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性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113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弹性针织布,包括本体,本体的底部缝制连接有外层针织布,外层针织布的底部缝制连接有柔性针织层,柔性针织层由竹棉弹力纤维面料层和涤纶弹力纤维面料层组成,且竹棉弹力纤维面料层和涤纶弹力纤维面料层依次设置,柔性针织层的底部缝制连接有弹性针织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本体的底部缝制连接有外层针织布,外层针织布的底部缝制连接有柔性针织层,柔性针织层由竹棉弹力纤维面料层和涤纶弹力纤维面料层组成,起到了增加了针织布弹力的效果,通过柔性针织层的底部缝制连接有弹性针织层,弹性针织层由氨纶纤维丝弹力面料层和天然原木纤维面料层组成,起到了进一步提高了针织布的弹力,从而达到了高弹的目的。从而达到了高弹的目的。从而达到了高弹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弹性针织布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高弹性针织布。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但现有的针织布存在弹力较差,从而存在在使用时容易因为拉扯造成针织布损坏,进而降低了针织布的使用寿命以及穿着舒适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弹性针织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弹性针织布,具备高弹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针织布存在弹力较差,从而存在在使用时容易因为拉扯造成针织布损坏,进而降低了针织布的使用寿命以及穿着舒适度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弹性针织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缝制连接有外层针织布,所述外层针织布的底部缝制连接有柔性针织层,所述柔性针织层由竹棉弹力纤维面料层和涤纶弹力纤维面料层组成,且竹棉弹力纤维面料层和涤纶弹力纤维面料层依次设置,所述柔性针织层的底部缝制连接有弹性针织层,所述弹性针织层由氨纶纤维丝弹力面料层和天然原木纤维面料层组成,且氨纶纤维丝弹力面料层和天然原木纤维面料层依次设置,所述弹性针织层的底部缝制连接有内层针织布。
[0005]优选的,所述外层针织布由竹炭纤维纱面料层和锦纶丝纤维面料层组成,所述竹炭纤维纱面料层和锦纶丝纤维面料层依次设置。
[0006]优选的,所述内层针织布由尼龙纤维面料层和亚麻纤维面料层组成,所述尼龙纤维面料层和亚麻纤维面料层依次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竹棉弹力纤维面料层的厚度为0.11cm

0.16cm,所述涤纶弹力纤维面料层的厚度为0.12cm

0.16cm。
[0008]优选的,所述氨纶纤维丝弹力面料层的厚度为0.11cm

0.14cm,所述天然原木纤维面料层的厚度为0.13cm

0.17cm。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本技术通过本体的底部缝制连接有外层针织布,外层针织布的底部缝制连接有柔性针织层,柔性针织层由竹棉弹力纤维面料层和涤纶弹力纤维面料层组成,起到了增加了针织布弹力的效果,通过柔性针织层的底部缝制连接有弹性针织层,弹性针织层由氨纶纤维丝弹力面料层和天然原木纤维面料层组成,起到了进一步提高了针织布的弹力,从而达到了高弹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针织布存在弹力较差,从而存在在使用时容易因为拉扯造成针织布损坏,进而降低了针织布的使用寿命以及穿着舒适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外层针织布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柔性针织层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弹性针织层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内层针织布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本体;2、外层针织布;21、竹炭纤维纱面料层;22、锦纶丝纤维面料层;3、柔性针织层;31、竹棉弹力纤维面料层;32、涤纶弹力纤维面料层;4、弹性针织层;41、氨纶纤维丝弹力面料层;42、天然原木纤维面料层;5、内层针织布;51、尼龙纤维面料层;52、亚麻纤维面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本技术的本体1、外层针织布2、竹炭纤维纱面料层21、锦纶丝纤维面料层22、柔性针织层3、竹棉弹力纤维面料层31、涤纶弹力纤维面料层32、弹性针织层4、氨纶纤维丝弹力面料层41、天然原木纤维面料层42、内层针织布5、尼龙纤维面料层51和亚麻纤维面料层5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且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20]请参阅图1

5,一种高弹性针织布,包括本体1,本体1的底部缝制连接有外层针织布2,外层针织布2的底部缝制连接有柔性针织层3,柔性针织层 3由竹棉弹力纤维面料层31和涤纶弹力纤维面料层32组成,起到了增加了针织布弹力的效果,且竹棉弹力纤维面料层31和涤纶弹力纤维面料层32依次设置,柔性针织层3的底部缝制连接有弹性针织层4,弹性针织层4由氨纶纤维丝弹力面料层41和天然原木纤维面料层42组成,起到了进一步提高了针织布的弹力,从而达到了高弹的目的,且氨纶纤维丝弹力面料层41和天然原木纤维面料层42依次设置,弹性针织层4的底部缝制连接有内层针织布5,外层针织布2由竹炭纤维纱面料层21和锦纶丝纤维面料层22组成,竹炭纤维纱面料层21和锦纶丝纤维面料层22依次设置,内层针织布5由尼龙纤维面料层51和亚麻纤维面料层52组成,尼龙纤维面料层51和亚麻纤维面料层 52依次设置,竹棉弹力纤维面料层31的厚度为0.11cm

0.16cm,涤纶弹力纤维面料层32的厚度为0.12cm

0.16cm,氨纶纤维丝弹力面料层41的厚度为 0.11cm

0.14cm,天然原木纤维面料层42的厚度为0.13cm

0.17cm。
[0021]使用时,通过本体1的底部缝制连接有外层针织布2,外层针织布2的底部缝制连接有柔性针织层3,柔性针织层3由竹棉弹力纤维面料层31和涤纶弹力纤维面料层32组成,起到了增加了针织布弹力的效果,通过柔性针织层 3的底部缝制连接有弹性针织层4,弹性针织层4由氨纶纤维丝弹力面料层41 和天然原木纤维面料层42组成,起到了进一步提高了针织布的弹力,从而达到了高弹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针织布存在弹力较差,从而存在在使用时容易因为拉扯造成针织布损坏,进而降低了针织布的使用寿命以及穿着舒适度的问题。
[00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性针织布,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底部缝制连接有外层针织布(2),所述外层针织布(2)的底部缝制连接有柔性针织层(3),所述柔性针织层(3)由竹棉弹力纤维面料层(31)和涤纶弹力纤维面料层(32)组成,且竹棉弹力纤维面料层(31)和涤纶弹力纤维面料层(32)依次设置,所述柔性针织层(3)的底部缝制连接有弹性针织层(4),所述弹性针织层(4)由氨纶纤维丝弹力面料层(41)和天然原木纤维面料层(42)组成,且氨纶纤维丝弹力面料层(41)和天然原木纤维面料层(42)依次设置,所述弹性针织层(4)的底部缝制连接有内层针织布(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针织布(2)由竹炭纤维纱面料层(21)和锦纶丝纤维面料层(22)组成,所述竹炭纤维纱面料层(2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东晓毛信旺从晓明肖毅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豪伟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