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阀门气源冗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013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动阀门气源冗余装置,属于冶金行业气动阀门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壳体上部设有调压腔(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阀门气源冗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动阀门气源冗余装置,属于冶金行业气动阀门


技术介绍

[0002]气动阀门在工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推动执行器内活塞运动,旋转或升降扭轴带动阀杆驱动的一种气动控制阀门。所有气动阀门均由一根气源管连接电磁阀或者阀门定位器,通过执行器驱动阀门动作。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往往由于气源管长度过长,易出现气源管老化断裂、折断等现象,此时气动阀门会由于气源压力低或无气源供给出现控制失灵或复位动作,轻则会影响生产,重则会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阀门气源冗余装置,可同时为气动阀门提供两路气源,在一路气源缺失的情况下,另一路气源能够保证气动阀门不会出现控制失灵或复位动作,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阀门气源冗余装置,包含气动阀门、气源A、气源B、调压旋钮、壳体、调压弹簧、锁紧螺栓、调压膜片、均压腔、出气腔、调压柱、中间腔、止回阀B、进气腔B压力孔、进气腔B、止回阀A、进气腔A压力孔、进气腔A和调压腔,所述壳体包含上、中、下三部分,壳体上部设有调压腔,壳体上部和壳体中部之间构成均压腔,壳体中部与壳体下部之间构成中间腔,壳体左侧设有与气源A、气源B连接的进气腔A和进气腔B,壳体右侧设有与气动阀门连接的出气腔;所述中间腔与进气腔A、进气腔B及出气腔连通,所述均压腔与出气腔连通,进气腔A和进气腔B内部分别设有止回阀A和止回阀B;壳体正面设有进气腔A压力孔、进气腔B压力孔和出气腔压力孔,进气腔A压力孔、进气腔B压力孔和出气腔压力孔分别与进气腔A、进气腔B及出气腔连通;所述调压柱穿过均压腔与中间腔之间的通孔,调压柱下端与中间腔顶部的调压孔相对应;所述调压旋钮通过螺纹与壳体上部的调压腔侧壁连接,并通过调压弹簧将调压膜片压向均压腔底部;锁紧螺栓将调压膜片与调压柱固定在一起。
[0005]所述调压膜片为圆盘状,调压膜片上设有与调压弹簧相对应的环形限位台。
[0006]所述调压膜片的外缘设有橡胶插销,均压腔的侧壁上设有插槽,橡胶插销插在均压腔侧壁上的插槽中。
[0007]所述壳体上部、壳体中部和壳体下部通过长杆螺栓连接在一起,壳体上部与壳体中部之间以及壳体中部与壳体下部之间均设有橡胶密封垫片。
[0008]壳体正面上的进气腔A压力孔、进气腔B压力孔和出气腔压力孔分别螺纹连接进气腔A压力表、进气腔B压力表和出气腔压力表。
[0009]所谓冗余就是增加多余的设备,以保证系统更加可靠、安全地工作。本装置可同时为气动阀门提供两路气源,在一路气源缺失的情况下,另一路气源能够保证气动阀门不会出现控制失灵或复位动作。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两根气源管其中一根出现老化断裂、折断等现象时,另一路气源通过本装置可保证气动阀门气源连续且压力稳定,气动阀门不会出现控制失灵或复位动作,保证阀门状态不受影响,同时可通过压力表直观判断故障气源管,从而消除了事故隐患,保证了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与气动阀门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图中:1.气动阀门气源冗余装置,2.气动阀门,3.气源A,4.气源B,1

1.调压旋钮,1

2壳体,1
‑2‑
1壳体上部,1
‑2‑
2壳体中部,1
‑2‑
3壳体下部,1

3.长杆螺栓,1

4调压弹簧,1

5.锁紧螺栓,1

6.调压膜片,1
‑6‑
1.环形限位台,1
‑6‑
2.橡胶插销,1

7.均压腔,1
‑7‑
1.均压孔,1

8.出气腔,1

9.调压孔,1

10.调压柱,1

11.出气腔压力孔,1

12.中间腔,1

13.止回阀B,1

14.进气腔B压力孔,1

15.进气腔B,1

16. 进气腔B压力表,1

17.止回阀A,1

18.进气腔A压力孔,1

19.进气腔A,1

20.调压腔,1

21.进气腔A压力表,1

22.出气腔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3]参照附图1

4,一种气动阀门气源冗余装置,包含气动阀门2、气源A3、气源B4、调压旋钮1

1、壳体1

2、调压弹簧1

4、锁紧螺栓1

5、调压膜片1

6、均压腔1

7、出气腔1

8、调压柱1

10、中间腔1

12、止回阀B1

13、进气腔B压力孔14、进气腔B1

15、止回阀A1

17、进气腔A压力孔1

18、进气腔A1

19和调压腔1

20,所述壳体1

2包含上、中、下三部分,壳体上部设有调压腔1

20,壳体上部和壳体中部之间构成均压腔1

7,壳体中部与壳体下部之间构成中间腔1

12,壳体左侧设有与气源A3、气源B4连接的进气腔A1

19和进气腔B1

15,壳体右侧设有与气动阀门2连接的出气腔1

8;所述中间腔1

12与进气腔A1

19、进气腔B1

15及出气腔1

8连通,所述均压腔1

7与出气腔1

8连通,进气腔A1

19和进气腔B1

15内部分别设有止回阀A1

17和止回阀B1

13;壳体正面设有进气腔A压力孔1

18、进气腔B压力孔1

14和出气腔压力孔(1

11),进气腔A压力孔(1

18)、进气腔B压力孔(1

14)和出气腔压力孔1

11分别与进气腔A1

19、进气腔B1

15及出气腔1

8连通;所述调压柱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阀门气源冗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气动阀门(2)、气源A(3)、气源B(4)、调压旋钮(1

1)、壳体(1

2)、调压弹簧(1

4)、锁紧螺栓(1

5)、调压膜片(1

6)、均压腔(1

7)、出气腔(1

8)、调压柱(1

10)、中间腔(1

12)、止回阀B(1

13)、进气腔B压力孔(14)、进气腔B(1

15)、止回阀A(1

17)、进气腔A压力孔(1

18)、进气腔A(1

19)和调压腔(1

20),所述壳体(1

2)包含上、中、下三部分,壳体上部设有调压腔(1

20),壳体上部和壳体中部之间构成均压腔(1

7),壳体中部与壳体下部之间构成中间腔(1

12),壳体左侧设有与气源A(3)、气源B(4)连接的进气腔A(1

19)和进气腔B(1

15),壳体右侧设有与气动阀门(2)连接的出气腔(1

8);所述中间腔(1

12)与进气腔A(1

19)、进气腔B(1

15)及出气腔(1

8)连通,所述均压腔(1

7)与出气腔(1

8)连通,进气腔A(1

19)和进气腔B(1

15)内部分别设有止回阀A(1

17)和止回阀B(1

13);壳体正面设有进气腔A压力孔(1

18)、进气腔B压力孔(1

14)和出气腔压力孔(1

11),进气腔A压力孔(1

18)、进气腔B压力孔(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玉双
申请(专利权)人:石钢京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