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可蒸加工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9070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可蒸加工烹饪器具,包括具有进出口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可放置食材的工作腔、设置在壳体内的蒸汽组件、设置在进出口处的封盖,所述蒸汽组件包括与工作腔连通的蒸汽出口,在封盖与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内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气流通道,密封圈上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与气流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蒸汽出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工作强的密封性,避免大量蒸汽的外泄;另一方面,可避免外泄蒸汽使操作者烫伤,从而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可蒸加工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属于家用烹饪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可蒸加工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适合家用的烹饪用电器不断涌现,例如电烤箱、电火锅、具有蒸汽功能的蒸汽空炸、电蒸锅等。随着人们食品卫生健康意识的提升,“蒸菜”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收,相应地,具有蒸汽功能的蒸汽空炸、蒸汽烤箱等也迅速得以普及。现有的蒸汽烤箱或者蒸汽空炸之类的烹饪用具通常包括外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工作腔或者内锅组件、设置在箱门或上盖上的控制按键,壳体内还设有用于产生蒸汽的蒸汽组件、用于烘烤食材的烘烤组件。蒸汽组件所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输出端进入到工作腔或者内锅组件内,进而对工作腔或内锅组件中的食材进行蒸加工。
[0003]对于现有的蒸汽空炸或者蒸汽烤箱之类的烹饪电器而言,当开启“蒸加工”的功能时,由于蒸汽组件会持续不断地产生高温的蒸汽,而高温的蒸汽在完成对工作腔内的食材进行蒸加工后仍然积聚在工作腔内,从而使工作腔内的蒸汽压力会不断上升,此时蒸汽会从箱门与壳体之间的缝隙、或者上盖与壳体之间的缝隙大量涌出。一方面会造成蒸汽的浪费,从而增加能耗,并降低对食材的烹饪速度;另一方面,从缝隙涌出的高温蒸汽极易使操作者手部烫伤,进而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可蒸加工烹饪器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工作强的密封性,避免大量蒸汽的外泄;另一方面,可避免外泄蒸汽使操作者烫伤,从而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可蒸加工烹饪器具,包括具有进出口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可放置食材的工作腔、设置在壳体内的蒸汽组件、设置在进出口处的封盖,所述蒸汽组件包括与工作腔连通的蒸汽出口,在封盖与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内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气流通道,密封圈上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与气流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蒸汽出口相连通。
[0007]本技术在壳体内设有蒸汽组件,蒸汽组件所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出口进入到工作腔内,从而可对放置在工作腔内的食材进行蒸加工。而设置在封盖和壳体之间的密封圈可对封盖和壳体之间的缝隙起到密封作用,以避免工作腔内蒸汽的外泄。
[0008]特别是,本技术在密封圈内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气流通道,并在密封圈上设有一端与气流通道相连通进气管。这样,当烹饪器具开始进行蒸加工时,蒸汽组件所产生的蒸汽部分可通过与蒸汽出口相连通的进气管进入密封圈的气流通道内,高压的蒸汽使气流通道膨胀,进而使密封圈紧密贴靠封盖和箱体,以有效地提升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0009]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充气方式提升密封圈密封效果的所谓充气式密封圈。但是现有的充气式密封圈需要利用外接的压缩空气,因此造成使用的麻烦。而本技术充分利用烹饪组件现有的蒸汽作为充气气源,可大大简化蒸汽结构。而且密封圈的气流通道所需要的蒸汽量极小,因而不会对烹饪器具的蒸加工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0010]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设有与进气管并联的出气口,在出气口和进气管连接处设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具有使蒸汽出口和进气管联通的第一状态、使蒸汽出口与出气口连通的第二状态。
[0011]可以理解的是,随着蒸汽组件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腔内的蒸汽量会越来越多,相应地,工作腔内的蒸汽压力会越来越高。本技术在壳体上设有与进气管并联的出气口,并在出气口和进气管连接处设有换向阀。这样,当烹饪器具刚开始工作时,工作腔内的蒸汽压力较低,此时换向阀处于第一状态,工作腔和进气管联通。因此,工作腔内的蒸汽不会通过出气口外泄,而蒸汽组件而产生的蒸汽会通过进气管进入密封圈的气流通道,进而使密封圈膨胀而提升壳体与封盖的密封效果。当工作腔内的蒸汽压力大于某个额定值时,工作腔内的高压蒸汽容易出现“喷泄而出”的状况,从而容易对使用者造成烫伤等安全隐患。此时,换向阀切换至使蒸汽出口与出气口连通的第二状态,因此,蒸汽组件所产生的蒸汽可直接通过出气口向外排出,进而有利于使工作腔内的蒸汽压力维持在额定值左右。
[0012]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设有集气通道,集气通道一端与工作腔相连通,另一端设有所述出气口、进气管,在集气通道的另一端内设有阀芯以及阀芯复位弹簧,阀芯可在与第一状态对应的第一位置、与第二状态对应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阀芯处于第一位置时,集气通道与进气管连通;当阀芯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集气通道与出气口连通。
[0013]可以理解的是,工作腔是与蒸汽出口相连通的,因此,一端与工作腔连通的集气通道也是与蒸汽出口相连通的。本技术在集气通道内设置可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阀芯,而阀芯复位弹簧可使阀芯停留在第一位置,此时进气管与蒸汽出口以及集气通道连通,蒸汽出口输出的蒸汽可通过集气通道进入密封圈的气流通道内,以提升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当工作腔内的蒸汽压力上升并超过设定值时,与工作腔连通的集气通道内的高压蒸汽即可驱动阀芯克服阀芯复位弹簧的弹力而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集气通道与出气口连通,因而工作腔内的蒸汽可通过集气通道由出气口向外排出。
[0014]也就是说,依靠阀芯复位弹簧以及蒸汽的压力,即可使阀芯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015]作为优选,所述阀芯内设有进气通道,当阀芯停留在第一位置时,进气通道一端与集气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进气管相连通,此时的阀芯封堵出气口;当阀芯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出气口与集气通道连通,进气通道的另一端与进气管错位。
[0016]由于阀芯设置在集气通道内,并且阀芯内设有进气通道,因此,当阀芯停留在第一位置时,进气通道一端自然地与集气通道相连通,而另一端与进气管相连通,此时的阀芯封堵出气口。因此,蒸汽出口输出的蒸汽无法通过出气口向外排出;当阀芯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进气通道的另一端与进气管错位,而出气口则与集气通道连通。因此,蒸汽出口输出的蒸汽可通过集气通道、出气口向外排出。也就是说,在阀芯移动时,进气通道一端始终和集气通道连通,另一端则选择性地与出气口或者进气管相连通。
[0017]作为优选,所述集气通道的另一端设有密封的滑动腔,所述阀芯可移动地设置在
所述滑动腔内,滑动腔靠近集气通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压力孔,阀芯上设有适配在所述压力孔内的压力凸起。
[0018]通过压力凸起与压力孔的配合,可对阀芯形成一定的导向作用,有利于阀芯在滑动腔内的顺畅滑动。特别是,集气通道内的蒸汽压力可通过压力孔作用在阀芯上,可以理解的是,我们可通过合理地设置压力孔的大小以及数量,从而精确地控制当工作腔内的蒸汽压力达到设定值时作用在阀芯的蒸汽压力,进而确保阀芯移动时的蒸汽压力与工作腔设定的最高工作压力相匹配。
[0019]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设置在壳体进出口周边,所述封盖上设有环形密封条,密封圈朝向封盖一侧设有包裹密封条的环形凹槽。
[0020]本技术在密封圈上设置环形凹槽,并在封盖上设置环形密封条。这样,当我们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可蒸加工烹饪器具,包括具有进出口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可放置食材的工作腔、设置在壳体内的蒸汽组件、设置在进出口处的封盖,所述蒸汽组件包括与工作腔连通的蒸汽出口,在封盖与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圈内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气流通道,密封圈上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与气流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蒸汽出口相连通,所述密封圈可在进气后产生形变以改变密封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可蒸加工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设有与进气管并联的出气口,在出气口和进气管连接处设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具有使蒸汽出口和进气管联通的第一状态、使蒸汽出口与出气口连通的第二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可蒸加工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内设有集气通道,集气通道一端与工作腔相连通,另一端设有所述出气口、进气管,在集气通道的另一端内设有阀芯以及阀芯复位弹簧,阀芯可在与第一状态对应的第一位置、与第二状态对应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阀芯处于第一位置时,集气通道与进气管连通;当阀芯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集气通道与出气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可蒸加工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阀芯内设有进气通道,当阀芯停留在第一位置时,进气通道一端与集气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进气管相连通,此时的阀芯封堵出气口;当阀芯移动至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章佳奇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