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剂及层叠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888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42
在聚氨酯树脂被水分散而成的涂层剂中,聚氨酯树脂是作为多异氰酸酯成分与含活性氢基团成分的一次反应产物的异氰酸酯基封端预聚物、与扩链剂的二次反应产物,前述多异氰酸酯成分含有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及/或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前述含活性氢基团成分含有碳原子数2~6的短链二醇、及包含亲水性基团的活性氢化合物,涂层剂的25℃时的粘度为50m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涂层剂及层叠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层剂及层叠体,详细而言,涉及包含气体阻隔性的聚氨酯树脂的涂层剂、及具备气体阻隔性的聚氨酯层的层叠体。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为了对纸基材赋予气体阻隔性,提出了下述方案:在纸基材上涂布第1聚氨酯分散体与层状无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并使其干燥从而层叠第1层(第1聚氨酯层),进一步在该第1层上涂布第2聚氨酯分散体与层状无机化合物的混合物、或者第2聚氨酯分散体并使其干燥从而层叠第2层(第2聚氨酯层)(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0003]在这样的层叠体中,由于依次涂布第1聚氨酯分散体和第2聚氨酯分散体,因此,能够针对水分容易渗透的纸基材来良好地层叠气体阻隔性的聚氨酯层。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10483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另一方面,若针对纸基材层叠2个聚氨酯层,则在得到的层叠体中,包含较多的聚氨酯树脂,因此不适合再循环。
[0009]但是,若减少1个聚氨酯层,则纸基材中渗透水分,由此导致不能充分层叠聚氨酯层,有时气体阻隔性降低。
[0010]本专利技术为能够针对纸基材来良好地层叠聚氨酯层的涂层剂、及使用该涂层剂得到的层叠体。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本专利技术[1]包含涂层剂,其是聚氨酯树脂及增稠剂被水分散而成的涂层剂,前述聚氨酯树脂是作为多异氰酸酯成分与含活性氢基团成分的一次反应产物的异氰酸酯基封端预聚物、与扩链剂的二次反应产物,前述多异氰酸酯成分含有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及/或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前述含活性氢基团成分含有碳原子数2~6的短链二醇、及包含亲水性基团的活性氢化合物,相对于前述聚氨酯树脂及增稠剂的固态成分总量而言,前述增稠剂的含有比例为0.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
[0013]本专利技术[2]包含涂层剂,其是聚氨酯树脂被水分散而成的涂层剂,前述聚氨酯树脂是作为多异氰酸酯成分与含活性氢基团成分的一次反应产物的异氰酸酯基封端预聚物、与扩链剂的二次反应产物,前述多异氰酸酯成分含有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及/或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前述含活性氢基团成分含有碳原子数2~6的短链二醇、及包含亲水性基团的活性氢化合物,前述涂层剂的25℃时的粘度为50mPa
·
s以上。
[0014]本专利技术[3]包含上述[1]或[2]所述的涂层剂,其还含有溶胀性的层状无机化合物。
[0015]本专利技术[4]包含层叠体,其具备由纸形成的基材、和层叠于前述基材的至少一个面的聚氨酯层,前述聚氨酯层包含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层剂的干燥物。
[0016]本专利技术[5]包含上述[4]所述的层叠体,其还具备离子交联聚合物层。
[0017]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涂层剂的粘度比较高,因此,针对水分容易渗透的纸基材也能够良好地涂布,能够形成聚氨酯层。
[0019]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中,针对纸基材而良好地层叠有气体阻隔性的聚氨酯层。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气体阻隔性优异。
附图说明
[0020][图1]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图。
[0021][图2]图2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的涂层剂是用于在后述的层叠体1中向纸基材2(后述)上涂布的树脂组合物(纸涂层剂)。
[0023]涂层剂是包含气体阻隔性的聚氨酯树脂(后述)的分散液(分散体),例如可通过下述方式得到:使聚氨酯树脂(及,根据需要添加的增稠剂(后述))进行水分散;在对聚氨酯树脂进行水分散后添加增稠剂;等等。
[0024]聚氨酯分散体(PUD)中,聚氨酯树脂通过异氰酸酯基封端预聚物与扩链剂的反应而得到。另外,异氰酸酯基封端预聚物通过多异氰酸酯成分与含活性氢基团成分的反应而得到。即,异氰酸酯基封端预聚物为多异氰酸酯成分与含活性氢基团成分的一次反应产物,聚氨酯树脂为异氰酸酯基封端预聚物与扩链剂的二次反应产物。这样的聚氨酯树脂具有气体阻隔性。需要说明的是,气体阻隔性表示降低氧的透过率的性质。
[0025]多异氰酸酯成分包含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及/或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作为必需成分。
[0026]作为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XDI),可举出1,2

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o

XDI)、1,3

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m

XDI)、1,4

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p

XDI)作为结构异构体。
[0027]这些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作为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优选可举出1,3

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1,4

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更优选可举出1,3

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
[0028]另外,作为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别名: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H6XDI),可举出1,2

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1,2

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1,2

H6XDI)、1,3

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1,3

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1,3

H6XDI)、1,4

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1,4

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1,4

H6XDI)作为结构异构体。
[0029]这些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作为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优选可举出1,3

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1,4

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更优选可举出1,3

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
[0030]另外,作为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及/或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包括它们的衍生
物。
[0031]作为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及/或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的衍生物,可举出例如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及/或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的多聚体(例如,2聚体、3聚体(例如,异氰脲酸酯改性物、亚氨基噁二嗪二酮改性物)、5聚体、7聚体等)、脲基甲酸酯改性物(例如,通过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及/或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与已知的1元醇及/或已知的2元醇的反应生成的脲基甲酸酯改性物等)、多元醇改性物(例如,通过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及/或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与已知的3元以上的醇的反应生成的多元醇改性物(醇加成物)等)、缩二脲改性物(例如,通过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及/或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与水、胺类的反应生成的缩二脲改性物等)、脲改性物(例如,通过苯二甲撑二异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涂层剂,其特征在于,其是聚氨酯树脂及增稠剂被水分散而成的涂层剂,所述聚氨酯树脂是作为多异氰酸酯成分与含活性氢基团成分的一次反应产物的异氰酸酯基封端预聚物、与扩链剂的二次反应产物,所述多异氰酸酯成分含有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及/或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所述含活性氢基团成分含有碳原子数2~6的短链二醇、及包含亲水性基团的活性氢化合物,相对于所述聚氨酯树脂及增稠剂的固态成分总量而言,所述增稠剂的含有比例为0.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2.涂层剂,其特征在于,其是聚氨酯树脂被水分散而成的涂层剂,所述聚氨酯树脂是作为多异氰酸酯成分与含活性氢基团成分的一次反应产物的异氰酸酯基封端预聚物、与扩链剂的二次反应产物,所述多异氰酸酯成分含有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及/或氢化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所述含活性氢基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田和幸宫永朋治甲田千佳子内田隆楠本征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