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178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显示设备和该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其中,像素具有沿与相邻像素的边界直线延伸的外侧区域和沿该外侧区域的内侧延伸的内侧区域。横跨外侧区域和内侧区域配置配线。由于配线的存在所引起的的水平差,沿外侧区域并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外侧凹凸带。类似地,由于配线的存在所引起的水平差,沿内侧区域并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内侧凹凸带。适当地形成制造配线的导体膜的图样,使得从像素的内侧看,外侧凹凸带的凹部直接位于它们所对应的内侧凹凸带的凸部之后。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卓越颜色再现性的显示面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每个都包括发光装置的多个4象素的有源矩阵 显示设备,以及涉及有源矩阵显示i殳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进行了越来越多的努力来开发有机电致发光(EL)装 置被用作发光装置的平板自发光显示设备。有机EL装置是使用当 对其施加电场时有机薄膜发光的现象的装置。通过施加10V以下的 电压来驱动的有才几EL装置是低功耗装置。同时,由于有机EL装 置(能够通过自身发光的自发光装置)不需要照明单元,所以容易 制造薄且轻的有机EL装置。此外,由于有机EL装置的响应速度 如几掷:妙、(jas)那么高,所以可以防止显示移动图^f象时出现残4象。在具有每个都包括有机EL装置的多个像素的平板自发光显示 设备中,尤其积极地开发了薄膜晶体管(TFT )在每个像素中以集 成方式形成为驱动装置的有源矩阵显示i殳备。例如,在以下文献中 描述了有源矩阵型平板自发光显示设备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第2003- 255856号、第2003-271095号、第2004-133240号、第2004- 029791号、第2004-093682号、以及第2005-166687号。相关技术的有源矩阵显示设备包括基板,具有包括以列配置 的信号线、以行配置的扫描线和预定电源线的配线;以及像素的矩 阵,每个像素都^^没置在信号线和扫描线之间的交叉点处。通过对 导体膜进行图样化来形成配线。每个〗象素都包括连接至配线的有源 装置(例如,TFT)和发光装置(例如,有机EL装置)。像素响应 于由扫描线提供的控制信号进行操作。根据由信号线提供的视频信 号,像素使由电源线提供的驱动电流流过发光装置。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在相关技术的有源矩阵显示设备中,在每个像素中形成发光装 置和用于驱动发光装置的TFT。在以矩阵形式、集成方式形成这些 像素的基一反上,形成包括信号线、扫描线和电源线的配线,使得它 们牙黄3,各个4象素纵向或4黄向地延伸。由于许多配线形成在基板上, 所以在基板的表面上发生凹凸。凹凸是由制造配线的、诸如金属膜 的导体膜的水平差所引起的。沿相邻像素的边界产生对应于配线的 凹凸。形成在每个〗象素中的发光装置是例如具有层压结构的有机EL 装置,其中,有机EL发光材料膜被夹置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对于 彩色显示器,需要例如通过热转印处理在不同的像素上形成发射不 同颜色光(例如,RGB三原色)的有机EL发光材料膜。在热转印 处理中,以集成方式形成在f象素阵列基板上的Y象素分别被隔壁 (partition wall)所包围。然后,施主(donor)基板被置于隔壁的 顶部。在施主基板上,在对应于像素阵列基板上各个像素的位置处 形成三原色RGB之一的发光材料膜。通过加热与像素阵列基板相 对的施主基板(它们之间夹置有隔壁),发光材料膜从施主基板蒸镀并转印到^象素阵列基4反的对应〗象素上。通过对三原色RGB中的 每一种执行该处理,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的有机EL发光材料膜可被 沉积到像素阵列基板的不同像素上。这里,防止分配不同颜色的像素中的蒸镀材料的混合是很重要 的。如果不同颜色的发光材料在单个像素内被混合在一起,则发生 了所谓的颜色混合。结果,难以产生具有卓越清晰度和颜色再现性 的彩色图像。在上述相关技术的有源矩阵显示设备中,配线的存在 导致沿像素边界发生凹凸。因此,即〗吏在沿凹凸部分设置隔壁时, 凹凸仍然出现在隔壁的顶部上。因此,这使得当施主基才反开始4妄触 隔壁顶部上的凹凸部分时,产生间隙。即使通过隔壁包围将被转印 到对应像素的发光材料,蒸镀的发光材料通过间隙泄漏至相邻像 素,并引起颜色混合。考虑到上述相关技术的技术缺点,期望提供具有用于防止颜色 混合的改进配线图样的显示设备和该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基板, 具有至少包括以列配置的信号线、以行配置的扫描线以及预定电源 线的配线;以及像素的矩阵,每个像素都被设置在信号线和扫描线 之间的交叉点处。通过对导体膜进行图样化来形成配线。每个像素 均包括连接至配线的有源装置和发光装置,响应于由扫描线提供的 控制信号进行操作,以及根据由信号线提供的视频信号使由电源线 提供的驱动电流流过发光装置。像素具有沿与相邻像素的边界直线 延伸的外侧区域和沿外侧区域的内侧延伸的内侧区域。4黄3争外侧区 域和内侧区域配置配线。由于配线的存在所引起的的水平差,沿外 侧区域并在基才反上形成外侧凹凸带,以及由于配线的存在所引起的 水平差,沿内侧区域并在基板上形成内侧凹凸带。适当地形成制造 配线的导体膜的图样,使得从像素的内侧看,外侧凹凸带的凹部直 4妄^立于它们所只寸应的内侧凹凸带的凸部之后。优选地,导体膜包括上层和底层;所述配线包括通过对上层进 行图样化所形成的上层线和通过对下层进行图样化所形成的下层 线;以及适当地形成下层的图样,使得从像素的内侧看,外侧凹凸 带的凹部直接位于它们所对应的内侧凹凸带的凸部之后。导体膜的 图样电连接至配线,并构成配线的一部分。导体膜的图样包括与配 线电隔离并补偿由配线的存在所引起的水平差的衬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该 显示设备包括基板,具有至少包括以列配置的信号线、以行配置 的扫描线以及预定电源线的配线;以及〗象素的矩阵,每个^象素都详皮 设置在信号线和扫描线之间的交叉点处;其中,通过对导体膜进行 图样化来形成配线;以及每个〗象素均包4舌连4妾至配线的有源装置和 发光装置,响应于由扫描线提供的控制信号进行操作,以及根据由 信号线提供的视频信号使由电源线提供的驱动电流流过发光装置。 该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横跨外侧区域和内侧区域配 置配线,其中,外侧区i或沿与相邻〗象素的边界直线i也延伸,内侧区 域沿外侧区域的内侧延伸;适当地形成制造配线的导体膜的图样, 使得从像素的内部看,外侧凹凸带的凹部直接位于它们所对应的内 侧凹凸带的凸部之后,其中,由于配线的存在所引起的水平差,沿 外侧区域并在基板上形成外侧凹凸带,同样由于配线的存在所可1起 的水平差,沿内侧区域并在基板上形成内侧凹凸带;沿外部凹凸带 和内侧凹凸带形成包围l象素的内部区^M々隔壁;制备工作基材 (working base ),在工作基材的对应于各个像素的位置处沉积发射 不同颜色的光的发光材料的膜;在工作基材与隔壁的顶部接触的情 况下,将工作基材放置为与基板相对;以及在每个像素的内部区域 被隔壁围绕的情况下,将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的发光材料的膜蒸镀到 对应像素的相应内部区域,以在每个像素中形成发光装置的发光 层。冲艮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沿相邻l象素之间的边界直线配置外侧区 i或和内侧区i或。換句话-说,每个4象素都-故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双重 包围。由于沿相邻像素之间的边界限定外侧区域和内侧区域,所以 在基板上配置许多配线,使得它们横跨这些区域延伸。通过对诸如 金属膜的导体膜进行图样化来形成配线。由于配线的存在所^ 1起的 水平差,在基板的表面上产生凹凸。具体地,由于沿相邻像素之间 的边界发生这种凹凸,所以沿外侧区域形成外侧凹凸带,以及沿内 侧区i或形成内侧凹凸带。在相关冲支术的结构中,在内侧和外侧区;或 之间没有区别的情况下,凹凸带具有简单的结构。因此,即使隔壁 :帔配置在凹凸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基板,具有至少包括以列配置的信号线、以行配置的扫描线以及预定电源线的配线;以及像素的矩阵,每个像素都被设置在信号线和扫描线之间的交叉点处,其中,通过对导体膜进行图样化来形成所述配线;每个像素均包括连接至所述配线的有源装置和发光装置,响应于由所述扫描线提供的控制信号进行操作,以及根据由所述信号线提供的视频信号使由所述电源线提供的驱动电流流过所述发光装置;所述像素具有沿与相邻像素的边界直线延伸的外侧区域和沿所述外侧区域的内侧延伸的内侧区域;横跨所述外侧区域和所述内侧区域配置所述配线;由于所述配线的存在所引起的水平差,沿所述外侧区域并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外侧凹凸带;同样由于所述配线的存在所引起的水平差,沿所述内侧区域并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内侧凹凸带;以及适当地形成制造所述配线的所述导体膜的图样,使得从所述像素的内侧看,所述外侧凹凸带的凹部直接位于它们所对应的所述内侧凹凸带的凸部之后。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3-26 2007-078221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基板,具有至少包括以列配置的信号线、以行配置的扫描线以及预定电源线的配线;以及像素的矩阵,每个像素都被设置在信号线和扫描线之间的交叉点处,其中,通过对导体膜进行图样化来形成所述配线;每个像素均包括连接至所述配线的有源装置和发光装置,响应于由所述扫描线提供的控制信号进行操作,以及根据由所述信号线提供的视频信号使由所述电源线提供的驱动电流流过所述发光装置;所述像素具有沿与相邻像素的边界直线延伸的外侧区域和沿所述外侧区域的内侧延伸的内侧区域;横跨所述外侧区域和所述内侧区域配置所述配线;由于所述配线的存在所引起的水平差,沿所述外侧区域并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外侧凹凸带;同样由于所述配线的存在所引起的水平差,沿所述内侧区域并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内侧凹凸带;以及适当地形成制造所述配线的所述导体膜的图样,使得从所述像素的内侧看,所述外侧凹凸带的凹部直接位于它们所对应的所述内侧凹凸带的凸部之后。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导体膜包括上层 和下层;所述配线包括通过对所述上层进行图样化所形成的上层线和通过对所述下层进行图样化所形成的下层线;以及适当地形成所述下层的图样,4吏得从所述像素的内侧看, 所述外侧凹凸带的凹部直接J立于它们所乂于应的所述内侧凹凸带的凸部之后。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导体膜的图样电连才妄至所述配线,并构成所述配线的一部分。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导体膜的图样包括与所述配线电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野胜秀山本哲郎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