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UPS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8995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UPS电源,包括保护板、DCDC控制板、充电器、电池组、第一输出插头、第二输出插头;充电器用于为电池组充电,电池组用于为负载供电,第一输出插头和第二输出插头用于连接负载,保护板用于为电池组的供电电压及单节电池的过充电压、过放电压进行监测保护,DCDC控制板用于将电池组的供电电压转换为5V电压和12V电压以为不同供电电压需求的负载提供稳定供电。负载提供稳定供电。负载提供稳定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UPS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UPS电源。

技术介绍

[0002]在户外没有市电的情况下,随着移动临时基站/台站等布设点的增加,一次运行时间较长且无人看管等特性下,移动电源是保障用电设备仪器安全稳定持续运行的基础,然而现有的移动电源难以保障供电的稳定、时间长,由于移动临时基站/台站对供电电源的可靠性/稳定性/持久性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急需一种高性能的移动电源,以保证移动临时基站/台站的长时间稳定供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UPS电源,采用高性能电池模块化组装,通过保护板和两路转换输出电压设计,为负载提供稳定和长时间供电,而且保护板对供电电池组总电压以及供电电池组单节电池的过充电压、过放电压进行监测保护,对电池使用有很好的防护作用,延长了使用寿命;从而为移动临时基站/台站的长时间稳定供电提供了保证。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UPS 电源,包括保护板、DCDC控制板、充电器、电池组、第一输出插头、第二输出插头;所述保护板分别与所述DCDC控制板和所述电池组电性相连,所述 DCDC控制板通过充电口与所述充电器相连,所述DCDC控制板设有接插口,所述DCDC控制板通过所述接插口与所述第一输出插头和所述第二输出插头相连;
[0005]所述充电器用于为所述电池组充电,所述电池组用于为负载供电,所述第一输出插头和所述第二输出插头用于连接负载,所述保护板用于为所述电池组的供电电压及单节电池的过充电压、过放电压进行监测保护,所述DCDC控制板用于将所述电池组的供电电压转换为5V电压和12V电压以为不同供电电压需求的负载提供稳定供电。
[0006]进一步地,所述DCDC控制板包括第一DCDC转换电路和第二DCDC转换电路,所述第一DCDC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电池组的供电电压转换为5V电压通过所述接插口输出至负载,所述第二DCDC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电池组的供电电压转换为12V电压通过所述接插口输出至负载。
[0007]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板设有充放电正极接口、充放电负极接口、电池组正极接口、电池组负极接口,所述电池组正极接口和所述电池组负极接口用于接入所述电池组,所述充放电正极接口和所述充放电负极接口用于对所述电池组或所述电池组的单节电池进行充放电。
[0008]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UPS电源还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DCDC转换电路通过所述第一输出插头向负载输出5V电压,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DCDC转换电路通过所述第二输出插头向负载输出12V电压。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相连后分别连接所述充电口和所述充放电正极接口,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DCDC控制板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DCDC控制板的第二接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DCDC控制板的第三接口和所述DCDC控制板的第四接口相连后分别连接所述充放电负极接口和所述充电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板还包括电池保护芯片U1,MOS管Q1和MOS管Q2,稳压二极管D4,二极管D1、二极管D2以及二极管D3,电容C1、电容C2、电容 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以及电容C8,可调电阻R1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接口板J3;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16,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16还分别连接所述电阻 R10的一端、所述电容C8的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10,所述电阻R2 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组正极接口和所述接口板的引脚1,所述电池组正极接口和所述充放电正极接口相连,所述充放电正极接口还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充放电负极接口,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2连接所述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3 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3的一端和所述MOS管Q1的栅极,所述MOS管Q1的源极、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4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和所述 MOS管Q2的漏极,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5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MOS管Q2的栅极和所述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6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7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8连接所述电阻R11的一端,所述MOS管Q2的源极、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相连后连接所述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接地和连接所述电池组负极接口,所述电池保护芯片 U1的引脚9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3的一端和所述可调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12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4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阻 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口板J3的引脚4,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13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5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口板 J3的引脚3,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14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6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口板J3的引脚2,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15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7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3 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口板J3的引脚1,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16还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8的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可调电阻R12的另一端、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11、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所述电容 C7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后接地。
[0012]进一步地,所述DCDC控制板还包括第一供电电压接口、第二供电电压接口,所述第一供电电压接口和所述第二供电电压接口分别用于输出所述电池组的供电电压。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DCDC转换电路包括DC

DC电源模块U11,电感器 L1,熔断丝F1,极性电容C11、极性电容C41、极性电容C51,电容C21、电容C31、电容CY1;所述DC

DC电源模块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UPS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板、DCDC控制板、充电器、电池组、第一输出插头、第二输出插头;所述保护板分别与所述DCDC控制板和所述电池组电性相连,所述DCDC控制板通过充电口与所述充电器相连,所述DCDC控制板设有接插口,所述DCDC控制板通过所述接插口与所述第一输出插头和所述第二输出插头相连;所述充电器用于为所述电池组充电,所述电池组用于为负载供电,所述第一输出插头和所述第二输出插头用于连接负载,所述保护板用于为所述电池组的供电电压及单节电池的过充电压、过放电压进行监测保护,所述DCDC控制板用于将所述电池组的供电电压转换为5V电压和12V电压以为不同供电电压需求的负载提供稳定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UPS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控制板包括第一DCDC转换电路和第二DCDC转换电路,所述第一DCDC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电池组的供电电压转换为5V电压通过所述接插口输出至负载,所述第二DCDC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电池组的供电电压转换为12V电压通过所述接插口输出至负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UPS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设有充放电正极接口、充放电负极接口、电池组正极接口、电池组负极接口,所述电池组正极接口和所述电池组负极接口用于接入所述电池组,所述充放电正极接口和所述充放电负极接口用于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充放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UPS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UPS电源还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DCDC转换电路通过所述第一输出插头向负载输出5V电压,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DCDC转换电路通过所述第二输出插头向负载输出12V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UPS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相连后分别连接所述充电口和所述充放电正极接口,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DCDC控制板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DCDC控制板的第二接口。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UPS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控制板的第三接口和所述DCDC控制板的第四接口相连后分别连接所述充放电负极接口和所述充电口。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UPS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还包括电池保护芯片U1,MOS管Q1和MOS管Q2,稳压二极管D4,二极管D1、二极管D2以及二极管D3,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以及电容C8,可调电阻R1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接口板J3;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16,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16还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电容C8的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10,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组正极接口和所述接口板的引脚1,所述电池组正极接口和所述充放电正极接口相连,所述充放电正极接口还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充放电负极接口,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2连接所述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3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
电阻R13的一端和所述MOS管Q1的栅极,所述MOS管Q1的源极、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4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和所述MOS管Q2的漏极,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5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MOS管Q2的栅极和所述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6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7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引脚8连接所述电阻R11的一端,所述MOS管Q2的源极、所述电阻R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丹陆志科李冬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度宜特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