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装置以及电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830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传递过大的外力的动力传递装置。动力传递装置(200)具有输入杆(204)、输出杆(212)和壳体(202),所述输入杆(204)、所述输出杆(212)和所述壳体(202)分别能够相对移动且以彼此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被机械连接,动力传递装置(200)具有主弹簧(208)、复位弹簧(216)和减振器(214),其中,所述主弹簧(208)被配置在作为输入杆(204)与输出杆(212)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1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复位弹簧(216)被配置在作为输入杆(204)与壳体(202)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2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减振器(214)被配置在作为输出杆(212)与壳体(202)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3动力传递路径上。传递路径上。传递路径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动力传递装置以及电力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以及配置有动力传递装置的电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6286084号中公开了,便携式电池的连接器和壳体内的连接器保持架的连接器被连接在一起。
[0003]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9

068552号中公开了,收装室内的充电插头被插入充电式电池的插头插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上述的日本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6286084号和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9

068552号所公开的技术中,当电池发生未预想到的高速运动时,有可能对连接器、充电插头施加过大的外力。
[0005]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传递过大的外力的动力传递装置以及电力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是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具有第1部件、第2部件和第3部件,所述第1部件、所述第2部件和所述第3部件分别能够相对移动且以彼此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被机械连接,动力传递装置具有第1弹性部件、第2弹性部件和缓冲部件,其中,所述第1弹性部件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1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第2弹性部件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3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2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缓冲部件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2部件与所述第3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3动力传递路径上。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是一种电力装置,其配置有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具有分别能够相对移动且以彼此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被机械连接的第1部件、第2部件和第3部件,电力装置具有第1弹性部件、第2弹性部件和缓冲部件,其中,所述第1弹性部件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1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第2弹性部件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3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2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缓冲部件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2部件与所述第3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3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第1部件具有输入部,该输入部被输入来自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外部的力,所述第2部件具有输出部,该输出部向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外部输出力。
[0008]所述输入部被配置为,被从蓄电装置输入力,所述蓄电装置能够安装于所述电力装置且能够从所述电力装置拆下,所述输出部被配置为,向与所述蓄电装置的端子相连接的电力装置的端子输出力。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过大的外力的传递。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箱体对应的长方体的模型的图。图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立体图。图5A~图5F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六面图。图6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剖面立体图。图8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局部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局部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设置在箱体的下表面侧的部件的图。图11A~图11C是概念性地表示水的流动的图。图12和图12B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图。图13A~图13F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六面图。图1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局部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使箱体倾斜的状态的图。图16是表示搬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图17是表示搬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图18是表示搬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图19是表示相对于收装室插拔电池的例子的图。图20是表示向收装室插入电池的例子的图。图21是表示向收装室插入电池的例子的图。图2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立体图。图2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俯视图。图2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侧视图。图25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侧视图。图26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剖视图。图27是表示变形例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剖面立体图。图28A和图28B是动力传递装置的示意图。图29A和图29B是动力传递装置的示意图。图30A~图30D是动力传递装置的力学等效模型。图31是连接器单元的剖视图。图32A~图32E是连接器单元的力学等效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且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动力传递装置详细进行说明。
[0012][一实施方式]使用附图来说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
的充供电装置的立体图。
[0013]如图1所示,充供电装置10具有箱体(壳体)12。箱体12的形状为大致多面体形状,更具体而言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如图1所示,箱体12的各个顶点和各个边呈被倒角的形状、即弯曲形状。充供电装置10相当于本专利技术的电力装置。
[0014]图2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供电装置的箱体对应的长方体的模型的图。如图2所示,与箱体12对应的长方体23具有下表面(底面)18A、上表面18B、左侧表面(侧表面)18C、右侧表面(侧表面)18D、前表面(前侧表面、侧表面)18E和后表面(后侧表面、侧表面)18F。当对表面整体进行说明时使用附图标记18,当对各个表面进行说明时使用附图标记18A~18F。
[0015]左侧表面18C、右侧表面18D、前表面18E以及后表面18F从下表面18A折弯而连续。另外,左侧表面18C、右侧表面18D、前表面18E以及后表面18F从上表面18B折弯而连续。下表面18A和上表面18B相互沿着对方,即相互平行。即,下表面18A的法线方向和上表面18B的法线方向相互沿着对方。左侧表面18C和右侧表面18D相互沿着对方。换言之,左侧表面18C的法线方向和右侧表面18D的法线方向相互沿着对方。前表面18E和后表面18F相互沿着对方。换言之,前表面18E的法线方向和后表面18F的法线方向相互沿着对方。
[0016]设从左侧表面18C朝向右侧表面18D的方向、或者从右侧表面18D朝向左侧表面18C的方向为宽度方向、即X方向。设从前表面18E朝向后表面18F的方向、或者从后表面18F朝向前表面18E的方向为进深方向、即Y方向。设从下表面18A朝向上表面18B的方向、或者从上表面18B朝向下表面18A的方向为高度方向、即Z方向。
[0017]与箱体12对应的长方体23具有12条边20A~20L。边20A位于上表面18B和后表面18F相交的部位(部分、位置)。边20B位于上表面18B和前表面18E相交的部位。边20C位于下表面18A和前表面18E相交的部位。边20D位于下表面18A和后表面18F相交的部位。边20A~20D相互沿着对方。
[0018]边20E位于上表面18B和左侧表面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具有第1部件(204、206)、第2部件(210、212)和第3部件(202),所述第1部件(204、206)、所述第2部件(210、212)和所述第3部件(202)分别能够相对移动且以彼此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被机械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弹性部件(208)、第2弹性部件(216)和缓冲部件(214),其中,所述第1弹性部件(208)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1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第2弹性部件(216)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3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2动力传递路径上;所述缓冲部件(214)被配置在作为所述第2部件与所述第3部件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第3动力传递路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分别以可转动的方式来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部件的转动轴和所述第2部件的转动轴被配置在同一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弹性部件在所述第1部件的转动方向和所述第2部件的转动方向上具有弹性,且具有第1圆周部(208a),该第1圆周部(208a)绕所述轴线形成为圆周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弹性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轴线方向上与所述第1部件及所述第2部件重叠。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圆筒部件(242),该圆筒部件(242)被配置在所述第1圆周部的径向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弹性部件在所述第1部件的转动方向和所述第3部件的转动方向上具有弹性,且具有第2圆周部(216a),该第2圆周部(216a)绕所述轴线形成为圆周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弹性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轴线方向上与所述第1弹性部件重叠。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部件具有第1筒部(206),该第1筒部(206)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且形成为中空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弹性部件被配置为,至少一部分被收装在所述第1筒部的内侧。11.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部件具有第2筒部(234),该第2筒部(234)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且形成为中空状,所述第2筒部被插入所述第1圆周部的径向内侧来配置。12.根据权利要求3~11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部件具有输入部(204),该输入部(204)被输入来自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外部的力,所述第2部件具有输出部(212),该输出部(212)向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外部输出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部件具有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轴部(210),所述输出部连接于所述轴部的一侧,所述缓冲部件连接于所述轴部的另一侧。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永淳关俊也安田顺司高桥勤松元隆志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