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A修饰蛋白在制备抗弓形虫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91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6A修饰蛋白在制备抗弓形虫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该应用通过调控m6A修饰蛋白表达水平,调控炎症因子TN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6A修饰蛋白在制备抗弓形虫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m6A修饰蛋白在制备抗弓形虫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T.gondii)简称弓形虫,是一种常见的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弓形虫在侵入宿主时可寄生于绝大部分有核细胞,几乎可以感染包括人在内的所有温血动物。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原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感染弓形虫后,虫体多以包囊的形式在脑、眼和骨骼肌等部位生存,通常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在老年人、艾滋病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弓形虫感染可发展为急性弓形虫病,引发脑炎、眼病或肺炎等严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除此之外,弓形虫感染对孕妇尤其是孕早期妇女会造成严重威胁,引起不良妊娠结局如流产、死胎、畸胎或胎儿先天性弓形虫病。鉴于弓形虫感染后,宿主的免疫状态在感染的发展和转归中扮演关键角色。因此,开展宿主对弓形虫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对深入认识弓形虫病特征和致病机制,及防治工作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巨噬细胞作为机体中广泛分布的免疫细胞,在维持免疫平衡和抵御外部病原体感染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弓形虫诱导的巨噬细胞免疫应答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

α)作为高度多效性的细胞因子,在抗弓形虫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若阻断TNF

α可能导致弓形虫的潜伏感染被重新激活,增加急性弓形虫病的风险。TNF

α还可驱动弓形虫速殖子向缓殖子转化,促进弓形虫病从急性期转向慢性期。以往针对弓形虫免疫应答的研究多集中在转录调控领域。但是,在病原体调控宿主免疫应答的过程中,转录水平的调控只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一部分。并且,相比于转录水平的调控,转录后的调控过程可以帮助细胞更加快速地对外来刺激做出应答。
[0004]近年来,寄生虫转录后调控

表观遗传学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在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中,寄生虫借助表观遗传调控在宿主体内生存繁殖,以躲避宿主的免疫清除。表观遗传学调节机制主要包括组蛋白修饰(Histone modification)、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非编码RNA(non

coding RNAs)调节等,在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基础上研究可遗传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变化。组蛋白修饰包括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和泛素化等,组蛋白修饰通过改变DNA与组蛋白的相互作用,使染色质构型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细胞内基因转录、DNA复制、重组和修复等多种DNA模板化过程。NF

κB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激活对于弓形虫感染诱导的炎症反应、细胞的存活与增殖至关重要。在侵入宿主细胞时弓形虫通过分泌效应蛋白GRA15调节NF

κB核转运和NF

κB介导的炎症细胞因子基因转录,如IL

12和IFN

γ;除了GRA15外,弓形虫还可分泌棒状体蛋白ROP18等共同参与对NF

κB信号通路的调控。弓形虫感染巨噬细胞后,通过阻断TNF

α启动子的Ser
10
磷酸化和Lys9/Lys
14
乙酰化抑制TNF

α的产生。
[0005]DNA甲基化是在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的催化下,将甲基
选择性地添加到基因组DNA胞嘧啶的第5位碳原子上,形成5

甲基胞嘧啶(5

Mc)。据相关报道,弓形虫基因组存在两种功能性DNA甲基化酶,TgDNMTa和TgDNMTb,两者在缓殖子中的转录水平均高于速殖子,且缓殖子中的甲基化位点也多于速殖子,提示DNA甲基化可能与弓形虫毒力基因表达相关。也有报道发现,在生精细胞中,弓形虫通过增加DNMT1和DNMT3A的基因表达和酶活性,诱导胞内NF

κB活性的增加,对男性生殖系统产生负面影响。MicroRNA(miRNA)和LncRNA是弓形虫诱导的宿主免疫应答中两类主要的非编码RNA。miRNA

146a和miRNA

155通过调控感染小鼠大脑中的免疫反应建立潜伏感染状态。一种特殊的LncRNA(NONHSAT022487)在感染Ⅱ型弓形虫(ME49)后显著上调,抑制细胞因子IL

12、TNF

α、IL

1β和IFN

γ的分泌。综上所述,表观遗传学研究有助于深入揭示宿主与寄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0006]在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和非编码RNA调节的基础上,RNA甲基化修饰逐渐受到关注,引领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新领域。RNA修饰在转录后发挥调控作用,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转运RNA(Transfer RNA,tRNA)、小核RNA(Small nuclear RNA,snRNA)和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rRNA)等各类RNA上已鉴定出超过100种RNA修饰。N6‑
腺苷酸甲基化(N6‑
methyladenosine,m6A)发生在腺嘌呤第六位N上,是mRNA上存在最为广泛的RNA甲基化修饰。在真核生物中,m6A修饰由一整套效应蛋白调控完成,包括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甲基识别蛋白,这三类蛋白也分别被称作“书写”(Writer)、“擦除”(Eraser)和“读取”蛋白(Reader)。甲基转移酶包括甲基转移酶3(methyltransferase

like 3,METTL3)、甲基转移酶14(methyltransferase

like 14,METTL14)、肾母细胞瘤相关蛋白(Wilms

tumor 1

associating protein,WTAP)和KIAA1429等,其中METTL3、METTL14和WTAP会形成甲基转移酶复合体,共同催化mRNA上腺嘌呤发生m6A修饰。去甲基化酶主要包括脂肪量和肥胖相关蛋白(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 protein,FTO)和ALKNH5,可以从mRNA中去除已有的m6A修饰。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的共同参与,使得m6A修饰成为一个动态可逆的过程。最终,m6A修饰被甲基识别蛋白直接识别并结合,进而使下游的调控通路被激活,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甲基识别蛋白主要由YTH结构域家族蛋白组成,包括YTHDF1

3和YTHDC1

2等,其中YTHDF1能够促进m6A修饰的mRNA与核糖体结合,提高翻译效率;而YTHDF2则会介导m6A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m6A修饰蛋白在制备抗弓形虫感染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控所述m6A修饰蛋白表达水平,调控炎症因子TNF

α表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m6A修饰蛋白包括甲基转移酶WTAP和去甲基化酶FTO蛋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甲基转移酶WTAP和去甲基化酶FTO蛋白表达水平上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竞帆王勇秦敏邵天业缪婷婷张戎刘新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