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产田耕层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145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低产田耕层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土壤扩库增蓄肥料基材8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低产田耕层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改良
,涉及一种中低产田耕层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世界范围内对土壤改良剂的重视,其被广泛的应用,如土壤保湿剂、松土剂、固沙剂、增肥剂、消毒剂、降酸碱剂等。但是单一功能型的土壤改良剂在改良效果上不够全面,同时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而两种土壤改良剂的混合使用,虽然具有明显的正交互作用,改良土壤的效果也大大提高,但在有些结构差和肥力低下的贫瘠农田,单施土壤改良剂或化肥,效果都不好。而土壤扩蓄增容肥作为一种土壤改良肥料正在逐渐的兴起,如有研究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秸秆木炭、油菜渣、油菜秸秆、用锯末、木炭、活性炭、生活炉渣、建筑垃圾等原材料与磷酸二氢钾、磷酸二铵、尿素等化学制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最终通过制粒形成各种土壤扩蓄增容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使用,不仅能有效利用降水资源,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而且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对水肥的吸收能力,提高作物产量。但是,至今还没有利用南方山核桃外蒲壳等资源成功地开发出用于中低产田改良的土壤扩蓄增容改良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中低产田耕层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中低产田耕层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0005]一种中低产田耕层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土壤扩库增蓄肥料基材85

90份、钙镁磷肥1

4份、石灰1

3份、膨润土1

2份和聚丙烯酰胺2

5份。
[0006]在上述的中低产田耕层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中,所述的土壤扩库增蓄肥料基材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山核桃外蒲壳 45

55份、稻草10

25份、腐殖酸10

20份和羊粪10

20份。
[0007]在上述的中低产田耕层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中,所述的土壤扩库增蓄肥料基材制备方法是:将山核桃外蒲壳和稻草秸秆粉碎,并与腐殖酸和羊粪混合,通过稻草秸秆和羊粪调节初始C/N至 25

35,然后添加菌剂1混合搅拌均匀,接着加水调整水分含量为 50

65%,然后堆肥发酵,当温度升至50℃以上,保温5

6天, 5

6天后翻堆,待温度降至40℃以下,得到发酵料,加入菌剂2,待其降至室温,得到土壤扩库增蓄肥料基材。
[0008]在上述的中低产田耕层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中,所述的土壤扩库增蓄肥料基材制备方法是:将山核桃外蒲壳和稻草秸秆粉碎,并与腐殖酸和羊粪混合,分别加入山核桃外蒲壳质量0.2

0.3%的白腐菌、1

2%的蔗糖和30

35%的水,调整水分含量为 50

65wt%,通过翻抛操作使得山核桃外蒲壳和稻草碎末、腐殖酸、羊粪及白腐菌均匀混合,在26

28℃下密封堆放,
[0009]当温度升至50℃以上,保温5

6天,翻堆,在堆肥期间间歇翻抛混合,间歇翻抛次数
2

3次,间隔时长3

5天,待温度降至 40℃以下,得到发酵料,向发酵料中加入山核桃外蒲壳质量 0.2

0.3%的木霉菌,在25

28℃堆放10

15天后,在160

180℃的高温下翻拌至含水量低于8%,待其降至室温,得到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基材。
[0010]在上述的中低产田耕层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中,所述的菌剂 1为白腐菌,且菌剂1的加入量为山核桃外蒲壳质量的0.2

0.3%。
[0011]在上述的中低产田耕层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中,所述的菌剂 2为木霉菌,且菌剂2加入量为山核桃外蒲壳质量的0.2

0.3%。
[0012]一种中低产田耕层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1,备料,准备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山核桃外蒲壳45

55 份、稻草10

25份、腐殖酸10

20份、羊粪10

20份、钙镁磷肥 1

4份、石灰1

3份、膨润土1

2份和聚丙烯酰胺2

5份,
[0014]步骤2,制备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基材,将山核桃外蒲壳和稻草粉碎成碎末后均匀铺设在地面上,将腐殖酸和羊粪均匀层叠铺设在山核桃外蒲壳和稻草碎末上,分别加入山核桃外蒲壳质量 0.2

0.3%的白腐菌、1

2%的蔗糖和30

35%的水,调整水分含量为50

65wt%,通过翻抛操作使得山核桃外蒲壳和稻草碎末、腐殖酸、羊粪及白腐菌均匀混合,在26

28℃下密封堆放,
[0015]当温度升至50℃以上,保温5

6天,翻堆,在堆肥期间间歇翻抛混合,间歇翻抛次数2

3次,间隔时长3

5天,待温度降至 40℃以下,得到发酵料,向发酵料中加入山核桃外蒲壳质量 0.2

0.3%的木霉菌,在25

28℃堆放10

15天后,在160

180℃的高温下翻拌至含水量低于8%,待其降至室温,得到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基材,
[0016]步骤3,混合,按土壤扩库增蓄肥料基材85

90份、钙镁磷肥1

4份、石灰1

3份、膨润土1

2份和聚丙烯酰胺2

5份的比例,将上述组分过20目筛混匀,造粒,包装制得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成品。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本专利技术采用包括山核桃外蒲壳、稻草、腐殖酸、羊粪、钙镁磷肥、石灰、膨润土、聚丙烯酰胺和木霉菌在内的原料生产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不仅通过降解了山核桃外蒲壳木质素解决了山核桃壳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明确了生防菌、保水剂与肥料的选择配比问题,该土壤扩库增蓄肥对防止土壤酸化,增加耕层厚度,破除土壤板结,保水保肥,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传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低产田耕层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土壤扩库增蓄肥料基材85

90份、钙镁磷肥1

4份和石灰1

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低产田耕层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壤扩库增蓄肥料基材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山核桃外蒲壳45

55份、稻草10

25份、腐殖酸10

20份和羊粪10

2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低产田耕层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壤扩库增蓄肥料基材制备方法是:将山核桃外蒲壳和稻草秸秆粉碎,并与腐殖酸和羊粪混合,通过稻草秸秆和羊粪调节初始C/N至25

35,然后添加菌剂1混合搅拌均匀,接着加水调整水分含量为50

65%,然后堆肥发酵,当温度升至50℃以上,保温5

6天后翻堆,待温度降至40℃以下,得到发酵料,加入菌剂2,待其降至室温,得到土壤扩库增蓄肥料基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低产田耕层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壤扩库增蓄肥料基材制备方法是:将山核桃外蒲壳和稻草秸秆粉碎,并与腐殖酸和羊粪混合,分别加入山核桃外蒲壳质量0.2

0.3%的白腐菌、1

2%的蔗糖和30

35%的水,调整水分含量为50

65wt%,通过翻抛操作使得山核桃外蒲壳和稻草碎末、腐殖酸、羊粪及白腐菌均匀混合,在26

28℃下密封堆放,当温度升至50℃以上,保温5

6天,翻堆,在堆肥期间间歇翻抛混合,间歇翻抛次数2

3次,间隔时长3

5天,待温度降至40℃以下,得到发酵料,向发酵料中加入山核桃外蒲壳质量0.2

0.3%的木霉菌,在25

28℃堆放10

15天后,在160

180℃的高温下翻拌至含水量低于8%,待其降至室温,得到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基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低产田耕层土壤扩库增蓄改良剂,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琛傅庆林林义成裘高扬郭彬李华刘俊丽陈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