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分离回收装置及其回收工艺和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999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IPC分类的B01J19/00领域,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分离回收装置及其回收工艺和应用,装置分离回收装置为滚筒式分离装置,主要滚筒式分离装置包括卧式可旋转反应釜(1),过滤系统(2)和电力系统(3)。回收工艺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步:(1)配置滚筒式分离装置;(2)废旧涤棉与酸解液置入;(3)混合酸解;(4)产物过滤收集;(5)织物漂洗甩干;(6)织物离心干燥;(7)过滤产物粉碎干燥。本申请中提供的分离和回收方法工艺配合本申请中的分离回收装置,能够有效的避免纺织物与搅拌桨的缠结现象的发生,减少设备的堵塞和机械故障等现象。现象。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分离回收装置及其回收工艺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IPC分类的B01J19/00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分离回收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世界人口不断的增长,至2020 年,全世界人口已经接近76亿,中国亿14亿人口位列全球人口之最,并且人口依旧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社会问题也随之不断出现,而纺织物品则是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一方面,随着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很多贫穷地区的人民无法有足够的衣物御寒保暖,另一方面,使用后的废旧纺织品的库存也在源源不断的增加,给储存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果能够有效的重生再利用废旧纺织品,则能够效的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0003]涤纶纤维是目前最常用的化学纤维,在涤纶织物中,涤纶往往会与其它纤维一起制备成涤纶混纺织物,涤/棉混纺织物在涤纶织物中所占的比例高达70%左右。目前,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只能通过物理机械法回收,即涤棉不经过分离,直接破碎开松后,加工成纱线或非织造布,但是这种方法对于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率不高,回收纺织物的质量也较差。现有技术(CN109467741)提供了一种由有机酸催化的水热反应来分离和回收废旧涤棉纺织品的方法,其利用低浓度的有机酸溶液酸解废旧纺织品为纤维素粉末,再通过多级过滤进行回收。但是,申请中采用的方法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废旧纺织品极容易在搅拌桨上形成纺织品的缠结,导致分离设备的运转故障。
[0004]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有效分离回收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装置及其工艺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分离过程中因为废旧织物的缠结等问题而导致的分离回收设备的运转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分离回收装置,所述分离回收装置为滚筒式分离装置;所述滚筒式分离装置包括卧式可旋转反应釜(1),过滤系统(2)和电力系统(3)。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卧式可旋转反应釜1包括外筒4和内筒5。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外筒4为圆柱体形或长方体形,轴向水平固定在支架上;外筒4筒体上设置有筒盖9,进液管10,排液管 11;所述筒盖9设置于外筒4任意一侧底面上,筒盖9与外筒4筒体通过快开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排液管11设置于筒体下部,排液管11的起始端设置于外筒4与内筒5之间,排液管11上还设置有转动阀门以控制液体流速,且筒体外部包裹有加热元件12;所述进液管10设置于筒体上部,进液管10的终止端设置于外筒4与内筒5 之间,进液管10上还设置有转动阀门以控制液体流速;所述外筒4 上还可以设有压力表接口、温度传感器接口装置;所述筒盖9上设置有玻璃视窗以方便观察筒内物料反应情况。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内筒5与外筒4形状一致,轴向水平设置于外筒4内部;
所述内筒5上布有孔径的圆形筛孔;内筒5靠近筒盖9处为开口设计,筒盖9打开后,布料从此开口处装入内筒中;所述内筒9通过高压机械密封转轴与外筒相连,由电机3 驱动以实现在常压或正压状态下的旋转动作。
[0009]作为一种更优选的方案,所述圆形筛孔的孔径为
[0010]本申请中,通过滚筒式分离装置的设置,有效提高了整体的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分离和回收方法的整体效率,并且有效解决了常规情况下的纺织物在搅拌桨上的缠结现象,减少了管道堵塞等故障现象。本申请人认为:本申请中卧式滚动装置的设计,通过分离反应釜的正向和反向两种旋转状态的方式,高效的实现纺织物与酸解液的传质,传热作用,并且通过筛孔的筛选作用,高效地将纤维素粉末从反应釜中进行筛出,从而在进行有效分离回收工作的情况下,避免了传统分离回收设备中搅拌桨的使用,避免了棉纤维酸解后保留的涤纤维在搅拌桨上的缠结作用,不仅进一步加快了废旧纺织物的分离和回收作用,还有效的减少了纺织物缠结现象导致的堵塞和机械故障现象。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过滤系统2包括加压泵6和过滤器7。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加压泵6和过滤器7依次通过管道固定连接于排液管11后。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电力系统3为正常电机装置13;所述电力系统3与卧式可旋转反应釜1通过转轴8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电力系统3为转轴8转动驱动装置。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配置滚筒式分离装置的具体操作为:将卧式可旋转反应釜1,过滤系统2和电力系统3通过机械固定安装的方式,配置成滚筒式酸解分离回收装置。
[001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分离回收装置的回收工艺,工艺步骤至少包含以下几步:(1)配置滚筒式分离装置;(2)废旧涤棉与酸解液置入;(3)混合酸解;(4) 产物过滤收集;(5)织物漂洗甩干;(6)织物离心干燥;(7)过滤产物粉碎干燥。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酸解液为无机酸或有机酸中的至少一种。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酸解液的浓度为5~10wt%。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无机酸为盐酸、硫酸、氢氟酸、硝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酸为草酸、柠檬酸、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中的至少一种。
[0019]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酸解液为硝酸,盐酸和柠檬酸。
[002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硝酸,盐酸和柠檬酸的质量比为3~4: 1:10~13。
[002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废旧涤棉与酸解液的质量比为1:3~20。
[0022]作为一种更优选的方案,所述废旧涤棉与酸解液的质量比为 1:3~5。
[0023]本申请中,通过加入多元酸体系有效提高了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分离回收效率,并且进一步增强了回收过程中对于混纺织物中杂质的去除效果,减少了酸解液用量,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本申请人认为:当硝酸,盐酸和柠檬酸的质量比为3~4:1:10~13时,盐酸和硝酸的配合能够在混合酸中形成比单一组分氧化性更强的氯化亚硝酰,能够更有效的溶解混纺织物中的其它难溶性杂质或矿化物质,且能够与杂质中的微量存在的氯离子和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减少残留;与此同时,在此重量比时,混合酸的配比能够使得酸解液体系对于纤维素具有更强的溶胀效果,有效的增强的酸解液对于纤维的水解作用。当盐
酸的含量过多时,混合酸的氧化性过大,容易对所需得到的织物造成破坏性氧化,降低回收织物的质量;当盐酸的含量过少时,氧化性的减小容易使得复杂性的杂质溶解不完全,不能够有效去除多余杂质,降低回收效率。
[0024]作为一种最优选的方案,所述废旧涤棉与酸解液的质量比为1:15。
[002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废旧涤棉与酸解液置入的具体操作为:将废旧涤/棉纺织物置入步骤(1)中的卧式可旋转反应釜1中,并配制酸解液,配制完成后的酸解液由进液管加入卧式可旋转反应釜1内。
[002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混合酸解的具体操作为:开启电力系统3以驱动卧式可旋转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回收装置为滚筒式分离装置;所述滚筒式分离装置包括卧式可旋转反应釜(1),过滤系统(2)和电力系统(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可旋转反应釜(1)包括外筒(4)和内筒(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分离回收装置,所述过滤系统(2)包括加压泵(6)和过滤器(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分离回收装置,所述电力系统(3)为正常电机装置(13);所述电力系统(3)与卧式可旋转反应釜(1)通过转轴(8)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电力系统(3)为转轴(8)转动驱动装置。5.一种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分离回收装置的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至少包含以下几步:(1)配置滚筒式分离装置;(2)废旧涤棉与酸解液置入;(3)混合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文钦柯希贤朱恩斌林飞芳姚仲鹏陆东东吴建通张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赛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