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风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集热装置、出口管、回路管和用户,空气在集热装置中加热,通过出口管输送到用户中进行送风,然后回风通过回路管进入集热装置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管内设置从出口管内壁向出口管中心延伸的弯曲导流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太阳能送风系统,通过在出口管内设置弯曲导流板,使得空气一部分沿着导流板流动引导至相反的方向,与相反方向进入的空气充分混合,从而实现空气的温度均匀,以满足用户供热要求。热要求。热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热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送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储备量不断减少、日益紧缺,造成价格的不断上涨,同时常规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这些都大大限制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因而寻求新的能源,特别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已成为现在人们研究的热点。
[0003]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而且资源量巨大,地球表面每年收的太阳辐射能总量为1
×
10 18 kW
·
h,为世界年耗总能量的一万多倍。世界各国都已经把太阳能的利用作为新能源开发的重要一项。然而由于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上的能量密度小(每平方米约一千瓦),而且又是不连续的,这给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带来一定困难。因此,为了广泛利 用太阳能,不仅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而且在经济上必须能同常规能源相竞争。
[0004]当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装置,太阳能或者直接加热空气,但是此种情况下需要下部热流体自然对流到上部,换热效率低,因此导致集热管内部集热区域的空气温度与其他区域的空气温度不同,从而使得出口管中不同位置的空气温度不同,导致输送到不同用户中的温度存在差异。
[0005]因此,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提出了一种太阳能送风系统,旨在通过对集热器的出口管设置分配器,以达到出口温度均匀,以实现进一步换热需要,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太阳能送风系统,从而解决前面出现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太阳能热风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集热装置、出口管、回路管和用户,空气在集热装置中加热,通过出口管输送到用户中进行送风,然后回风通过回路管进入集热装置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管内设置从出口管内壁向出口管中心延伸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包括从内壁延伸的第一弧形壁和第二弧形壁,第一弧形壁和第二弧形壁朝向空气流动方向弯曲,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出口管内壁设置多个导流板,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导流板的尺寸越来越小。
[0008]作为优选,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出口管内壁设置多个导流板,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导流板的尺寸越来越小的幅度不断增加。
[0009]第一壁和第二壁的交点位于第一弧形壁与内壁连接处的下游,同时位于第二弧形壁与内壁连接处的下游。
[0010]作为优选,第一弧形壁和第二弧形壁是圆弧,其中第一弧形壁的圆弧直径小于第二弧形壁的圆弧直径。
[0011]作为优选,第一弧形壁的长度大于第二弧形壁的长度。
[0012]作为优选,用户是多层建筑物,建筑物包括墙体。
[0013]作为优选,所述墙体包括透明板、预热管,预热管从墙体上部延伸到下部,预热管设置支路,所述支路入口延伸到墙体内侧的室内,所述支路入口设置风机。
[0014]作为优选,第一弧形壁与内壁的连接点与交点之间第一线的长度L2,第二弧形壁与内壁的连接点与交点之间的第二线的长度L1,第一线与内壁的夹角是A2,第二线与内壁的夹角是A1,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相邻楔形结构的间距S,即相邻导流板在内壁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中心点就是第一弧形壁、第二弧形壁与内壁的连接点连线的中点,满足如下要求:N=a
‑
b*Ln(M),其中N=(L1+L2)/S,M=sin(A2)/sin(A1);Ln是对数函数,0.263<a<0.264,0.0829<b<0.0831。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集热送风系统,通过在在空气出口管内设置导流板,使得空气一部分沿着导流板流动引导至相反的方向,与相反方向进入的空气充分混合,从而实现空气的温度均匀,以实现进一步换热需要,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0016]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太阳能热风系统,通过在在出口管内设置弯曲导流板设置尺寸越来越小,以减轻流动阻力,在阻力减小以及材料成本节省的程度上,所述的均温效果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导流板各个参数的变化导致的换热规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满足流动阻力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对换热器的导流板结构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优的出口空气均温效果。
[0018]4)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布局,使得相邻排的导流板结构错列布置,从而进一步充分混合空气,达到温度均匀。
[0019]5)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导流板的距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设计了最小距离的公式,充分满足均温混合需要,避免混合不均匀以及流动阻力增加问题,以达到最优的出口空气均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送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建筑墙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出口管设置导流板的轴向切面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出口管设置导流板的尺寸示意图。
[0024]图5是每层设置1块导流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6是每层设置3块导流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7是每层设置1块导流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8是图7的出口管一侧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如下:1集热装置,2导流板,21第一弧形壁,22第二弧形壁,23交点, 5、出口管6、用户,7回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30]本文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涉及公式的,“/”表示除法,
“×”
、“*”表示乘法。
[0031]图1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送风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集热装置1、出口管5、回路管7和用户6,空气在集热装置中加热,通过出口管5输送到用户6中进行送风,然后回风通过回路管7进入集热装置进行加热。
[0032]作为优选,所述回路管包括预热管36。
[0033]作为一个改进,用户是多层建筑物,建筑物包括墙体。如图2所示,所述墙体包括透明板35、预热管36、绝热层37、外承重墙38、保温层39、内承重墙43、通风部件44;所述透明板35、预热管36、绝热层37设置在外承重墙38外表面,透明板35设置在预热管36的外部,绝热层37设置在预热管36的内侧,所述保温层39安装在外承重墙38与内承重墙43之间;所述通风部件44设置在内承重墙43的内表面;所述通风部件44的上部入口连接太阳能集热器1,预热管36从墙体上部延伸到下部,预热管设置支路,所述支路入口延伸到墙体内侧的室内,所述支路入口设置风机。
[0034]集热器中加热的热空气通过通风部件44输送到房间,风机将房间的冷空气吸到预热管中,然后进入集热装置加热。
[0035]作为一个选择,所述预热管36的上部出口连接太阳能集热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热风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集热装置、出口管、回路管和用户,空气在集热装置中加热,通过出口管输送到用户中进行送风,然后回风通过回路管进入集热装置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管内设置从出口管内壁向出口管中心延伸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包括从内壁延伸的第一弧形壁和第二弧形壁,其中第一弧形壁与内壁连接处切线与内壁形成的锐角小于第二弧形壁与内壁连接处切线与内壁形成的锐角,第一弧形壁和第二弧形壁朝向空气流动方向弯曲,第一壁和第二壁的交点位于第一弧形壁与内壁连接处的下游,同时位于第二弧形壁与内壁连接处的下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弧形壁和第二弧形壁是圆弧,其中第一弧形壁的圆弧直径小于第二弧形壁的圆弧直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弧形壁的长度大于第二弧形壁的长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户是多层建筑物,建筑物包括墙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包括透明板、预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炜,薛陆,邵海燕,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