺制得N,N

双(2

丙烯酰胺乙基)丙 烯酰胺织物抗菌剂,运用织物整理加入到棉织物中,然后通过紫外光交联在织 物表面接枝。织物整理之后性能普遍有所提高,如抗紫外性能,不管是在紫外 光交联后还是氯化后都有所提高,在测试毛细效应中,紫外光交联之后的织物 效果最显著,氯化后的织物相较原织物也有着一定的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 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 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 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 的限制。
[0025]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 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 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 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6]织物活性氯含量测试
[0027]使用氯化、滴定的方式,测定改性棉织物的活性氯含量。操作过程:将试 剂整理好的纺织物,放入次氯酸钠溶液中,次氯酸钠的溶液由100mL的蒸馏水 与8g的次氯酸钠混合,然后使用便携式pH计将pH值调成中性。由于开始混 合时,溶液呈碱性,pH值在12到13,使用稀盐酸降低pH值,调制成7。织 物在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小时使其充分反应。浸泡之后,使用蒸馏水冲洗表 面,将布料放入45℃的烘箱烘1个小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N

双(2

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乙腈溶液中加入二乙烯三胺和碳酸钾,搅拌;缓慢滴加甲基丙烯酰氯反应;将反应混合物过滤,滤液浓缩提纯,得到产物N,N

双(2

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N

双(2

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0~6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N,N

双(2

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乙烯三胺和碳酸钾的摩尔比为1: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N,N

双(2

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腈溶液的添加量为15~30mL。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N,N

双(2

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酰氯与二乙烯三胺或碳酸钾的摩尔比为1:4。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N,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慧田家龙陈雨洁祁珍明王春霞马志鹏贾高鹏高大伟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