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857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摘装置,其解决了现有剪刀式剪切工具采摘柑橘时效率低,对于某些位置的果柄不容易将其剪断的技术问题,其包括框架、电机支架、丝杆电机、螺母座、第一左侧连杆、第二左侧连杆、第三左侧连杆、第四左侧连杆、连接轴一、连接轴二、第一右侧连杆、第二右侧连杆、第三右侧连杆、第四右侧连杆、第一切刀、第二切刀、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广泛用于对柑橘、苹果,丑橘,甜椒,西红柿等水果进行采摘。果进行采摘。果进行采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果实采摘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采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果实采摘是果园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开始进行采摘自动化探索和研究,不仅有利于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003]柑橘,是橘、柑、橙、金柑,柚、枳等的总称,中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橘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柑橘的生长特点是:柑橘与柑橘之间的距离比较小,柑橘的果柄比较坚硬,柑橘的果柄的位置可能存在空间的任意方向(柑橘的朝向多样),现有采摘系统多采用剪刀式剪切工具进行采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效率低;对于某些位置的果柄,剪刀式剪切装置不容易将其剪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现有剪刀式剪切工具采摘柑橘时效率低,对于某些位置的果柄不容易将其剪断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效率高、对于任意空间位置的果实都能快速地、可靠的地剪断果柄的采摘装置。
[0005]本技术提供的种采摘装置,包括框架、电机支架、丝杆电机、螺母座、第一左侧连杆、第二左侧连杆、第三左侧连杆、第四左侧连杆、连接轴一、连接轴二、第一右侧连杆、第二右侧连杆、第三右侧连杆、第四右侧连杆、第一切刀、第二切刀、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电机支架与框架固定连接,丝杆电机与电机支架固定连接,螺母座与丝杆电机的丝杆连接,第一左侧连杆的一端与螺母座的左侧铰接,第二左侧连杆的一端与螺母座的左侧铰接,第一左侧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轴一的左端铰接,第二左侧连杆的另一端连接轴二的左端铰接,第三左侧连杆的下端与连接轴一的左端铰接,第四左侧连杆的下端与连接轴二的左端铰接,第三左侧连杆的中部与框架的顶部的左侧铰接,第三左侧连杆的上部分为弧形;第四左侧连杆的中部与框架的顶部的左侧铰接,第四左侧连杆的上部分为弧形;第一右侧连杆的一端与螺母座的右侧铰接,第二右侧连杆的一端与螺母座的右侧铰接,第一右侧连杆的另一端连接轴二的右端铰接,第二右侧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轴一的右端铰接,第三右侧连杆的下端与连接轴二的右端铰接,第四右侧连杆的下端与连接轴一的右端铰接,第三右侧连杆的中部与框架的顶部的右侧铰接,第三右侧连杆的上部分为弧形;第四右侧连杆的中部与框架的顶部的右侧铰接,第四右侧连杆的上部分为弧形;第一刀座固定连接于第四左侧连杆的上端和第三右侧连杆的上端之间,第二刀座固定连接于第三左侧连杆的上端与第四右侧连杆的上端之间;第一切刀与第一刀座固定连接,第二切刀与第二刀座固定连接。
[0006]优选地,采摘装置还包括圆筒,圆筒与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圆筒位于第三左侧连杆和第三右侧连杆之间,圆筒位于第四左侧连杆和第四右侧连杆之间。
[0007]优选地,采摘装置还包括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第一胶辊的一端与第四左侧连杆
的上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右侧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二胶辊的一端与第三左侧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右侧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胶辊位于第一切刀的下方,第二胶辊位于第二切刀的下方。
[0008]优选地,框架上连接有上光耦和下光耦,螺母座的侧面连接有第一感应片和第二感应片。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巧妙,工作稳定好、可靠性高,对于任意空间位置的果实都能快速地、可靠的地剪断果柄。采摘效率高。
[0010]本技术进一步的特征和方面,将在以下参考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得以清楚地记载。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采摘装置的立体图;
[0012]图2是图1所示采摘装置的主视图;
[0013]图3是图1所示采摘装置的俯视图;
[0014]图4是图1所示采摘装置的仰视图;
[0015]图5是图1所示采摘装置的右视图;
[0016]图6是图1所示采摘装置的左视图;
[0017]图7是图1所示采摘装置的立体图;
[0018]图8是图1所示采摘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9是图1所示采摘装置的立体图;
[0020]图10是第一切刀与第一刀座的连接关系图;
[0021]图11是图10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0022]图12是图11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3]图13是圆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4是图9所示采摘装置去掉圆筒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5是图14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0026]图16是图1所示采摘装置的两个切刀合拢后的状态示意图;
[0027]图17是图16所示结构的主视图;
[0028]图18是图17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9]图19是图17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30]图20是图19中P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21是柑橘进入采摘装置的圆筒中的状态示意图;
[0032]图22是图21所示采摘装置的两个切刀处于合拢状态的示意图;
[0033]图23是图22所示结构的后视图;
[0034]图24是图23中S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中符号说明:
[0036]1.框架,2.电机支架,3.丝杆电机,3

1.丝杆,4.螺母座,5.第一左侧连杆,6.第二左侧连杆,7.第三左侧连杆,8.第四左侧连杆,9.连接轴二,10.连接轴一,11.第一右侧连杆,12.第二右侧连杆,13.第三右侧连杆,14.第四右侧连杆,15.第一切刀,16.第二切刀,
17.第一刀座,18.第二刀座,19.第一切刀连接板,20.第二切刀连接板,21.第一胶辊,22.第二胶辊,23.圆筒,24.螺钉,25.柑橘,25

1.果柄,26.上光耦,27.下光耦,28.第一感应片,29.第二感应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参照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8]如图1

13所示,采摘装置包括框架1、电机支架2、丝杆电机3、螺母座4、第一左侧连杆5、第二左侧连杆6、第三左侧连杆7、第四左侧连杆8、连接轴二9、连接轴一10、第一右侧连杆11、第二右侧连杆12、第三右侧连杆13、第四右侧连杆14、第一切刀15、第二切刀16、第一刀座17、第二刀座18、第一切刀连接板19、第二切刀连接板20、第一胶辊21、第二胶辊22、圆筒23,电机支架2与框架1固定连接,丝杆电机3与电机支架2固定连接,螺母座4与丝杆电机3的丝杆3

1连接,第一左侧连杆5的一端与螺母座4的左侧铰接,第二左侧连杆6的一端与螺母座4的左侧铰接,第一左侧连杆5的另一端与连接轴一10的左端铰接,第二左侧连杆6的另一端连接轴二9的左端铰接,第三左侧连杆7的下端与连接轴一10的左端铰接,第四左侧连杆8的下端与连接轴二9的左端铰接,第三左侧连杆7的中部与框架1的顶部的左侧铰接,第三左侧连杆7的上部分为弧形;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电机支架、丝杆电机、螺母座、第一左侧连杆、第二左侧连杆、第三左侧连杆、第四左侧连杆、连接轴一、连接轴二、第一右侧连杆、第二右侧连杆、第三右侧连杆、第四右侧连杆、第一切刀、第二切刀、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所述电机支架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电机与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座与丝杆电机的丝杆连接,所述第一左侧连杆的一端与螺母座的左侧铰接,所述第二左侧连杆的一端与螺母座的左侧铰接,所述第一左侧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轴一的左端铰接,所述第二左侧连杆的另一端连接轴二的左端铰接,所述第三左侧连杆的下端与连接轴一的左端铰接,所述第四左侧连杆的下端与连接轴二的左端铰接,所述第三左侧连杆的中部与框架的顶部的左侧铰接,所述第三左侧连杆的上部分为弧形;所述第四左侧连杆的中部与框架的顶部的左侧铰接,所述第四左侧连杆的上部分为弧形;所述第一右侧连杆的一端与螺母座的右侧铰接,所述第二右侧连杆的一端与螺母座的右侧铰接,所述第一右侧连杆的另一端连接轴二的右端铰接,所述第二右侧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轴一的右端铰接,所述第三右侧连杆的下端与连接轴二的右端铰接,所述第四右侧连杆的下端与连接轴一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秀娟钟鸣黄博张文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