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干眼病变的结膜囊引流房水微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174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干眼病变的结膜囊引流房水微灌溉装置;包括引流插管、压缩软体、引流体、排液导管和出液体,所述引流插管、压缩软体、引流体、排液导管和出液体按顺序依次连接;所述引流插管的前端设置有便于插入前房的尖端,所述引流插管的中间段设置有防倒流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引流灌溉过程使得无菌的房水下引流至眼表起到湿润作用,其效果比常规人工要好,无需携带,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现有房水引流装置堵塞后无法进行引流灌溉的问题,其结构设计简单,但使用效果优异;另外通过插入的导丝能够使得引流插管的插入的过程能够准确而精准的进行,其使用效果优异。其使用效果优异。其使用效果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干眼病变的结膜囊引流房水微灌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干眼病变的结膜囊引流房水微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干眼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泪液质、量异常及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功能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眼表疾病的总称。其致病原因分两种类型,泪液分泌不足和泪液蒸发过强。临床表现症状有眼疲劳、眼干涩、眼异物感、眼疼、畏光、流泪等。由于目前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导致该病的人群越来越多。
[0003]现今临床上对于干眼的非药物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三种方案。其一,对眼部进行按摩热敷等物理治疗;其二,增加眼局部湿度,应用湿房镜等治疗性角膜接触镜;其三,改善眼部环境,如可行泪小点栓塞术,延长在眼表的停留时间。而上述三种方法均存在一些不足,目前在对干眼病的治疗上还采用了结膜囊引流房水微灌溉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上述传统的三种方案更佳。而目前市场上结膜囊引流房水的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
[0004]例如申请号为2020100844227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重症干眼的结膜囊引流房水微灌溉装置,包括引流盘、设于引流盘上的引流体、分别连接于引流体的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引流体上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引流盘上设有复向舱底座,复向舱底座上设有一堵头,堵头可相对进液口运动以打开或关闭进液口,第二引流管连接于导流体,导流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灌溉口。该专利技术公开的装置植入埋藏于眼表结膜囊内的手术方式切实可行,无菌的房水可在合理的自动控制下引流至眼表起到湿润作用,无需携带、手动使用,且房水洁净无菌,循环时间短,来源充足,但是由于导流体上的灌溉口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被堵塞,导致引流后的房水无法从灌溉口中流出将眼球表面润湿。另外,由于该第一引流管在植入前房过程中不容易找到对应的穿刺点而进行精确快速的植入,从而导致整个手术过程中的步骤较为繁琐和困难。针对现有用于治疗重症干眼的结膜囊引流房水微灌溉装置的上述不足,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治疗干眼病变的结膜囊引流房水微灌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用于治疗重症干眼的结膜囊引流房水微灌溉装置的上述不足,设计了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治疗干眼病变的结膜囊引流房水微灌溉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用于治疗干眼病变的结膜囊引流房水微灌溉装置,包括引流插管、压缩软体、引流体、排液导管和出液体,所述引流插管、压缩软体、引流体、排液导管和出液体按顺序依次连接;
[0008]其中,所述引流插管的前端设置有便于插入前房的尖端,所述引流插管的中间段设置有防倒流组件,所述引流插管的后端与压缩软体相连接,所述防倒流组件包括连接在引流插管上端的阶梯管,所述阶梯管朝向尖端的一端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阶梯管中设置有半球形活动块,所述半球形活动块与远离尖端一侧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0009]所述压缩软体包括包括一个中空的软质球囊,所述软质球囊的两侧延伸有侧边条,所述侧边条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缝合孔;
[0010]所述软质球囊的后端连接有与引流体相连接的接管;所述引流体包括一个引流腔壳体和引流盘,所述引流腔壳体固定连接在引流盘上,且所述引流盘的四周外沿开设有多个第二缝合孔,所述引流腔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导流腔室,所述导流腔室与接管相连接的一端侧壁上连接有接头块,所述接头块的端部连接有弹性伸缩管,所述弹性伸缩管的端部连接有活动封头,所述活动封头与引流腔壳体相匹配,所述接头块、弹性伸缩管与活动封头的内部相互连通,且接头块的外端与接管相连通,所述活动封头的外侧面开设有多个条形沟槽,每个所述条形沟槽上均开设有与活动封头内部相连通的出液孔,所述导流腔室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每个条形沟槽相匹配的密封长条,所述密封长条沿导流腔室内壁的横向设置,且密封长条的长度大于活动封头的宽度设置,所述活动封头与远离接管一侧导流腔室的端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0011]所述排液导管与连接有第二弹簧一端的引流腔壳体相连接,所述出液体包括覆盖盘片,所述覆盖盘片的上表面连接有房水暂储球囊,所述排液导管的另一端与房水暂储球囊相连接,所述覆盖盘片的下表面开设有灌水通孔。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位于所述尖端与阶梯管之间的引流插管上表面开设有导丝插入孔,所述引流插管的内部设置有能从导丝插入孔中伸出的导丝。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半球形活动块连接有第一弹簧的端面上开设有半球形凹槽。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具体设置,所述导流腔室的形状为长方体状,所述活动封头的形状为与导流腔室相匹配的长方体状,所述活动封头的四周侧壁上均开设有条形沟槽。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具体设置,所述活动封头上开设的条形沟槽为三个。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具体设置,每个所述条形沟槽上开设的出液孔至少为两个,且出液孔等间隔设置。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具体设置,所述密封长条的长度为活动封头宽度的1.5

2倍。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具体设置,所述引流腔壳体的两端均连接有接管头,所述接管头内部的连接口外宽内窄设置,且在接管头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接管与排液导管的一端均设置有与接管头相匹配的螺纹连接管头。
[0019]作为上述方案的具体设置,所述引流腔壳体的棱边处均设置有弧形的导角。
[0020]作为上述方案的具体设置,所述覆盖盘片下表面开设的灌水通孔不少于三个。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将引流插管插入结膜囊下进入前房,并将压缩软体、引流体植于巩膜上,将出液体包埋于结膜囊中,房水通过引流插管先进入压缩软体,然后再进入引流体中,只有当房水的压力值大于弹性伸缩管和第二弹簧的作用力时,活动封头沿着密封长条滑出,此时条形沟槽被打开,房水能够通过出液孔进入排液导管中,然后再由出液体灌溉到
眼珠表面,整个过程房水不会回流,整个引流灌溉过程使得无菌的房水下引流至眼表起到湿润作用,其效果比常规人工要好,无需携带,其对干眼病的治疗效果优异。
[0023]2)本专利技术还通过设置的压缩软体能够对灌水通孔进行疏通作用,当长时间的植入使用过程中覆盖盘片下表面的灌水通孔被堵塞不易将房水引出时,只需要按动眼皮下方的压缩软体使其被压缩,此时由于阶梯管以及内部部件的设置起到单向流动作用下,整个被挤压的房水只能沿着引流插管进入引流体中,引流体中的房水被进一步挤压进入房水暂储球囊中,此时房水暂储球囊中房水压力增大能够将被堵塞的灌水通孔疏通,有效解决了现有房水引流装置堵塞后无法进行引流灌溉的问题,其结构设计简单,但使用效果优异、实用性强。
[0024]3)本专利技术还在引流插管上开设导丝插入孔,再将引流插管插入前房的过程中可将导丝伸入其中,然后再超声引导下对引流插管尖端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测,使得引流插管的插入的过程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干眼病变的结膜囊引流房水微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插管(1)、压缩软体(2)、引流体(3)、排液导管(4)和出液体(5),所述引流插管(1)、压缩软体(2)、引流体(3)、排液导管(4)和出液体(5)按顺序依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干眼病变的结膜囊引流房水微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插管(1)的前端设置有便于插入前房的尖端(101),所述引流插管(1)的中间段设置有防倒流组件,所述引流插管(1)的后端与压缩软体(2)相连接,所述防倒流组件包括连接在引流插管(1)上端的阶梯管(102),所述阶梯管(102)朝向尖端(101)的一端部设置有密封圈(103),所述阶梯管(102)中设置有半球形活动块(104),所述半球形活动块(104)与远离尖端一侧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05);所述压缩软体(2)包括一个中空的软质球囊(201),所述软质球囊(201)的两侧延伸有侧边条(202),所述侧边条(20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缝合孔(2021);所述软质球囊(201)的后端连接有与引流体(3)相连接的接管(203);所述引流体(3)包括一个引流腔壳体(301)和引流盘(302),所述引流腔壳体(301)固定连接在引流盘(302)上,且所述引流盘(302)的四周外沿开设有多个第二缝合孔(3021),所述引流腔壳体(301)的内部设置有导流腔室(303),所述导流腔室(303)与接管(203)相连接的一端侧壁上连接有接头块(304),所述接头块(304)的端部连接有弹性伸缩管(305),所述弹性伸缩管(305)的端部连接有活动封头(306),所述活动封头(306)与引流腔壳体(301)相匹配,所述接头块(304)、弹性伸缩管(305)与活动封头(306)的内部相互连通,且接头块(304)的外端与接管(203)相连通,所述活动封头(306)的外侧面开设有多个条形沟槽(3061),每个所述条形沟槽(3061)上均开设有与活动封头(3061)内部相连通的出液孔(3062),所述导流腔室(30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每个条形沟槽(3061)相匹配的密封长条(307),所述密封长条(307)沿导流腔室(303)内壁的横向设置,且密封长条(307)的长度大于活动封头(3061)的宽度设置,所述活动封头(306)与远离接管(203)一侧导流腔室(303)的端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