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均匀干燥功能的绿茶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01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绿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均匀干燥功能的绿茶加工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中需要进行烘干程序,而现有的烘干设备往往是将绿茶完全地烘干后才将绿茶取出进行晾制,这样很可能会造成绿茶“过火”情况的发生的问题。一种具有均匀干燥功能的绿茶加工设备,包括加工仓,加工仓的内腔顶部一侧设置有炒制仓,加工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烘干仓,炒制仓的内腔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贯穿炒制仓的炒制桶,炒制桶的内腔中心处竖直设置有轴杆一,轴杆一的一端通过轴套贯穿加工仓的顶部,且轴杆一的外圈圆周整列有若干个搅拌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受热均匀,匀速炒制,提高绿茶品质,避免过火情况出现。避免过火情况出现。避免过火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均匀干燥功能的绿茶加工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绿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均匀干燥功能的绿茶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绿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ji
ǎ
),茗,荈(chu
ǎ
n)。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绿茶源于中国,绿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
[0003]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绿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0004]在绿茶的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烘干程序,而现有的烘干设备往往是将绿茶完全地烘干后才将绿茶取出进行晾制,这样很可能会造成绿茶“过火”情况的发生;此外,绿茶在炒制时会产生较多的“毫”,由于“毫”的存在,影响到绿茶的卖相,导致绿茶价格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均匀干燥功能的绿茶加工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进行烘干程序,而现有的烘干设备往往是将绿茶完全地烘干后才将绿茶取出进行晾制,这样很可能会造成绿茶“过火”情况的发生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具有均匀干燥功能的绿茶加工设备,包括加工仓,所述加工仓的内腔顶部一侧设置有炒制仓,所述加工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烘干仓,所述炒制仓的内腔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贯穿炒制仓的炒制桶,所述炒制桶的内腔中心处竖直设置有轴杆一,所述轴杆一的一端通过轴套贯穿加工仓的顶部,且所述轴杆一的外圈圆周整列有若干个搅拌杆,所述加工仓的内腔的两个内侧壁均安装有若干个电热板,所述炒制桶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端贯穿加工仓底部的轴杆二,所述加工仓的底部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轴杆二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加工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与轴杆一传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加工仓的底部设置有承载板,所述加工仓通过底部四个拐角处的支撑杆与承载板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烘干仓的内腔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轴杆三,每个所述轴杆的外圈均固
定连接有若干个吸附杆,每个所述轴杆三均通过轴套贯穿加工仓。
[0011]优选的,所述加工仓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电机二,每个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均与轴杆三传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气缸和电机二均与支撑架的顶部螺栓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将待炒制的绿茶筒投料口投入至炒制桶内,接着开启电热板,使炒制仓内温度持续升高,再开启电机一,接电机一的输出轴带动轴杆一转动,使得搅拌杆转动,对炒制桶内的绿茶进行搅拌炒制,防止绿茶出现过火的情况,炒制完成后,开启气缸,气缸的输出端带动轴杆二和底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炒制桶内的绿茶落至烘干仓内,同时启动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轴带动轴杆三转动,从而带动吸附杆转动,对绿茶内的毫进行捕捉,同时利用炒制仓内的余温对绿茶进行持续干燥处理,这部分的热量能将绿茶干燥过渡,有效保证绿茶的干燥品质,提高售价。
[0015]本技术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通过炒制仓、炒制桶、轴杆一、搅拌杆和电热板的设置,将待炒制的绿茶筒投料口投入至炒制桶内,接着开启电热板,使炒制仓内温度持续升高,接着转动轴杆一使得搅拌杆转动,对炒制桶内的绿茶进行搅拌炒制,防止绿茶出现过火的情况,受热均匀,匀速炒制,提高绿茶品质,避免过火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炒制桶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吸附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承载板;2、支撑杆;3、加工仓;4、投料口;5、支撑架;6、轴杆一;7、电机一;8、搅拌杆;9、炒制桶;10、电热板;11、底板;12、轴杆二;13、吸附杆;14、轴杆三;15、电机二;16、气缸;17、炒制仓;18、烘干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参照图1

3,一种具有均匀干燥功能的绿茶加工设备,包括加工仓3,加工仓3的内腔顶部一侧设置有炒制仓17,加工仓3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烘干仓18,炒制仓17的内腔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贯穿炒制仓17的炒制桶9,炒制桶9的内腔中心处竖直设置有轴杆一6,轴杆一6的一端通过轴套贯穿加工仓3的顶部,且轴杆一6的外圈圆周整列有若干个搅拌杆8,加
工仓3的内腔的两个内侧壁均安装有若干个电热板10,炒制桶9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底板11,底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端贯穿加工仓3底部的轴杆二12,加工仓3的底部设置有气缸16,气缸16的输出端与轴杆二12固定连接,具体的,通过炒制仓17、炒制桶9、轴杆一6、搅拌杆8和电热板10的设置,将待炒制的绿茶筒投料口4投入至炒制桶9内,接着开启电热板10,使炒制仓17内温度持续升高,接着转动轴杆一6使得搅拌杆8转动,对炒制桶9内的绿茶进行搅拌炒制,防止绿茶出现过火的情况,受热均匀,匀速炒制,提高绿茶品质,避免过火情况出现。
[0024]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0025]将待炒制的绿茶筒投料口4投入至炒制桶9内,接着开启电热板10,使炒制仓17内温度持续升高,再开启电机一7,接电机一7的输出轴带动轴杆一6转动,使得搅拌杆8转动,对炒制桶9内的绿茶进行搅拌炒制,防止绿茶出现过火的情况,炒制完成后,开启气缸16,气缸16的输出端带动轴杆二12和底板11向下移动,从而使得炒制桶9内的绿茶落至烘干仓18内,同时启动电机二15,电机二15的输出轴带动轴杆三14转动,从而带动吸附杆13转动,对绿茶内的毫进行捕捉,同时利用炒制仓17内的余温对绿茶进行持续干燥处理,这部分的热量能将绿茶干燥过渡,有效保证绿茶的干燥品质,提高售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均匀干燥功能的绿茶加工设备,包括加工仓(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仓(3)的内腔顶部一侧设置有炒制仓(17),所述加工仓(3)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烘干仓(18),所述炒制仓(17)的内腔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贯穿炒制仓(17)的炒制桶(9),所述炒制桶(9)的内腔中心处竖直设置有轴杆一(6),所述轴杆一(6)的一端通过轴套贯穿加工仓(3)的顶部,且所述轴杆一(6)的外圈圆周整列有若干个搅拌杆(8),所述加工仓(3)的内腔的两个内侧壁均安装有若干个电热板(10),所述炒制桶(9)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端贯穿加工仓(3)底部的轴杆二(12),所述加工仓(3)的底部设置有气缸(16),所述气缸(16)的输出端与轴杆二(1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均匀干燥功能的绿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仓(3)的顶部一侧安装有电机一(7),所述电机一(7)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鸿
申请(专利权)人:雷波县君山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