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升降式数控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8649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数控车床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升降式数控车床,包括车床底座以及设置于车床底座上的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与车床底座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等间距设置的多个升降单元以及驱动多个升降单元同步运作的驱动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外筒体、内筒体和活塞板,通过设置外筒体、内筒体和活塞板,当需要对升降台的高度进行调节时,通过控制驱动单元,使活塞板在内筒体内运动,活塞板在内筒体内运动时,使油液在内筒体和油腔内循环流动,以此实现对升降台高度的调节,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气缸带动升降台升降相比,该升降机构采用流体传动的方式,使升降台升降的更加平稳。加平稳。加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升降式数控车床


[0001]本技术涉及数控车床
,具体是一种新型升降式数控车床。

技术介绍

[0002]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和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
[0003]现有的数控车床在调节高度时大多只用气缸带动升降台升降,但使用过久会导致一定升降疲劳,最终反应过慢或过快而导致被升降的工件出现位置偏差,造成加工误差的问题,鉴于此,现提出一种新型升降式数控车床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升降式数控车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升降式数控车床,包括车床底座以及设置于车床底座上的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与车床底座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等间距设置的多个升降单元以及驱动多个升降单元同步运作的驱动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外筒体、内筒体和活塞板,所述外筒体固定设置在升降台的底面,所述内筒体的一端与车床底座顶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至外筒体内,且该端部侧面与外筒体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内筒体顶面与外筒体内腔之间形成油腔,且内筒体顶面开设有输油孔,所述油腔和所述内筒体内均充满油液,所述活塞板密封滑动设置在内筒体内,且活塞板与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端传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与升降单元相同数量的伺服驱动模块以及为多个伺服驱动模块提供动力的动力模块;所述伺服驱动模块包括螺杆以及与螺杆相配合的螺套,所述螺杆转动设置在内筒体内,所述螺套与所述活塞板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模块包括伺服电机、支撑框架、转动轴、第一带轮传动组和第二带轮传动组,所述支撑框架呈拱形状,且支撑框架固定设置在车床底座上,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支撑框架内,且转动轴通过支撑框架上设置的伺服电机驱动,相邻所述螺杆之间通过第一带轮传动连接,且其中一个螺杆通过第二带轮组件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辅助支撑单元,所述辅助支撑单元包括多个支撑杆和加强板,多个所述支撑杆均匀布置在外筒体上,且支撑杆原理外筒体的端部与升降台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呈三角状,多个所述加强板均匀布置在外筒体上。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床底座底面还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等间距布置的多个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套筒、固定柱和第一缓冲弹簧,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车床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至套筒内,且该端面与套筒之间
设置有多个第一缓冲弹簧。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筒的底面还设置有橡胶垫。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单元还包括次级缓冲模块,所述次级缓冲模块包括等间距布置在套筒周边的多个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包括支撑板、固定杆、活动套、第二缓冲弹簧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并列固定设置在车床底座的底面,所述固定杆固定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活动套活动安装在固定杆上,且活动套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柱侧面连接,所述套筒侧面开设有工连接杆滑动的侧槽,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和固定柱铰接,所述第二缓冲弹簧套设在固定杆上。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外筒体、内筒体和活塞板,当需要对升降台的高度进行调节时,通过控制驱动单元,使活塞板在内筒体内运动,活塞板在内筒体内运动时,使油液在内筒体和油腔内循环流动,当内筒体内油液进入到油腔内时,油液推动与外筒体相连的升降台上升,当油液回流至内筒体时,升降台随时外筒体下降,以此实现对升降台高度的调节,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气缸带动升降台升降相比,该升降机构采用流体传动的方式,使升降台升降的更加平稳。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缓冲单元,当车床运作产生振动时,车床底座带动固定柱在套筒内抖动,通过第一缓冲弹簧的设置,可对车床底座的振动起到一定的缓冲削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车床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新型升降式数控车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新型升降式数控车床中缓冲机构的放大图;
[0017]图中:1

车床底座、2

升降台、3

外筒体、4

内筒体、5

活塞板、6

螺杆、7

螺套、8

伺服电机、9

支撑框架、10

转动轴、11

第一带轮传动组、12

第二带轮传动组、13

支撑杆、14

加强板、15

套筒、16

固定柱、17

第一缓冲弹簧、18

支撑板、19

固定杆、20

活动套、21

连接杆、22

第二缓冲弹簧、23

橡胶垫、24

侧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请参阅图1

2,一种新型升降式数控车床,包括车床底座1以及设置于车床底座1上的升降台2,所述升降台2与车床底座1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等间距设置的多个升降单元以及驱动多个升降单元同步运作的驱动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外筒体3、内筒体4和活塞板5,所述外筒体3固定设置在升降台2的底面,所述内筒体4的一端与车床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至外筒体3内,且该端部侧面与外筒体3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内筒体4顶面与外筒体3内腔之间形成油腔,且内筒体4顶面开设有输油孔,所述油腔和所述内筒体4内均充满油液,所述活塞板5密封滑动设置在内筒体4内,且活塞板5与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端传动连接,通过设置外筒体3、内筒体4和活塞板5,当需要对升降台2的高度进行调节时,通过控制驱动单元,使活塞板5在内筒体4内运动,活塞板5在内筒体4内运动
时,使油液在内筒体4和油腔内循环流动,当内筒体4内油液进入到油腔内时,油液推动与外筒体3相连的升降台2上升,当油液回流至内筒体4时,升降台2随时外筒体3下降,以此实现对升降台2高度的调节,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气缸带动升降台2升降相比,该升降机构采用流体传动的方式,使升降台2升降的更加平稳。
[0021]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与升降单元相同数量的伺服驱动模块以及为多个伺服驱动模块提供动力的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升降式数控车床,包括车床底座(1)以及设置于车床底座(1)上的升降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2)与车床底座(1)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等间距设置的多个升降单元以及驱动多个升降单元同步运作的驱动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外筒体(3)、内筒体(4)和活塞板(5),所述外筒体(3)固定设置在升降台(2)的底面,所述内筒体(4)的一端与车床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至外筒体(3)内,且该端部侧面与外筒体(3)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内筒体(4)顶面与外筒体(3)内腔之间形成油腔,且内筒体(4)顶面开设有输油孔,所述油腔和所述内筒体(4)内均充满油液,所述活塞板(5)密封滑动设置在内筒体(4)内,且活塞板(5)与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端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升降式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与升降单元相同数量的伺服驱动模块以及为多个伺服驱动模块提供动力的动力模块;所述伺服驱动模块包括螺杆(6)以及与螺杆(6)相配合的螺套(7),所述螺杆(6)转动设置在内筒体(4)内,所述螺套(7)与所述活塞板(5)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模块包括伺服电机(8)、支撑框架(9)、转动轴(10)、第一带轮传动组(11)和第二带轮传动组(12),所述支撑框架(9)呈拱形状,且支撑框架(9)固定设置在车床底座(1)上,所述转动轴(10)转动设置在支撑框架(9)内,且转动轴(10)通过支撑框架(9)上设置的伺服电机(8)驱动,相邻所述螺杆(6)之间通过第一带轮传动连接,且其中一个螺杆(6)通过第二带轮组件与所述转动轴(10)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升降式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祝龙汪明辉刘玉友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汉微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