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急性湿疹的溻渍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118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急性湿疹的溻渍贴,由以下组成成分制备而成:黄柏20g、苦参20g、白矾10g。制备时,首先将黄柏、苦参、白矾加水浸泡30min,水煎2次,合并滤液,待药液冷却后,将6层无菌纱布于药液中浸透,挤至不滴水,放入真空包装袋,使用真空封口机封口冷藏。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中药溻渍疗法,具有药味少、药量大、药力直达病所、操作简便、起效迅速、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帮助患者及早摆脱疾病的困扰,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观感受及生存质量,使患者尽快的恢复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且本疗法医疗成本低,有良好的经济效应,这些都是湿疹柏参方溻渍治疗急性湿疹中不可忽视的优势。急性湿疹中不可忽视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湿疹的溻渍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急性湿疹的溻渍贴。

技术介绍

[0002]湿疹(Eczema)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为皮肤科常见疾病。现代流行病学观察发现,湿疹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为1%~3%。湿疹具有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渗出倾向、反复发作的特点,发病原因常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常是多方面的。外在因素如生活环境、气候条件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紫外线、摩擦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学物质等均可诱发湿疹。内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情绪变化等精神改变,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均可产生或加重湿疹的病情。从发病机制上来看,湿疹主要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湿疹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红斑基础上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融合成片,常因搔抓形成糜烂面,有明显浆液性渗出;亚急性期表现为渗出减轻,仍有丘疹、丘疱疹,皮损呈暗红色;慢性期表现为浸润肥厚的皮损,上有抓痕、鳞屑。
[0003]目前西医在治疗上以控制炎症、调节免疫、止痒为主,多采用高效外用皮质类固醇、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口服抗组胺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症状,但这些药物重复使用可能会导致感染、肾上腺抑制、皮肤萎缩等副作用。中医在治疗湿疹方面途径多,可以有效减少复发,副作用相对较少。
[0004]湿疹在传统中医学中属于“湿疮”、“浸淫疮”的范畴。中医认为,湿疹的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而发。多在禀赋不耐的基础上,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嗜酒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生,复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浸淫肌肤;或因素体虚弱,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日久益甚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在治疗方面,急性期以驱邪为主,慢性期以调理气血为主。湿疹根据疾病不同分期及证型制定相应治疗方案。除辨证论治外,还有中药溻渍、中药药浴、针刺等中医特色疗法,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0005]溻渍法又称“湿敷法”, 属于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是溻法和渍法的组合。溻者, 湿敷也, 指药液浸于药棉或药布后, 敷于患处;渍者, 浸渍也, 指用药液浸渍患部。溻渍疗法包括冷溻法、热溻法和浸渍法。其中,冷溻法利用中医“寒则收引”理论,可降温、减慢血液循环、减少渗出、减轻灼热感,在局部起到消炎、止痒、抗微生物等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溻渍疗法中药物主要是其挥发性成分经皮吸收,使血管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增加,且药物积聚在患处局部,浓度高,作用时间长,对于炎症因子的吸收、机体免疫力的提高作用显著,已经成为常用的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周围血管科、骨伤科、肛肠科等多个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急性湿疹的溻渍贴。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疗急性湿疹的溻渍贴,由以下组成成分制备而成:黄柏20g、苦参20g、白矾10g。制备时,首先将黄柏、苦参、白矾加水浸泡30min,水煎2次,合并滤液,待药液冷却后,将6层无菌纱布于药液中浸透,挤至不滴水,放入真空包装袋,使用真空封口机封口冷藏。
[0008]方中黄柏为君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苦参为臣药,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助黄柏清利湿热;白矾为佐药,性燥酸涩,外用尤善收湿止痒。三药相合,共奏清热解毒、收湿止痒之功。现代药理学表明:黄柏具有抗过敏、抗氧化、抗菌作用;苦参有抗微生物、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且苦参碱作为苦参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明确的止痒效果;白矾除有抗菌作用外,还有确切的收敛作用,可从细胞中吸收水分,使细胞发生脱水收缩,减少炎症渗出物,又可与血清蛋白结合成难溶于水的蛋白化合物而沉淀,使组织或创面呈现干燥。
[0009]本专利技术运用中药溻渍疗法,具有药味少、药量大、药力直达病所、操作简便、起效迅速、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帮助患者及早摆脱疾病的困扰,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观感受及生存质量, 使患者尽快的恢复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且本疗法医疗成本低,有良好的经济效应,这些都是湿疹柏参方溻渍治疗急性湿疹中不可忽视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病例收集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自2020年10月

2021年7月初诊合格的急性湿疹患者,共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配,分为3组,分别为湿疹柏参方组、硼酸溶液组、生理盐水组。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全部选出的随机数按照从小到大进行编号,规定序号1~30为湿疹柏参方组,序号31~60为硼酸溶液组,61~90为生理盐水组。
[0012]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赵辩《中国临床皮肤病学》2017年制定:皮疹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的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泡,基底潮红。由于搔抓,皮疹顶端搔破后呈明显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浆液不断渗出,病变中心较重,向周围蔓延,境界不清。当合并感染时,则炎症更明显,并形成脓疱,脓液渗出或结黄绿色或污褐色痂;(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皮肤性病学》2020年制定:急性湿疮:皮损多形性,可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和糜烂、渗出。皮损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自觉瘙痒剧烈,伴灼热感。如染毒可出现脓疱、脓液和脓痂。皮损泛发而严重者,可伴全身不适、低热和烦躁。病若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
[0013]纳入标准:
(1)符合急性湿疹的西医和中医诊断标准;(2)年龄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者;(3)患者配合治疗及随访者。
[0014]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近2周内曾服用过类固醇激素及抗组胺类药物者,外用过皮质激素制剂者;(3)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
[0015]剔除标准(1)受试者未能按时口服和外用药物;(2)加用本方案禁止使用的中西药物者。
[0016]脱落标准(1)发生不良反应,不宜继续接受治疗;(2)受试者要求退出;(3)失访。
[0017]疗效判定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皮损评分变化、瘙痒程度来判断综合疗效,将疗效判断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
治疗前积分]×
100%(1)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症状消失,积分值≥减少95%;(2)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95%>积分值减少≥70%;(3)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有所改善,70%>积分值减少%≥50%;(4)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症状未见减轻或反见恶化,积分值减少不足50%。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急性湿疹的溻渍贴,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成成分制备而成:黄柏20g、苦参20g、白矾10g。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急性湿疹的溻渍贴,其特征在于: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希军刘白雪吕林凤张洲王秀艳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心血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