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地图的出版自动检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163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字地图的出版自动检查方法,属于数字地图制图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获取包括线状图形和面状图形的地物目标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对应的注记的位置和属性信息,然后根据上述信息,判断水系与道路相交处是否有道路附属物、注记与地物的关系是否合理、注记的属性信息是否符合要求、闭合等高线大小是否符合要求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数字地图的自身位置和属性信息,通过距离计算、信息比对实现对数字地图的全面检查,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个检查过程不再依赖于人工,大大提高了检查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了检查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了检查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字地图的出版自动检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字地图的出版自动检查方法,属于数字地图制图


技术介绍

[0002]基于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的原始采集数据是数字地形图的基础和支撑,而采集数据的质量检查与审校验收是保证地形图精度、准确度与可靠性的重要关键环节。同时,由于原始数据可能存在基于影像的数据采集位置不准确、属性不正确、编辑处理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以及现有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对于地图出版检查尚无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和成熟产品,通常仅依靠打印纸图与计算机屏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人工检查,工作量大、耗时长、效率低,且容易出现检查错漏,且部分内容人工难以进行有效检核,严重制约了地形图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字地图的出版自动检查方法,以解决目前数字地图出版检查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易出现错查、漏查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数字地图的出版自动检查方法,该检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1)获取待检查数字地图中地物目标位置以及地物目标周围的地图注记的属性信息,其中地物目标包括线状图形和面状图形;
[0006]2)根据地物目标位置以及地物目标周围的地图注记的属性信息对数字地图进行地物检查、地貌检查、注记检查和等高线检查中的至少两种;
[0007]地物检查是用于检查水系与道路相交处是否有道路附属物;
[0008]地貌检查是用于检查等高线在遇到双线河、沟渠、采石场、陡坎或路堑符号时是否断开;
[0009]注记检查是用于检查注记与地物的关系是否合理、注记的属性信息是否符合要求;
[0010]等高线检查是用于检查等高线之间、等高线中心大小是否符合要求。
[0011]本专利技术首先获取包括线状图形和面状图形的地物目标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对应的注记的位置和属性信息,然后根据上述信息,判断水系与道路相交处是否有道路附属物、注记与地物的关系是否合理、注记的属性信息是否符合要求、闭合等高线大小是否符合要求等。本专利技术利用数字地图的自身位置和属性信息,通过距离计算、信息比对实现对数字地图的全面检查,本专利技术整个检查过程不再依赖于人工,大大提高了检查效率和准确性。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等高线的检查包括等高线与等高线之间是否相交、山顶最高等高线的直径和凹坑最低等高线直径的大小是否大于对应的设定直径。
[0013]进一步地,等高线中心大小是否符合要求的检查过程如下:
[0014]a.获取等高线以及对应的高程注记,根据等高线中心的高程注记和与其相邻的等
高线的高程注记判断等高线中心是山顶还是凹坑;
[0015]b.根据等高线中心所在圆的位置,找到该圆的圆心,根据圆心到圆上任一点的距离计算出等高线中心的直径;
[0016]c.若等高线中心是山顶,则将计算出的直径与山顶直径设定值进行比较;若等高线中心是凹坑,则将计算出的直径与凹坑直径设定值进行比较。
[0017]进一步地,所述地物检查时还包括对道路与河流两次相交会围成的区域面积进行检查。
[0018]进一步地,所述注记检查包括以下过程:
[0019]获取数字地图中面状图形的地物目标的位置和大小以及相应注记的位置,判断两者是否存在重叠,若两者位置存在重叠,则说明注记位置不合理,若不存在重叠,则判断两者之间的间隔是否大于等于设定的间隔,若不大于等于,则说明注记位置不合理。
[0020]进一步地,所述注记属性的检查指的注记的字级、字型是否准确,检查过程如下:获取的待检查数字地图中的注记,先判断该注记所处的级别;从数据库中找到所处级别对应的字级和字形;将该注记的字级和字形与从数据库中找的字级和字形进行比较,若两者一致,说明该注记的字级和字形准确,否则,说明该注记出现字级和/或字形出现错误。
[0021]进一步地,面积检查过程如下:
[0022]找到道路和河流两种编码相交的节点;
[0023]检查相邻相交节点点位、道路和河流曲线之间组成的区域是否闭合;
[0024]若闭合,则按照重积分的计算方法,计算两个节点和曲线之间的面积,判断面积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则说明不符合要求。
[0025]进一步地,地貌检查的过程如下:
[0026]查找等高线编码与双线河、沟渠、采石场、陡坎或路堑中任一地形编码相交的节点;
[0027]检测相交节点是否为等高线和同一属性的面状地物相交,若是,则删掉两个相交节点之间最短的等高线。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水系与道路交叉时缺少附属设施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注记符号与面目标重叠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等高线与地物关系不符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目标间隔过小的示意图;
[003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线目标度量冲突示意图;
[0033]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等高线过密的示意图;
[0034]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等高线山头过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0036]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数字地图检查中存在效率低、误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地图的图内自动检查方法,该方法针对的数字地图的图内部分,主要包括有地物检查、地貌
检查、注记检查和等高线检查等。其中地物检查主要是检查数字地图中水系与道路相交时是否有相应道路附属物;地貌检查用于等高线在遇到采石场、陡坎、双线河渠等时是否中断;注记检查用于检查数字地图中注记与地物关系是否合理、注记位置是否合适;等高线检查用于等高线和等高线之间是否相交、山顶最高等高线的直径是否达到相应的设定宽度、凹坑最低等高线的直径是否达到相应的设定宽度。下面对数字地图的出版检查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0037]1.获取待检查数字地图中地物目标位置以及地物目标周围的地图注记的属性信息
[0038]本专利技术中获取的地物目标包括线状图形和面状图形,线状图形包括道路、铁路、河流和等高线等,面状图形包括有水库、湖泊等。地图注记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字或者数字,地图注记的属性信息主要包括地图注记的标注位置和地图注记的字级、字大。
[0039]2.进行地物检查
[0040]由于双线水系与道路相交时,需要有道路附属物,例如桥梁、涵洞、渡口,若两者的相交处没有相应的桥梁标记,如图1所示,其中有两处圈起的部分是需要增加相应的道路附属物,说明地图中该处出现错误,不符合制图要求。此外,当道路与单线河流两次相交时会围成一定的区域,在数字地图上,对于该块区域的大小有一定的要求,假设数字地图为1:50000的军事地图,那么由道路与河流两次相交会围成的区域面积不能小于0.0004平方毫米,而这么小的区域肉眼是很难观察出来的,如图5所示,因此,本专利技术需要对数字地图进行上述地物检查。具体计算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地图的出版自动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检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待检查数字地图中地物目标位置以及地物目标周围的地图注记的属性信息,其中地物目标包括线状图形和面状图形;2)根据地物目标位置以及地物目标周围的地图注记的属性信息对数字地图进行地物检查、地貌检查、注记检查和等高线检查中的至少两种;地物检查是用于检查水系与道路相交处是否有道路附属物;地貌检查是用于检查等高线在遇到双线河、沟渠、采石场、陡坎或路堑符号时是否断开;注记检查是用于检查注记与地物的关系是否合理、注记的属性信息是否符合要求;等高线检查是用于检查等高线之间、等高线中心大小是否符合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地图的出版自动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高线的检查包括等高线与等高线之间是否相交、山顶最高等高线的直径和凹坑最低等高线直径的大小是否大于对应的设定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地图的出版自动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等高线中心大小是否符合要求的检查过程如下:a.获取等高线以及对应的高程注记,根据等高线中心的高程注记和与其相邻的等高线的高程注记判断等高线中心是山顶还是凹坑;b.根据等高线中心所在圆的位置,找到该圆的圆心,根据圆心到圆上任一点的距离计算出等高线中心的直径;c.若等高线中心是山顶,则将计算出的直径与山顶直径设定值进行比较;若等高线中心是凹坑,则将计算出的直径与凹坑直径设定值进行比较。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字地图的出版自动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物检查时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莉时春霖霍爱梅王思李永宁范玉茹陈长远张萌赵鹏朱芳莹杨冬有杜欣阳李娟刘兆华李岱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一二零六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