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3-氨基丁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180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
‑3‑
氨基丁醇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
‑3‑
氨基丁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R)
‑3‑
氨基丁醇,分子式:C4H
11
NO,分子量:89.14,理化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溶于乙酸乙酯、甲醇、DMF,不溶于水。
[0003](R)
‑3‑
氨基丁醇是度鲁特韦合成路线的重要原料,还是抗肿瘤药4

甲基环磷酰胺的中间体,也可衍生为β

内酰胺,作为合成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重要中间体。
[0004]目前(R)
‑3‑
氨基丁醇主要是由国外厂家通过化学合成法生产,收率为60

70wt%,它在国内的市场属于空白,随着度鲁特韦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加,(R)
‑3‑
氨基丁醇市场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
[0005]如中国专利CN201710219841报道了采用(R)
‑3‑
氨基丁酸为原料,经硼氢化物和质子酸一步还原制备(R)
‑3‑
氨基丁醇的方法。反应过程中采用的质子酸为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且遇水会急剧反应,尤其是和硼氢化物直接反应,反应热巨大,稍有不慎,温升剧烈,冲料等安全隐患。
[0006]因此,市场亟需一种收率高,纯度也高的(R)
‑3‑
氨基丁醇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R)
‑3‑
氨基丁醇的合成方法,解决了现有工艺的缺陷,采用硼氢化锂作为还原剂,并且通过乙醚溶解稀释后缓慢滴加反应,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收率,而且有效的控制反应的进行,降低反应的风险,易于操作。
[0008]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R)
‑3‑
氨基丁醇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a,将还原剂与(R)
‑3‑
氨基丁酸进行还原反应,从而得到含(R)
‑3‑
氨基丁醇的混合物,且所述还原剂为硼氢化锂;
[0011]b,对(R)
‑3‑
氨基丁醇的混合物进行提纯处理,得到(R)
‑3‑
氨基丁醇。
[0012]所述a中的具体步骤如下:
[0013]a1,将还原剂加入至无水乙醚中搅拌均匀形成乙醚液,所述还原剂在无水乙醚中的浓度为100

400g/L,温度为5

10℃,搅拌速度为300

800r/min;
[0014]a2,将(R)
‑3‑
氨基丁酸加入至四氢呋喃,搅拌至20

40min,然后通入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形成溶解液;所述(R)
‑3‑
氨基丁酸在四氢呋喃中的浓度为200

500g/L,温度为10

20℃,搅拌那速度为1000

2000r/min,所述氯化氢通入量是(R)
‑3‑
氨基丁酸摩尔量0.5

1.0%;
[0015]a3,将乙醚液缓慢滴加至溶解液中低温反应,恒温浓缩后恒温回流过夜反应,得到含(R)
‑3‑
氨基丁醇的混合物,所述乙醚液中的硼氢化锂与溶解液中的(R)
‑3‑
氨基丁醇的摩尔比为2.1

3.0:1,所述乙醚液的滴加速度为3

5mL/min,所述低温反应的温度为5

10℃,所
述恒温浓缩的温度为35

45℃,时间为30

50min,所述恒温回流过夜的温度为65

70℃;所述恒温浓缩以去除乙醚为主,将原来的乙醚

四氢呋喃混合体系转化为四氢呋喃体系,同时将乙醚回收,并重复利用。
[0016]所述b中的具体步骤如下:
[0017]b1,将含(R)
‑3‑
氨基丁醇的混合物恒温静置至烘干,得到混合固体;恒温静置的温度为70

80℃,并将蒸发的四氢呋喃回收得到四氢呋喃液;
[0018]b2,将混合固体加入至无水乙醚中搅拌均匀,形成悬浊液,然后过滤得到滤渣,并烘干得到粗品;烘干温度为50

60℃;
[0019]b3,将粗品加入蒸馏水中搅拌20

30min,过滤后将滤渣放入至无水乙醚中搅拌静置,然后在上层清液中固定多孔吸水颗粒并静置3

6h,经过滤后烘干得到产品;所述多孔吸水颗粒采用以多孔氧化铝为壳层,以蛭石为内核的吸水材料。所述烘干的温度为50

60℃。
[0020]多孔吸水颗粒位于乙醚内的上层清液内,将微溶于乙醚的蒸馏水不断吸收,同时水分的不断吸附以及微溶将粗品内的水分子快速去除,从而达到完全干燥的效果。所述多孔吸水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c1,将蛭石加入至乙醚中低温球磨反应,得到细粉浆料,所述蛭石与乙醚的质量比为8

10:1,低温球磨的温度为5

10℃,球磨压力为0.8

0.9MPa;c2,将乙基纤维素加入至细粉浆料中,并加入乙醚形成微稠料,蒸馏并造粒形成混合颗粒,所述乙基纤维素与蛭石的质量比为1:6

9,所述微稠料的乙基纤维素的浓度为80

150g/L,所述蒸馏的温度为40

50℃,蒸馏后的体积是微稠料体积的10

30%,所述造粒的温度为50

70℃;将蒸馏产生的乙醚蒸汽和造粒形成的乙醚蒸汽回收,得到乙醚液体;c3,将乙基纤维素加入至无水乙醚搅拌均匀,然后喷雾在混合颗粒上,烘干得到镀膜混合颗粒,所述乙基纤维素在无水乙醚中的浓度为300

800g/L,搅拌的速度为500

900r/min,所述喷雾的喷雾量为20

40mL/cm2,烘干的温度为50

80℃,c4,将异丙醇铝溶解在异丙醇内,然后喷雾在镀膜混合颗粒表面,经反复多次喷雾

烘干,得到二次镀膜颗粒,所述异丙醇铝在异丙醇内的浓度为500

800g/L,所述喷雾的单次喷雾量是2

5mL/cm2,烘干的温度为70

80℃,次数为5

20次;c5,将二次镀膜颗粒静置30

60min,然后恒温光照处理2

5h,得到多孔吸水颗粒,所述静置的氛围为:水蒸气体积占比为8

10%,剩余为氮气,静置的温度为6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
‑3‑
氨基丁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还原剂与(R)
‑3‑
氨基丁酸进行还原反应,从而得到含(R)
‑3‑
氨基丁醇的混合物,且所述还原剂为硼氢化锂;b,对(R)
‑3‑
氨基丁醇的混合物进行提纯处理,得到(R)
‑3‑
氨基丁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
‑3‑
氨基丁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中的具体步骤如下:a1,将还原剂加入至无水乙醚中搅拌均匀形成乙醚液;a2,将(R)
‑3‑
氨基丁酸加入至四氢呋喃,搅拌至20

40min,然后通入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形成溶解液;a3,将乙醚液缓慢滴加至溶解液中低温反应,恒温浓缩后恒温回流过夜反应,得到含(R)
‑3‑
氨基丁醇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
‑3‑
氨基丁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1中的还原剂在无水乙醚中的浓度为100

400g/L,温度为5

10℃,搅拌速度为300

800r/min。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
‑3‑
氨基丁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2中的(R)
‑3‑
氨基丁酸在四氢呋喃中的浓度为200

500g/L,温度为10

20℃,搅拌那速度为1000

2000r/min,所述氯化氢通入量是(R)
‑3‑
氨基丁酸摩尔量0.5

1.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
‑3‑
氨基丁醇的合成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慧严间浪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众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