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丰宇专利>正文

可控球的匹克球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961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控球的匹克球拍,包括有球拍主体与拍柄,该球拍主体包括有一基板以及二面板;所述基板与二面板之间各设有弹性体,该基板内至少设置有一空心柱状空间,该空心柱状空间之两端分别由所述弹性体紧密贴合,所述空心柱状空间内设置有可沿空心柱状空间纵向往返滚动并撞击弹性体的滚动体。通过在基板与面板之间夹设弹性体,降低匹克球撞击球拍面板的回球速度,适当延长匹克球在面板的停留时间,使用者可更好地控制匹克球运动轨迹,增强娱乐趣味性,在击球的瞬间,配合滚动体因惯性撞击弹性体,使弹性体再将撞击力传递至球拍面板,补偿因设置弹性体击球时损失的反作用力,从而增加面板击球的爆发力。从而增加面板击球的爆发力。从而增加面板击球的爆发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控球的匹克球拍


[0001]本技术涉及匹克球拍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可控球面板又不牺牲回球速度的匹克球拍。

技术介绍

[0002]匹克球(PICKLE BALL) 是欧美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项运动,也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一项运动,由于匹克球是集网球、乒乓球、羽毛球于一体的新兴球类运动,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强,并且玩法多样化、适应性强等优点而逐步在全球开始流行起来。
[0003]目前市面上的匹克球拍包括有二面板以及一基板,现有面板均采用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制作,而基板则选用较硬的塑胶蜂窝板,这样匹克球拍击打球时可提供较佳的爆发力,但是,由于球拍的面板和基板均选用较硬的材质合成,使用者挥动球拍在击打匹克球的情形下,球拍在瞬间受力时,球拍整体震动较大,造成使用者手感不佳,尤其球拍面板受力撞击后,回球速度快,面板发生形变幅度较小(面板与球的接触面积较小),从而匹克球停留在面板时间较短,导致使用者难以有效地控制匹克球的方向,降低了该项运动的娱乐性。此前,本技术人亦提出了一种在现有面板中增加滚动体直接撞击面板的方案,以使球拍更好地增强其爆发力,但此举会牺牲了使用者控球的能力,基于此,针对现有匹克球拍所需的击球爆发力,又需要增强击球过程中匹克球运动方向控制的有效性,业界有必要对现有的匹克球拍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控球面板又不牺牲击球速度的匹克球拍。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控球的匹克球拍,包括有球拍主体与拍柄,该球拍主体包括有一基板以及二面板;所述基板与二面板之间各设有可用于降低球速的弹性体,该基板内至少设置有空心柱状空间,该空心柱状空间之两端分别与所述弹性体紧密贴合,所述空心柱状空间内设置有可沿空心柱状空间纵向往返滚动并撞击弹性体的滚动体。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空心柱状空间的轴线与弹性体形成成直角关系。
[000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09]通过在基板与面板之间分别夹设弹性体,该弹性体可用来降低匹克球撞击球拍面板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并加大球拍面板与匹克球的接触面积,同时在击球的瞬间,又配合滚动体因惯性撞击弹性体的设计,使弹性体受滚动体所产生的部分撞击力传递至球拍面板,从而适量地补偿弹性体给原有击球爆发力带来的损耗,如此不仅,使用者可更好地控制匹克球运动的击球轨迹,还能拥有不损耗的击球爆发力,增强运动功能和娱乐趣味性。
[0010]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
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2]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未击打匹克球状态下的截面图;
[0013]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击打匹克球状态下的截面图。
[0014]附图标识说明:
[0015]10、球拍主体
ꢀꢀꢀꢀꢀꢀꢀꢀꢀꢀꢀꢀꢀꢀꢀꢀ
101、空心柱状空间
[0016]11、基板
ꢀꢀꢀꢀꢀꢀꢀꢀꢀꢀꢀꢀꢀꢀꢀꢀꢀꢀꢀꢀ
12、面板
[0017]13、弹性体
ꢀꢀꢀꢀꢀꢀꢀꢀꢀꢀꢀꢀꢀꢀꢀꢀꢀꢀ
20、拍柄
[0018]30、滚动体
ꢀꢀꢀꢀꢀꢀꢀꢀꢀꢀꢀꢀꢀꢀꢀꢀꢀꢀ
40、匹克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球拍主体10与拍柄20。
[0020]该球拍主体10包括有一基板11以及二面板12;所述基板11与二面板12之间各设有一弹性体13,该弹性体13的设置可吸收部分降低匹克球40撞击面板12时的反作用力,降低回球速度,还可提供较多的变形空间,增加匹克球40在面板12的接触面积,适当延长匹克球40在面板12上停留的时间。
[0021]该基板11内至少设置有一空心柱状空间101,该空心柱状空间101之两端分别与所述弹性体13紧密贴合,所述空心柱状空间101内设置有可沿空心柱状空间101纵向往返滚动并撞击弹性体13的滚动体30,在挥拍击打匹克球40的过程中,滚动体30在惯性的作用下,撞击面板12并将部分撞击力通过弹性体13传递至面板12,从而适量地增加面板12整体的击球爆发力。在本实施例中,该面板12为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材质,该弹性体13可为软木材质或其它材质,该空心柱状空间101的轴线与弹性体13形成直角关系;该滚动体30可为多个,且该滚动体30可以为金属或其它材质,同时,该滚动体30亦可以为球形、四方形或其它形状,在此不以为限。
[0022]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3]当使用者挥动球拍主体10击球时,该球拍通过使用者用力将球拍以一定加速度提速,空心柱状空间101内的滚动体30由于惯性的作用会紧贴后侧的弹性体13;当球拍主体10击打到匹克球40时,匹克球40在撞击前侧面板12的瞬间,由弹性体13吸收部分的撞击力,使匹克球的球速降低并增加匹克球与面板的接触面积,实现有效控球。如图3所示,匹克球40撞击到前侧面板12时,前侧面板12和弹性体13略微向后变形形成所谓吃球状态,当然这是微观分析,视图仅是示意展示,实际上不存在图示那么大的变形量。由于弹性体13的作用下所撞击的匹克球40的球速会减缓,从而使用者可利用减缓的球速及较大的吃球面积,有效地控制匹克球运动的方向。同时所述滚动体30会在惯性的作用下以一定的速度从后侧的弹性体13撞向前侧的弹性体13,此时前侧的弹性体13自身会抵消一部分滚动体30所产生的瞬间撞击力,亦会将一部分撞击力传递至前侧面板12上,前侧面板12在击球瞬间,先后受到反作用力及撞击力的作用,使得前侧面板12整体能够保证一定的击球爆发力。
[0024]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在基板与面板之间夹设弹性体,该弹性体用来降低匹克球撞击球拍面板的回球速度,以及增加匹克球与面板的接触面积,同时在击球的瞬间,又配合滚动体因惯性撞击弹性体的设计,使弹性体吸收滚动体所产生的部分撞击力传递至球拍面板,从而适量地增加面板整体的击球爆发力,使用者可更好地控制匹克球的运动轨迹,还能拥有足够的回球速度。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球的匹克球拍,包括有球拍主体与拍柄,该球拍主体包括有一基板以及二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与二面板之间各设有弹性体,该基板内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空心柱状空间,该空心柱状空间之两端分别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丰宇
申请(专利权)人:李丰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