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弯机,包括工作台、折弯压头、成型组件、背板、设于工作台上的第一驱动单元和矫正组件,所述成型组件包括对称地设于折弯压头两侧的两成型辊,所述成型辊竖向设置且与工作台转动连接,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背板和两成型辊共同形成折弯空间,所述矫正组件包括对称地设于折弯压头两侧的两矫正臂,当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折弯压头向前行进将工件压入折弯空间内时,所述成型辊可与工件弯曲后形成的臂面相抵接,且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可驱动转动臂与工件弯曲后形成的两臂相抵接以实现矫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折弯精度高且折弯效率高,有利于推广应用。有利于推广应用。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弯机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具有矫正功能的折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折弯过程中,折弯压头在将工件压入折弯模腔内时,工件与折弯模腔间会产生较大摩擦力,如此不仅会大大降低折弯工件的表面质量,而且还需要后续进行人工修正,费时费力;此外,在折弯较厚板材时,折弯线处的金属会因挤压发生流动,现有折弯压头的折弯端面往往为为平面,如此折弯时会阻碍相邻两折弯线间的金属发生流动,从而影响相邻两折弯线的位置精度,不利于提高折弯精度。此外在将长直板状工件折弯成框型工件的过程中,当折弯压头将工件压入折弯模腔后形成的两臂较长时,因折弯压头对两臂末端的作用力较小,常会出现两臂折弯角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问题,上述情况出现后需要人工进行修复调整,费时费力且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弯机,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折弯精度不高、折弯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具有结构合理,折弯精度高且折弯效率高的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折弯机,包括工作台、折弯压头、成型组件、背板和设于工作台上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成型组件包括对称地设于折弯压头两侧的两成型辊,所述成型辊竖向设置且与工作台转动连接,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背板和两成型辊共同形成折弯空间,当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折弯压头向前行进将工件压入折弯空间内时,所述成型辊可与工件弯曲后形成的臂面相抵接。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折弯压头的折弯端面部分地向内凹陷并形成与工件上折弯线位置对应的凸棱,所述凸棱的侧面间及凸棱与折弯压头的侧面间均平滑过渡。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设于工作台上的气缸或液压缸,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端同轴地与折弯压头连接,且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外套设有滑座,所述滑座与工作台滑动连接。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还包括矫正组件,所述矫正组件包括对称地设于折弯压头两侧的两矫正臂,所述矫正臂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和转动臂,所述转动臂的第一端与成型辊铰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设于工作台上且可驱动转动臂第二端转动,且当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折弯压头向前行进将工件压入折弯空间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可驱动转动臂与工件弯曲后形成的两臂相抵接以实现矫正。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转动臂上转动连接有导辊,当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转动臂第二端转动时,所述导辊的辊面可与工件弯曲后形成的臂面抵接且相切。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成型辊与工作台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工作台上
沿成型组件宽度方向设有多组连接成型座用连接孔。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还包括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第三驱动单元和推杆,所述推杆与折弯压头相对设置且可在第三驱动单元的作用下将折弯后的工件从折弯空间内顶出。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背板上还设有打标机,所述打标机的打标头可伸入至折弯空间内对折弯后的工件进行打标。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还包括第四驱动单元,所述折弯压头与折弯空间之间设有可向上承托工件的托架,所述第四驱动单元设于工作台上且可驱动托架升降。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和第四驱动单元分别电性连接。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背板和两成型辊共同形成折弯空间,当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折弯压头向前行进将工件压入折弯空间内时,所述成型辊与工件弯曲后形成的臂面滚动摩擦,如此可避免损失工件表面,有利于提高成品合格率,避免后续的修补工作。同时,折弯压头的折弯端面部分地向内凹陷形成与折弯线对应的凸棱,如此在折弯时,折弯线处的金属因挤压而向内流动,有利于保证相邻两折弯线的位置精度,有利于提高工件折弯精度。
[0016]本技术中还包括两矫正臂,在折弯压头向前行进将工件压入两成型座内时,两矫正臂可向内靠拢与折弯形成的两臂抵接,如此可实现对两臂的矫正,保证折弯后两臂的折弯角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两矫正臂可左右对工件进行限位,避免折弯过程中工件左右发生位移,如此可保证具有正确的折弯位置,提高成型合格率,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此外,矫正臂上还转动连接有导辊,在第二驱动单元驱动转动臂第二端转动时,所述导辊的辊面可与工件弯曲后的臂面抵接且相切,如此,当折弯压头向前行进将工件压入两成型座的过程中,所述矫正臂与两臂间为滚动摩擦,如此可避免对两臂形成机械损伤,有利于保证折弯后的工件具有较好的表面质量,可进一步提高产品成型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8]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2: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3:本技术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
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如图1~3所示的一种折弯机,包括工作台1、折弯压头2、成型组件、背板5和设于工作台1上的第一驱动单元6,所述成型组件包括对称地设于折弯压头2两侧的两成型辊3,所述成型辊3竖向设置且与工作台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的背板5和两成型辊3共同形成折弯空间,其中,所述成型辊3与工作台1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工作台1上沿成型组件宽度方向设有多组连接成型辊3用连接孔,即,通过调整成型辊3相对工作台1的固定位置,可调整折弯空间的宽度大小,如此可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折弯压头(2)、成型组件、背板(5)和设于工作台(1)上的第一驱动单元(6),所述成型组件包括对称地设于折弯压头(2)两侧的两成型辊(3),所述成型辊(3)竖向设置且与工作台(1)转动连接,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的背板(5)和两成型辊(3)共同形成折弯空间,当所述第一驱动单元(6)驱动折弯压头(2)向前行进将工件压入折弯空间内时,所述成型辊(3)可与工件弯曲后形成的臂面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压头(2)的折弯端面部分地向内凹陷并形成与工件上折弯线位置对应的两凸棱(21),所述凸棱(21)的侧面间、凸棱(21)与折弯压头(2)的侧面间均平滑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6)包括设于工作台(1)上的气缸或液压缸,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端同轴地与折弯压头(2)连接,且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外套设有滑座(7),所述滑座(7)与工作台(1)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折弯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矫正组件,所述矫正组件包括对称地设于折弯压头(2)两侧的两矫正臂(4),所述矫正臂(4)包括第二驱动单元(41)和转动臂(42),所述转动臂(42)的第一端与成型辊(3)铰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41)设于工作台(1)上且可驱动转动臂(42)第二端转动,且当所述第一驱动单元(6)驱动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岩,王钪,董继伟,刘彬,王春业,王广才,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天鹏锻压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