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173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及使用方法,包括厌氧反应器本体,厌氧反应器本体内从下至上设有搅拌机构、布水器、一级三相分离器和二级三相分离器,搅拌机构包括: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框和设于限位框两侧的固定杆,固定杆穿出厌氧反应器本体外侧;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框、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驱动框滑动设于限位框内,且驱动框内设有齿轮槽,驱动齿轮和齿轮槽的每个齿外侧均设有啮合块,驱动框通过齿轮槽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驱动齿轮连接驱动电机;搅拌组件,包括多个连接组件和搅拌杆,连接组件垂直设于驱动框一侧,搅拌杆与连接组件转动连接且使连接杆与水平方向倾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废水与厌氧污泥的混合效果及厌氧处理效果。厌氧处理效果。厌氧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厌氧反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厌氧反应器是一种采用生物法处理废水的设备,其充分利用了厌氧颗粒污泥技术,通过外循环为反应器提供充分的上升流速,保持颗粒污泥床的膨胀和反应器内部的混合,提高了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其工作原理为高浓度废水由布水系统从厌氧反应器底部泵入,与反应器内的厌氧颗粒污泥充分混合,绝大部分有机物质被转化为沼气,气液分离模块将沼气、水和污泥实现良好分离,沼气由顶部进入沼气输送系统,废水由出水管流入后续处理系统,厌氧污泥回流至污泥床。
[0003]现有技术中,为使高浓度废水与厌氧污泥混合均匀,常采用搅拌器进行搅拌。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182379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路循环全混式厌氧反应器,主要包括:反应器主体,进料装置,循环搅拌装置,排污装置,安全防护装置,出水装置,加热装置,检测控制装置,和沼气收集装置等组成。双路循环全混式厌氧反应器具有内循环搅拌装置和外循环搅拌装置;两套循环搅拌装置结合起来对物料进行搅拌,以内循环搅拌为主,外循环搅拌为辅,能有效截留污泥,产期率高,显著减少运行费用,明显改善出水水质等特点。但对废水和厌氧污泥施加离心力,无法很好的将底部的厌氧污泥向上翻转,大大影响混合效果和废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及使用方法,提高废水与厌氧污泥的混合效果及厌氧处理效果,且提高兼容性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申请提出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本体,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内从下至上设有搅拌机构、布水器、一级三相分离器和二级三相分离器,所述搅拌机构包括:
[0007]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框和设于限位框两侧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穿出厌氧反应器本体外侧;
[0008]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框、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框滑动设于限位框内,且驱动框内设有齿轮槽,所述驱动齿轮和齿轮槽的每个齿外侧均设有啮合块,所述驱动框通过齿轮槽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连接驱动电机;
[0009]搅拌组件,包括多个连接组件和搅拌杆,所述连接组件垂直设于驱动框一侧,所述搅拌杆与连接组件转动连接且使连接杆与水平方向倾斜。
[0010]优先地,所述啮合块边缘呈圆弧型,所述固定杆呈直线形或弧形,所述驱动框、限位框边缘线平行于厌氧反应器本体内壁,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呈立方体或圆柱体,且根据
厌氧反应器本体的形状确定驱动齿轮和齿轮槽上啮合块的接触位置。
[0011]优先地,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设于厌氧反应器本体内壁且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出厌氧反应器本体内壁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于厌氧反应器本体外壁。
[0012]优先地,所述齿轮槽呈椭圆形,且靠近固定杆两侧呈弧形,垂直于搅拌杆两侧相对平行设立,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设于齿轮槽与驱动框边缘之间。
[0013]优先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L型杆和伸缩杆,所述L型杆靠近伸缩杆一侧设有螺纹槽,所述伸缩杆与L型杆通过螺纹槽啮合连接,所述搅拌杆靠近连接组件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插设有转动杆,所述伸缩杆下端插入凹槽内,且与转动杆转动连接。
[0014]优先地,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内且与搅拌机构相对一侧设有滑槽组,所述转动杆远离连接组件一端插设于滑槽组。
[0015]优先地,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两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固定杆通过通孔穿出厌氧反应器本体外侧,且密封圈保持厌氧反应器本体内的密封性,所述限位框的长度与驱动框的长度相同,且限位框的宽度大于驱动框的宽度。
[0016]优先地,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上设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外设有排气管,所述布水器上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端穿出厌氧反应器本体外侧,所述一级三相分离器上连接有一级集气管,所述二级三相分离器上连接有二级集气管,所述一级集气管和二级集气管均于集气罩连接。
[0017]优先地,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靠近搅拌机构和滑槽左两侧相对平行设立,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侧壁设有进液管和排液管,所述进液管的高度高于排液管的高度,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下设有底座。
[0018]基于上述的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厌氧反应器,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厌氧反应器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根据厌氧反应器本体的形状,确定固定杆、驱动框、限位框的形状及驱动轮和齿轮槽上的啮合块的接触位置,若厌氧反应器本体呈立方体,则固定杆、驱动框、限位框均呈直线形,驱动齿轮与齿轮槽处于同一竖直轴线上,若厌氧反应器本体呈圆柱体,则固定杆、驱动框、限位框均呈弧形,驱动齿轮的啮合块与齿轮槽的啮合块侧边缘连接,即驱动齿轮和齿轮槽的轴线有偏差;
[0020]S2.调节伸缩杆的伸出长度及搅拌杆的倾斜角度;
[0021]S3.开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通过啮合块带动驱动框、搅拌组件循环进行水平移动和竖直移动,通过搅拌杆的倾角,循环搅拌厌氧反应器本体底部的厌氧菌和废水的混合物。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通过驱动电机使驱动齿轮转动,并通过齿轮槽带动驱动框转动,驱动框带动搅拌组件转动,将底层厌氧污泥向上翻转,实现高浓度废水与厌氧污泥的均匀混合,并通过限位组件和滑槽组限位,操作便捷且搅拌效果较好;
[0024]2.通过连接组件可调节搅拌杆距离厌氧反应器本体底部的距离,避免底部厌氧污泥无法混合;
[0025]3.兼容多种形状的厌氧反应器本体,提高兼容性,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2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示意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搅拌机构连接示意图;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啮合块连接示意图;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滑槽组连接示意图;
[003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搅拌组件侧视连接示意图。
[0032]图中标记为:1.厌氧反应器本体,11.滑槽组,12.密封圈,13.集气罩,131.排气管,14.进液管,15.排液管,16.底座,2.布水器,21.进水管,3.一级三相分离器,31.一级集气管,4.二级三相分离器,41.二级集气管,5.搅拌机构,6.限位组件,61.限位框,62.固定杆,7.驱动组件,71.驱动框,711.齿轮槽,72.驱动齿轮,721.连接杆,73.啮合块,8.搅拌组件,81.连接组件,811.L型杆,812.伸缩杆,82.搅拌杆,821.凹槽,822.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实施例1
[0034]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出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本体1,厌氧反应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包括厌氧反应器本体,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内从下至上设有搅拌机构、布水器、一级三相分离器和二级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框和设于限位框两侧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穿出厌氧反应器本体外侧;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框、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框滑动设于限位框内,且驱动框内设有齿轮槽,所述驱动齿轮和齿轮槽的每个齿外侧均设有啮合块,所述驱动框通过齿轮槽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连接驱动电机;搅拌组件,包括多个连接组件和搅拌杆,所述连接组件垂直设于驱动框一侧,所述搅拌杆与连接组件转动连接且使连接杆与水平方向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块边缘呈圆弧型,所述固定杆呈直线形或弧形,所述驱动框、限位框边缘线平行于厌氧反应器本体内壁,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呈立方体或圆柱体,且根据厌氧反应器本体的形状确定驱动齿轮和齿轮槽上啮合块的接触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设于厌氧反应器本体内壁且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出厌氧反应器本体内壁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于厌氧反应器本体外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槽呈椭圆形,且靠近固定杆两侧呈弧形,垂直于搅拌杆两侧相对平行设立,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设于齿轮槽与驱动框边缘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L型杆和伸缩杆,所述L型杆靠近伸缩杆一侧设有螺纹槽,所述伸缩杆与L型杆通过螺纹槽啮合连接,所述搅拌杆靠近连接组件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插设有转动杆,所述伸缩杆下端插入凹槽内,且与转动杆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高浓度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器本体内且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东蛟王毅辰陆广辉张袁雨郭晶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环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