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暖PTC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76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暖PTC加热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隔水板和加热组件,其中,上壳体与下壳体由隔水板分隔,而分别于两者内形成有上水室和下水室;上水室和下水室的同一端分别设有位于上壳体上的出水口,以及位于下壳体上的进水口,且相对于具有出水口和进水口的一端,上水室和下水室的另一端相连通;加热组件具有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连接的多个PTC加热块,各PTC加热块穿经上壳体和隔水板设置,而部分位于上水室内,部分位于下水室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暖PTC加热器通过双流程设计,可更好的利用PTC加热块,而可使该加热器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使用效果。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暖PTC加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空调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水暖PTC加热器,同时,本技术也涉及有该水暖PTC加热器的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燃油供求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都在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在传统汽车中,由于内燃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膨胀推动活塞做工,由内能转化为动能,转化效率低,余热较多,所以用于制暖的热源一般都是内燃机余热。这种制暖系统合理利用了原本无用的废热,但其也意味着只有在内燃机开启的状态下才能进行制暖,而由于纯电动汽车没有内燃机,混动汽车在纯电动模式下也需要供暖,因而制暖用PTC加热器的采用成为大多数新能源车企的选择。
[0003]新能源汽车制暖用PTC加热器一般分为风暖、水暖两种,风暖使用PTC 直接加热空气并由风扇吹入车内,水暖则由PTC通过专门的设备加热冷却液,再经过暖风芯体向车内提供暖风。相较于风暖形式的结构简单、制热迅速,水暖方式温度稳定、柔和舒适,并且加热的冷却液也可以给动力电池加热,而有着更好的使用效果。因此,水暖PTC加热器的设计开发便成为各车企重要的研发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水暖PTC加热器,以能够提供具有较好使用效果的水暖PTC加热器。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水暖PTC加热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隔水板和加热组件,其中:
[0007]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由所述隔水板分隔,而分别于两者内形成有上水室和下水室;
[0008]所述上水室和所述下水室的同一端分别设有位于所述上壳体上的出水口,以及位于所述下壳体上的进水口,且相对于具有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的一端,所述上水室和所述下水室的另一端相连通;
[0009]所述加热组件具有电路板,以及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多个PTC加热块,各所述PTC加热块穿经所述上壳体和所述隔水板设置,而部分位于所述上水室内,部分位于所述下水室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隔水板的一端设有通水孔;所述上水室和所述下水室通过所述通水孔连通。
[0011]进一步的,多个所述PTC加热块被排布为多排;各排所述PTC加热块中,相邻的所述PTC加热块之间错位布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水暖PTC加热器还包括电器盒;所述电器盒通过安装支架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固连。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固连有主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主板上,各所述PTC加热块一并穿经所述主板设置;所述主板上设有用于封盖所述电路板的密封盖。
[0014]进一步的,所述水暖PTC加热器还包括进水温度传感器和出水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穿经所述主板、所述上壳体和所述隔水板伸入所述下水室,并靠近所述进水口布置;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穿经所述主板和所述上壳体伸入所述上水室,并靠近所述出水口布置。
[0015]进一步的,各所述PTC加热块外套设有防水管;所述防水管穿经主板、所述上壳体和所述隔水板设置,且所述防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板及所述下壳体相连。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连接凸起,各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防水管一一对应布置;各所述防水管的一端套装于相应的所述连接凸起上,并与所述连接凸起固连于一起。
[0017]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铆接于所述下壳体及所述上壳体上;所述主板与所述上壳体之间,以及所述上壳体、所述隔水板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分别通过铆钉固连;所述主板和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防水管之间,所述上壳体、所述隔水板和所述下壳体之间,以及所述进水口与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出水口与所述上壳体之间分别通过钎焊密封。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9]本技术所述的水暖PTC加热器,通过加热组件中的PTC加热块的发热,能够对流经的冷却液的加热,而能够实现水暖加热方式。
[0020]与此同时,通过使得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同一端的下壳体与上壳体上,并使另一端的上水室和下水室连通,也能够使得整体加热器实现流经冷却液的双流程设计。而且进、出水口一端的冷却液(水温最低和最高)经由同一块PTC 加热块进行加热,另一端水温相近处也为经由同一块PTC加热块进行加热,如此能够更好地利用每一块PTC加热块,使之加热更快速,以可提升加热组件的加热效率,进而使得该加热器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
[0021]此外,本技术直接由上、下壳体等形成冷却液流道,也可增大冷却液流道体积,增大换热面积,降低流阻,并且还能够减小加热器的整体尺寸。
[0022]本技术同时也提出有上述水暖PTC加热器的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包括:
[0023]将所述出水口和所述主板分别与所述上壳体铆接,并将所述进水口和所述下壳体铆接;
[0024]将所述上壳体、所述隔水板和所述下壳体叠置于一起;
[0025]将各所述防水管穿经所述主板、所述上壳体和所述隔水板,并套装于对应的所述连接凸起上;
[0026]将上壳体、所述隔水板和所述下壳体铆接紧固;
[0027]将所述防水管一端的外表面与所述主板之间,所述防水管另一端的内表面与所述连接凸起之间,以及所述上壳体、所述隔水板和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进水口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和所述出水口与所述上壳体之间分别通过钎焊密封;
[0028]将各所述PTC加热块插入相应的所述防水管中,安装所述加热组件,并将所述密封盖装于所述主板上。
[0029]本技术的水暖PTC加热器的装配方法,能够实现该水暖PTC加热器的装配成
型,并且通过采用铆接固定以及钎焊密封的方式,不仅可便于生产制造,利于降低重量及成本,同时也能够提升加热器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0030]另外,通过使得防水管一端的外表面与主板钎焊密封,另一端的内表面与连接凸起钎焊密封,可使得防水管采用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由此能够使防水管料厚降低,而不仅可降低成本,亦可提升传热能力。
附图说明
[003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水暖PTC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水暖PTC加热器的爆炸图;
[003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隔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暖PTC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暖PTC加热器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隔水板(6)和加热组件,其中: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由所述隔水板(6)分隔,而分别于两者内形成有上水室和下水室;所述上水室和所述下水室的同一端分别设有位于所述上壳体(1)上的出水口(5),以及位于所述下壳体(2)上的进水口(4),且相对于具有所述出水口(5)和所述进水口(4)的一端,所述上水室和所述下水室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加热组件具有电路板(13),以及与所述电路板(13)连接的多个PTC加热块(12),各所述PTC加热块(12)穿经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隔水板(6)设置,而部分位于所述上水室内,部分位于所述下水室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PTC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板(6)的一端设有通水孔(602);所述上水室和所述下水室通过所述通水孔(60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PTC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PTC加热块(12)被排布为多排;各排所述PTC加热块(12)中,相邻的所述PTC加热块(12)之间错位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暖PTC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暖PTC加热器还包括电器盒(9);所述电器盒(9)通过安装支架(10)与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固连。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暖PTC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顶部固连有主板(3);所述电路板(13)固定于所述主板(3)上,各所述PTC加热块(12)一并穿经所述主板(3)设置;所述主板(3)上设有用于封盖所述电路板(13)的密封盖(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丰刘羽郅王雷刘同飞张仲秋马跃康旭东李国凯孙武星马军龙
申请(专利权)人: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